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衆多冠軍的故鄉,“冠軍之城”再出發

新華社哈爾濱1月28日電(記者謝劍飛)七台河市,黑龍江省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小城,如今已成為中國短道速滑運動的代表城市,有着“冠軍之城”的美譽。楊揚、王濛、孫琳琳等10位短道速滑世界冠軍從這裡滑向世界。

走進七台河短道速滑冠軍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樓大廳上方的“金牌榜”——國家級金牌535枚、世界級金牌176枚、16次打破世界紀錄……這些都是七台河培養的運動員取得的成績。這座由8層觀光塔改建成的冠軍館于2019年2月開館,設有“冠軍城市創始者——孟慶餘和曆代教練”“中國冬奧冠軍第一人——楊揚”等6個主要展廳。參觀冠軍館,觀衆可以了解七台河40餘年滑冰事業的曆史,同時也能感受到“冠軍之城”的美譽來之不易。

衆多冠軍的故鄉,“冠軍之城”再出發

20世紀70年代,七台河市的短道速滑事業從市内一個簡陋的體育場中開始。由于當時沒有室内冰場,七台河早期冰上運動員冬季住在這座體育場的看台下面,白天就在體育場外的空地上澆冰訓練。因為沒有澆冰機器,已故教練孟慶餘隻能把一個大鐵桶放在爬犁上當作水箱,人拉着一噸多重的爬犁走。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中,一場冰澆下來,凍得直打哆嗦。從這裡“白手起家”,孟慶餘将短道速滑從七台河人閑暇時的愛好推向競技體育道路,奠定了這座城市短道速滑事業的基礎。孟慶餘在幹事創業過程中磨煉出的不怕困難、奮勇拼搏的精神也在其弟子中一代代傳承下去。

1991年,入選國家隊的張傑和隊友在當年世界大冬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賽中奪冠,成為七台河走出的首位世界冠軍。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楊揚奪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賽金牌,實作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王濛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奪金摘銀,又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再取3枚金牌……迄今為止,中國獲得的全部13枚冬奧會金牌中,短道速滑隊貢獻了10枚,6枚來自七台河培養的運動員。孟慶餘當年培養出的學員如今不少已成為世界冠軍,還有許多成為專業教練員,赓續着七台河“敢為人先 勇争一流”的冠軍血脈。

随着七台河培養的運動員在國内外賽事中持續取得優異成績,地方政府對冰雪體育運動也越來越重視。2013年,七台河體育中心的室内冰場投入使用,結束了七台河市數十年無室内冰場的曆史;2017年,七台河職業學院張傑冰上運動學院成立,學院開設短道速滑專業,培養短道速滑教練員;2019年,七台河職業學院短道速滑訓練中心成立……

近年來,七台河市先後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國家重點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國家短道速滑七台河市體育訓練基地”等。七台河市也不負所望,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增加短道速滑特色學校數量、建立“省隊市辦”基地、舉辦群衆性冰雪體育活動等,讓短道速滑後備人才培養再上新台階,承擔起向國家隊培養輸送短道速滑優秀運動員的重任。

距離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不到10天時間。出生于七台河市的短道速滑世界冠軍範可新已經入選中國短道速滑隊出征名單,作為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成員之一,正在緊張備戰。與此同時,在七台河職業學院短道速滑訓練中心的冰場上方,三面五星紅旗高懸。一個個朝氣蓬勃的身影腳踏冰刀從冰面上呼嘯而過,他們中有不少人的夢想就是未來能站在冬奧會的賽場上為國争光。張傑說,這些孩子裡有不少好苗子,說不定就有未來的冬奧會冠軍。

夜幕下,位于七台河市桃山區的冠軍橋燈火通明,短道速滑冠軍館頂部火焰狀的燈光流轉升騰。從冰面再出發,以短道速滑為代表的冰雪體育事業為七台河注入了奉獻、實幹、拼搏、創新的城市精神,讓這座曾以煤著稱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煥發出别樣生機。

衆多冠軍的故鄉,“冠軍之城”再出發

(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