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辛亥年冬天,效忠于袁世凱的張、唐紹儀以孟子“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來遊說辜鴻銘

作者:淩煙閣主

辛亥年冬天,效忠于袁世凱的張、唐紹儀以孟子“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來遊說辜鴻銘輔袁,辜回敬說:“鄙人命運不濟,誠當見棄。然而你們兩人,倒也是一個土芥尚書,一個犬馬狀元。”辜還曾多次在不同場合罵袁世凱是“賤種”“流氓”。

辜鴻銘對袁世凱的厭惡由來已久。他曾在《張文襄幕府紀聞》中公開譏諷袁世凱隻配給“老媽子倒馬桶”,他還公開說:“人家都說袁世凱是豪傑,我偏說袁世凱是賤種。”

袁世凱對辜鴻銘非常惱怒,但又無可奈何。據德國漢學家衛禮賢在《中國精神》一書中記載,袁世凱為了堵住辜鴻銘那張極具殺傷力的利嘴,曾被迫托人請辜鴻銘到袁家做家庭教師,月薪五百元,希望以此緩和一下與辜鴻銘的關系。當時,辜鴻銘雖然窮困潦倒,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在京城的一次宴會上,座中都是一些社會名流和政界大腕。一位外國記者逮住這個空當乘機采訪辜鴻銘,他提的問題很刁鑽:“如今中國内政如此紛亂,有什麼法子可以補救?”

辜氏不假思索,立刻開出一劑猛藥:“有,法子很簡單,把現在在場的這些政客和官僚,統統拉出去槍斃掉,中國的政局就會安定些……”

1919年9月初,辜鴻銘在北大的開學典禮上發言。他說,現在做官的人,都是為了保住他們的飯碗。接着說,他們的飯碗,可跟咱們的不同,他們的飯碗大得很,裡邊可以裝汽車、姨太太。

又說,現在人做文章都不通,他們所用的名詞就不通,譬如說“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說“從良”,沒有說“改良”,你既然已經是“良”了,你還“改良”什麼?你要改“良”為“娼”嗎?

胡适這樣寫辜鴻銘:現在的人看見辜鴻銘拖着辮子,談着“尊王大義”,一定以為他是向來頑固的。卻不知辜鴻銘當初是最先剪辮子的人;當他壯年時,衙門裡拜萬壽,他坐着不動。後來人家談革命了,他才把辮子留起來。

辛亥革命時,他的辮子還沒有養全,拖帶着假發接的辮子,坐着馬車亂跑,很出風頭。這種心理很可研究。當初他是“立異以為高”,如今竟是“久假而不歸”了。

#虎年有娛#

#教育聽我說#

南渡北歸

辛亥年冬天,效忠于袁世凱的張、唐紹儀以孟子“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來遊說辜鴻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