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被譽為"推理女王"、"沒有生命"

作者:京報網

今年是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誕辰130周年。"黃金時代"(約1911-1945)是推理文學最輝煌的時代,仿佛母雞河沙無數推理傑作脫穎而出,而這個時代的先驅和至高無上的成就者是"理性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她不僅完善了前任的建築基礎,還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推理王國。

阿加莎誕辰130周年:被譽為"推理女王"、"沒有生命"

2013年,作者的新星出版社與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簽署協定,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在中國出版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所有推理作品。簽字儀式結束後,作者告訴阿加莎的版權繼承人和孫子馬修·普賴爾(Matthew Pryor),"即使我明天完全離開出版業,我也不會為此感到後悔。"

一個與衆不同的女孩

阿加莎曾回憶說,她童年最大的特點是"自我愉悅"。她會玩惡作劇,但她永遠不會做真正傷害别人的惡作劇。"我會把桌上所有人面前的糖換成鹽,然後把它撕成一個帶有橙皮的大象的形狀,然後把它放在每個人的盤子裡。......但是,我從不試圖絆倒别人,也不會弄髒他們的衣服,這對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阿加莎是一個敏感而聰明的女孩,她渴望與衆不同,但非常注重規模和'技術含量'。這種特質也深刻地影響了她的創作。

阿加莎在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中産階級家庭長大 - 食物和衣服是安全的,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家庭聚會,這使得一年一度的社交季節變得異常重要。這些對她的世界觀和創作觀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阿加莎看來,生命的穩定是自然的,是上帝賦予人類的權利,任何破壞現狀的犯罪行為都是不可原諒的,必須加以制止。

推理小說随着資産階級的發展而出現,資産階級自然而然地成為這類文學的主流讀者。阿加莎和她将要面對的讀者生活在一個高度一緻的環境中,有習慣,有好惡,有相同的對錯觀念 - 這表明她絕不是運氣的結果,作為推理的"黃金時代"的代言人。

在當時的英國,女孩不需要正規教育,在一定年齡,來自中産階級家庭的女孩被送到學校,接受聲樂、園藝、宗教和社會領域的教育訓練,為未來的社會發展奠定基礎。進入社會後,他們将在社交季節組織的各種聚會上遇到各種各樣的男人,并最終嫁給其中一個,丈夫的教女,度過餘生。

她的母親為阿加莎安排了同樣的道路,她對此持開放态度。這裡應該指出的是,有材料說阿加莎是一個天生的叛逆者,由于家庭條件和父母的幹預,她沒有受過正規教育,這是無稽之談。

"我承認很多男孩都非常好,我很想認識他們。然而,當談到婚姻時,我會毫不猶豫地拒絕他們。我對愛情充滿了理想主義的幻想,是以我永遠不會打折扣,一點也不。"阿加莎認為愛情是神聖的,愛情在她的作品中成為永恒的命題,無辜的戀人可以得到一個幸福的結局;

阿加莎與英國空軍中尉阿奇·克裡斯蒂(Archie Christie)一起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阿加莎成為一名志願者,并加入了戰時醫院,後來她被配置設定到一家藥房,幫助醫生制作各種藥物并将其分發給患者。

這本應是一項非凡的任務,但它無意中改變了阿加莎的生活。阿加莎突然意識到藥物對人體的影響的力量。"醫生一直告訴我要時刻注意每一種藥物,因為它們配對在一起以減輕疼痛,但分離後,每種藥物都會将人置于死地。"我必須熟悉每種藥物的說明,我知道很多人無法閱讀的符号是清晰的,因為我知道手腕上的輕微搖晃将是緻命的。"有時候,我看到藥劑師錯誤的後果,這很可怕,我以為那個出錯的同僚永遠無法走出他生活中的陰影。後來,阿加莎成為推理小說史上最好的毒藥作家,這完全要歸功于這段經曆。

