文|文兒
這兩天在看一檔采訪節目,針對的是社會中那些普通而有特點的女性,其中一位70來歲的女性吸引了我的注意。
她衣着知性高雅,說話娓娓道來,這些年經曆的苦難在她嘴裡仿佛風輕雲淡。從她的話裡可以感受到,她跟不少70來歲的同齡人相比,價值觀、生活觀完全不同。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活出自我”的狀态。
能夠找到自我,并且活出自我,我以為這是人生最好的狀态。

◆44歲生雙胞胎,66歲離婚,她的經曆讓人唏噓
這位女士之前是有孩子的,但孩子不幸在12歲那年得了尿毒症,去世了。過了兩年之後,她發現自己懷孕,而且是雙胞胎。這時她已經是43歲的“高齡”。
當時她面臨的境況是:如果孩子生下來,那隻能靠自己,畢竟老公一直不靠譜,是個不怎麼負責任的男人。而且在得知懷孕之前,她已經有了和老公離婚的念頭。後來想了想,她還是覺得“得為了自己,把這孩子生下來”。
當時的她有高血壓,心髒也不好,懷孕期間得了妊高症,孩子37周多的某天,她晚上突然出現面癱症狀,醫生緊急剖腹産,她算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之後她生下雙胞胎女兒,靠着自己的工資把孩子養大,又等到女兒們都出嫁,有了孩子,這才開始考慮離婚的事。
沒想到女兒女婿都支援,就這樣,在66歲的年齡,她終于結束了這段将就一生的婚姻。
沒了家庭的“負累”,她開始過自己真正的人生。她學遊泳、學輪滑、玩樂隊、學畫畫,還經常去參加演出,生活過得快樂又充實。
如果把老年人的生活範本比作“别人家”的老媽,那麼她就是。
◆一些來自她的人生感悟
這幾年開始流行“35歲危機”,意指人過了35歲之後,工作上會因為高齡面臨被裁,之後也難有工作機會,而這時候又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頂梁柱”階段,難免會很焦慮。
說實話我就有這方面的焦慮,是以我格外關注那些已經過了35歲的中年人的生活狀态。尤其是女性的。
看到這位女性的生活狀态,我覺得自己好像遇到了一位忘年交老友,總想從她的人生經曆中得到些啟發,以便幫助我看清以後的人生路。
她也真在采訪中透露了自己的感悟。
①一切靠自己,首先要經濟獨立,這樣才有話語權
這個是已經說得比較多的話題。經濟獨立是一切獨立的基礎,毋庸贅述。如果不是她有機關有工作,想要養活兩個雙胞胎女兒也是不可能的。
②面對困難,别沉溺于情緒,而是要集中精力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女性普遍比較感性,這樣我們在面臨困難時,往往會沉溺在情緒中很長時間無法走出去。比如因為年齡或工作而産生的焦慮,再比如面臨家庭變故時産生的驚慌無措。
這時候,不給自己時間去崩潰沉溺,而是努力去想如何面對難關,怎樣調動身邊人資源和自己的潛力去解決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
當然,這位女士也說了,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要有執行的能力。
③得失看淡,心态從容
這位女士也說了,她身邊有不少女性朋友,因為心情原因多多少都會有些病症。而這些,多是心态不好給氣出來的。
想要身體健康,首先得保證心态豁達。生活中如果總是生氣,氣不順則結節生,再不順可能結節就要變大惡化,影響健康。
最後女士也說了,她們那一代人跟現在的年輕人比,感覺總體上還是她們那代人快樂。因為沒有什麼攀比,也沒什麼好攀比的,大家都窮。但如今的年輕人比她們自由,因為她們是屬于被體制化的一代,而現在的年輕人可以随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有了更多個性的表達。
是以,珍惜這個時代吧。努力發現生活中的小确幸,在荊棘中也能開出花來。
進階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