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川博賞“大美亞細亞”特展

來川博賞“大美亞細亞”特展

胡旋舞石刻墓門 唐(618年—907年) 甯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說明文字:石門正中各淺雕一舞伎,均單足立于小圓氈上,一腿騰起。揚臂揮帛,翩翩起舞。四周襯以卷雲服飾,舞者似騰躍于雲氣之上,與《新唐書》、《樂府雜錄》中所載的胡旋舞演出情形不謀而合。

來川博賞“大美亞細亞”特展

鑲嵌人物畫 約公元前2500年 叙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說明文字:畫面中描繪了一位蘇美爾國王(左一)和留着長發的蘇美爾祭司(右二)共同主持宰殺公羊的祭祀場景,出席的還有一位留着胡子的馬裡人(最右),他們均雙手緊握表示禱告。

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兩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都誕生在亞洲。目前,亞洲文明在開放中交流、在互鑒中發展,亞洲文明之花正在世界文明百花園中絢爛綻放。為讓更多觀衆領略絢爛多彩的亞洲文明,推動亞洲各國文化交流互鑒和“一帶一路”建設,昨日,四川博物院推出“大美亞細亞——亞洲六國文物特展”,展覽将持續至3月31日,觀衆可免費參觀。

本次展覽分為“悠遠璀璨——兩河流域文明”“相容并蓄——印度河與恒河流域文明”“華夏之光—黃河與長江流域文明”三個單元,亞洲六國270件/套文物集中亮相,集中展示出亞洲多個國家的文物精品,凸顯文明對話與交流。據了解,本次展覽的内容和叙述邏輯不同于前面幾站,進行了重新創作,對亞洲三大流域的文明進行了梳理,結合展出文物各有側重。兼顧曆史背景和大衆普及,讓觀衆近距離、一次性領略亞洲古老文明的魅力與精彩。

特别提醒

2022年春節期間(1月31日至2月6日),四川博物院将對開放時段進行調整。除夕(1月31日)下午、正月初一(2月1日)上午閉館。除夕(1月31日)開放時段調整為9:00至13:00(12:00停止入館);正月初一(2月1日)開放時段調整為13:00至17:00(16:00停止入館)。正月初二(2月2日)至正月初六(2月6日)正常開放,開放時段為9:00至17:00(16:00停止入館)。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四川博物院将繼續實行預約參觀和展館限流管理。(成都日報記者 段祯 文/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