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一篇王一博演技分析篇,看了不少路人粉絲評論,我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就是有一些wybh特别喜歡說因CQL大火的博叽高光的地方,是導演調教出來的,如果導演調教不好,演技就表現不出來,好像演員隻不過是個不用思考的工具。
但是我覺得這個洗腦包挺好笑,也是我為何稱之為洗腦包的原因有二:第一,他演的不好的時候難道沒有導演管?如此說來,他演不好的時候是不是要把錯誤歸給導演?但是我從沒見過他低谷片段有人包括他的粉絲說,這有一部分是導演的錯。第二,難道其他主角沒有導演管,為何誇其他主角某處演得好,為何這些人沒有特意跳出來說,這一部分有導演和編劇的功勞?
團隊随着時間,磨合得越來越多,溝通得也越來越順暢,這是毋庸置疑的,哪個演員對角色的塑造都離不開導演對其表演大方向的把控,也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說小百裡對他爹死怎麼表現那場戲,說出了自己對百裡這個人物的了解,這麼一場大戲,肯定是經過導演團隊多少次研讀劇本,研究過人物才給過的,并不是演員一拍腦袋這麼演的。那些up主的吐槽也是洗腦包,不動腦的觀衆就會随大流。
但是我這些年也算圍觀過不少演員,對待無論哪個演員高光場面一下子就上來說,這是導演功勞的,還真十分罕見。這點挺詭異的。
是以由此斷定這是一個著名洗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