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午,娛樂圈又又又出大瓜:
黃曉明與angelababy官宣離婚!
兩人先是釋出了同樣的微網誌:
感恩過去所有,未來仍是家人!

随後,工作室也各自釋出聲明,稱兩人已經辦妥手續,結束婚姻關系,未來将共同撫養孩子。
從2014年兩人公布戀情,到如今一拍兩散再成陌路人,細細數來,也不過7年。
這7年間,兩人高調秀恩愛的畫面曾在全網刷屏,“世紀大婚”更是令無數人豔羨。
但再高調的感情也會有保存期限,早在幾年前,他們就爆出過離婚傳聞。
當時二人雖未回應,但此後一直互動寥寥。
如今看來,離婚早已有迹可循,至于原因,也是衆說紛纭。
不過,比起猜測離婚原因,大衆更關心的是二人離婚後,孩子怎麼辦,甚至網上還有這樣的段子:
當然,玩笑歸玩笑,作為一個父親,菌菌想問:
離婚後真的還能再做回家人嗎?
離婚對孩子就沒有一點影響嗎?
尤其對成長在父母關愛、呵護中的小海綿,真的沒影響嗎?
雖說黃曉明與baby的婚姻問題屢屢引起争議,但兩人對小海綿的愛絕對是真的。
2021年4月,黃曉明被爆出帶着兒子去醫院看病,一家三口還一起逛了便利店,畫面分外溫馨。
2021年10月,有網友偶遇黃曉明和baby帶着小海綿一起去酒店,這是一家三口最後一次被拍到同框。
今年的1月17日,黃曉明還在社交平台上曬出小海綿的慶生照,對孩子的關愛之情溢于言表。
一直活在父母寵愛中的4歲的小海綿,真的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嗎?
可能很多人會說,孩子才4歲,能記得啥?其實不然。
根據埃裡克森的兒童心理發展理論,4歲的小海綿正處于依靠家庭建立自己行為模式的階段,不可能對如此變故坦然接受。
作為“星二代”,作為輿論漩渦中心的人,小小的他又該如何自處呢?
雖然二人都說,對孩子的愛不會變,但未來究竟會如何,我們誰也無法給出答案。
唯一能确定的是,黃曉明和baby離婚了,他們的小海綿隻有4歲!
1
那些父母離婚的孩子
最終都變成了什麼樣
娛樂圈中離婚的明星夫妻很多,有孩子的更是不少。
這其中,就有不少反面案例,比如董潔。
在與潘粵明離婚後,董潔不允許他探視兒子,還一直向兒子暗示“你沒有爸爸,都是媽媽一個人把你養大”。
以至于在一次采訪時,潘粵明聽到兒子說“爸爸工作很忙”後忍不住落淚。
面對這樣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頂頂隻能默默承受起一切,被迫承擔起與自己年齡并不相符的壓力。
網友戲稱他“一夜長大”,但這份長大背後必然藏着不為人知的痛苦。
而正面案例則來自文章和馬伊琍。
兩人離婚後,文章經常陪伴孩子。
一次陪女兒參加舞蹈比賽,他還在朋友圈曬出女兒的獲獎證書,并表示自己一夜沒睡,從早上五點開始就一直在為女兒驕傲。
在這則朋友圈下,還有來自馬伊琍的評論,表示文章作為爸爸辛苦了。
而有了來自父母雙方的愛,馬伊琍和文章的兩個女兒也被保護得很好。
從馬伊琍微網誌曬出的日常可以看出,兩個小家夥都是開朗又可愛的性格,大女兒更是屢屢在舞蹈比賽中斬獲獎項。
兩個截然不同的案例,背後折射出的是一個事實:
如果父母在離婚後,雙方仍能平和地面對彼此,保持對孩子的關愛,那麼孩子也仍然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但如果在離婚後,父母無法給予孩子正常的關懷和愛,甚至以愛之名包裝自己的控制欲,就會讓孩子加倍痛苦。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并不是固定的,而産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其實是父母如何處理關系破裂、乃至離婚這件事。
當然,相比離婚,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下面這些現象更為常見:
孩子還小,為了Ta我再忍一忍。
離婚了,孩子怎麼辦啊?