服役六個月後,他們結婚了。從那時起,我們可以稱她為"阿加莎·克裡斯蒂"。

理性女王正式登場

戰争使她的丈夫無法留下來,是以阿加莎·克裡蒂斯想出了一種打發時間的方法 - 寫一本推理小說。到這個時候,她已經閱讀了許多自己的作品,包括愛倫·坡和柯南·道爾的小說。她被推理小說的魅力所征服,試圖寫出自己的東西。

第一步是描繪一個偵探。阿加莎深受福爾摩斯的影響,但這就是為什麼她決心創造一個完全不同形狀和風格的偵探。于是,一個滿頭馬鈴薯頭、八個字、身材矮小、健談的偵探出現了,名叫"大力神波羅"。今年也是偵探赫爾克利·波羅誕辰100周年。

故事的主題是愛與傳承,以毒藥的形式出現。在故事中,退休警官波羅無意中卷入了這場糾紛,用微妙的推理破解了嫌疑人。這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的處女作,最終被命名為《斯泰爾斯莊園奇異》(The Stiles Manor Oddity)。

阿加莎的手稿多次被出版社撤回,無意中她發現博德利海德出版社出版了兩本推理小說。該公司似乎正試圖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于是她把手稿寄了過來。

兩年後,Bodley Head Publishing緻函邀請阿加莎到出版社讨論斯泰爾斯莊園案的出版事宜。事實上,出版公司并不看好阿加莎的創作天賦,反而覺得作品"好",希望以低價"鎖定"新人。

阿加莎不僅将《斯台普斯莊園奇緣》的版權轉讓給了博德利·海德,還移交了接下來五部作品的連載、片尾、電影和舞台改編權。根據合同,阿加莎在超過2,000份斯泰爾斯莊園案的副本後隻能獲得25英鎊的報酬,而接下來的五件作品将支付略高于該金額。

斯泰爾斯莊園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就達到了出版商2000份的預期。在接下來的五年裡,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出版了五本書,分别是《隐藏的殺戮》(Hidden Kill)、《高爾夫球場謀殺案》(Golf Course Murder)、《棕色人》(Man in Brown)、《總理的綁架》(Prime Minister's Kidnapping)和《煙囪别墅之謎》(The Mystery of the Chimney Villa),這些書都賣得很好。

出版公司提出重新簽署合同,簽署阿加莎接下來的五部作品。然而,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據一位朋友說,阿加莎·克裡斯蒂遇到了一位名叫威廉·柯林斯的出版商。他們一看到,就迅速簽訂了合作協定,引出了漫長的合作之旅。這段旅程始于1926年,一直持續到今天,使其成為出版界的傳奇。柯林斯出版集團為阿加莎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她将在未來50年内專注于她的創作。

阿加莎失蹤之謎

1926年,阿加莎在柯林斯出版集團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羅傑嫌疑人》。

這件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标志着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開始。《羅傑的嫌疑犯》的情節和布局比之前的作品更加微妙,甚至成為謎團最重要的部分,讀者從未讀過這種推理小說的模式,謎團的最後一頁揭曉,大家都驚呆了下巴。

在《羅傑的案件》出版之前,小說的成功讓阿加莎非常高興。她和阿奇周遊世界,買了自己的新房子,并把它命名為"斯泰爾斯"。事後,阿加莎承認這個名字給他帶來了厄運。

阿加莎在1926年經曆了她人生的起起伏伏。首先,阿加莎的母親因病去世。下一個打擊更大 ——阿奇背叛了她。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出乎意料——阿加莎失蹤了十一天,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甚至不知道她是否還活着。

阿加莎失蹤十一天後,警方在一家溫泉酒店找到了她。她恍惚了,看起來很憔悴,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也不知道這些天她做了什麼。阿加莎不喜歡談論失蹤的日子,在她的自傳中也沒有解釋。婚姻破裂後,她仍然使用化名"阿加莎·克裡斯蒂"。