不能離婚,孩子肯定接受不了?
父母們會為了孩子委曲求全,再擰巴、再争執、再痛苦也要将就着維持婚姻。
可這是孩子想要的嗎?
菌菌不支援父母離婚,但也不贊同用這種方式去維持婚姻,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2
最傷害孩子的不是離婚
而是父母彼此的傷害
很多父母,懷揣着為孩子好的心态,勉強維持着搖搖欲墜的婚姻。
殊不知,當父母關系破裂時,對孩子的傷害就已經産生。
泰國有一則動畫短片《父母吵架是孩子的恐怖片》,講述的就是父母關系破裂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在短片中,激烈争吵父母在孩子眼中變成了面目猙獰的怪物。
最終,女孩害怕地一個人逃走,發出了絕望的叫喊聲。
而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曾有一位國小生在多次目睹父母吵架後,給父母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老爸我上學了!
老爸老媽不要caojia(吵架)
再caojia(吵架)我自殺
更有媒體曾經爆出,一位22歲的小夥為了勸解父母和好,而上吊自殺。
衆多的新聞事件都在表明:父母激烈争執會對孩子産生巨大的傷害,無論這個孩子是剛剛上學的國小生,還是已經能獨立自主生活的成年人。
《親密關系》這本書中也有提到父母關系好壞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和睦的完整家庭,孩子的主觀幸福感最高;父母沖突非常高的家庭,如果強求完整,孩子的主觀幸福感會降為負數。
是以說,孩子健康快樂的關鍵并不在于父母是否離婚,而是在于父母究竟給了孩子怎樣的愛。
3
父母離婚
如何将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在心理學上,家庭完整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結構上的完整,二是功能上的完整。
如果說父母在嘗試各種方法後,最終還是無法保持家庭結構上的完整,那麼就要盡力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完整的愛。
◆ 和孩子坦率溝通
很多人離婚後,會對孩子隐瞞離婚的事實。
這種行為看似是為孩子好,但如果有一天孩子知道了真相,反而會有強烈的被欺騙感。
是以,如果婚姻真的無法維持,還是要開誠布公地和孩子說明情況,并且讓孩子明白:無論父母的感情如何,對他的愛都是不變的。
◆ 彼此維護,不說壞話
很多夫妻離婚後,不僅心中滿懷的都是對彼此的怨恨,還會将這種情緒傳達給孩子。
甚至有人會故意給孩子灌輸被爸爸或是媽媽抛棄的思想,希望以此讓孩子更親近自己。殊不知這種行為會進一步加劇孩子内心的痛苦。
畢竟,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同時擁有真正愛護自己的父母雙方。
◆ 給孩子不變的愛
離婚後,雖然夫妻雙方不會再生活在一起了,但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依然沒變。
如果有條件的話,父母雙方可以找機會一起陪伴孩子。
這樣,在實際相處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明白:雖然爸爸媽媽不再住在一起了,但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他們依然會陪在自己身邊。
無論父母婚姻如何,對孩子的愛始終是向着一個方向,滿滿灌注。
這是不能給予孩子完整家庭之後最好的止損方式,也是對彼此最後的尊重。
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曾說:很多父母雙全的孩子,最後也生活的不幸,孩子是否幸福,并不取決于父母是否雙全。
誠然,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是每一個孩子的夢想。
但如果原生家庭真的已經無法維持完整性時,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欺瞞孩子,也不是讓孩子持續生活在争吵或冷戰之中。
而是在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後,與孩子坦誠相對,并且告訴他:無論如何,我都同樣愛你。
無論是自帶關注的“星二代”,還是每一個普通的孩子,菌菌都希望他們能得到來自父母的滿滿的愛,并且健康快樂地迎接以後的生活。
最後,菌菌想說,吃瓜歸吃瓜,但:
不管是明星,還是平凡而普通的我們,希望大家都能理智對待離婚這件事。
不做發酵的鍵盤俠,更不做輿論的劊子手!
在這寒冬臘月,多一份善意,讓這世界不再有第二個劉學州。
責編:懷洛
圖檔/視訊來源:網絡/寶寶呵護漫畫組,侵删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