幾年後,阿加莎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考古學家馬克斯·馬洛文。Malowin把阿加莎帶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無論他走到哪裡,首先想到的就是為他的妻子創造一個舒适的寫作環境,然後開始他的考古工作。

可想而知,生活的幸福給阿加莎帶來了滿足感,并幫助她在創作領域不斷取得巨大成就。

輝煌人生

1930年,《住宅之謎》出版。在這部作品中,阿加莎·克裡斯蒂飾演了另一位偵探馬普爾小姐。馬普爾小姐是一個住在鄉下的老處女,她每天隻是坐在那裡打嗝,和來來往往的父母的人聊天。然而,她有着與生俱來的敏銳直覺,可以說在對人性的洞察力方面是無與倫比的。和波羅一樣,馬普爾是她寫作中最著名的人物,也是推理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偵探。

1933年,《控方證人》出版。這部短篇小說後來被比利·懷爾德改編成電影,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1934年,當《東方快車謀殺案》出版時,阿加莎再次以其不可思議的創造力征服了讀者。這部作品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還憑借英格麗·褒曼獲得了奧斯卡獎。

1936年,《ABC謀殺案》出版。

1937年,《尼羅河上的悲劇》出版。根據這部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是改革開放後第一部進入中國的翻譯電影,是許多中國家庭祖先三代人共享的經典記憶。

阿加莎的人氣在1939年随着《不可逾越的無生命》的出版而達到頂峰。

1941年,《陽光下的罪》出版。

1950年,原著小說《捕鼠器》出版,後來改編成舞台劇,成為戲劇史上演出最多的戲劇。

此外,如《崖山案》、《雲中之死》、《墓之謎》、《底牌》、《牙醫謀殺案》、《五隻豬》、《窗簾》、《魔手》、《殺人》、《長夜》、《奇異的房子》等,都是推理文學史上為數不多的經典之作。

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一生以"瑪麗·韋斯特·麥考特"(Mary West McCourt)的筆名寫了80多部推理小說,19部戲劇和六部小說。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一百多種語言,售出超過20億冊,僅次于《聖經》和《莎士比亞》。

1965年,阿加莎完成了她的自傳。這部作品前後共寫了15年,完整地記錄了她輝煌的一生。

1971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封為爵士,在她80歲生日那天,瑪麗女王公開向BBC電台索要一份禮物:"請播放阿加莎·克裡斯蒂推理小說!""

阿加莎·克裡斯蒂于1976年1月12日在牛津郡的家中去世,享年85歲。

經典模式的先驅

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的小說在情節,詭計和角色設計方面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準,所有這些都遠遠領先于以前的同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把她的出現看作是推理小說黃金時代的起點。

克裡斯蒂的小說改變了過去類似作品中恐怖的血腥基調,融合了舒适和舒适。在她的作品中,無論是波羅還是馬普爾小姐,還是嫌疑人ABCD,甚至是真正的謀殺案,都是禮貌的。他們可能被迫犯罪,但除此之外,沒有什麼能改變這些人的生活。當兇手無處可藏,一切恢複秩序時,其餘的人仍将活得好。這種待遇迎合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凸顯了推理小說的俏皮性,受到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的歡迎。這種由阿加莎建立的模式被稱為"舒适推理",并已成為黃金時代推理工作的一個特征。

克裡斯蒂的精細風格,線條充滿了女性獨特的敏感度和人性的關懷,大大提升了推理小說的文學性。在她的作品中,每個角色都是活生生的,真實的,他們可能有一個或另一個缺點,但沒有一個是讀者所厭惡的。這些人物在同一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人類群體的形象,讓讀者久久難忘。阿加莎改變了前期推理小說中純粹以男性為導向的智力博弈,在保證技巧品質的前提下,加入了女性的細膩和關懷,為這類文學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克裡斯蒂在《羅傑的嫌疑案》中開創了"叙事技巧"模式;《沒有生命》中的"島暴雪"模式;"ABC謀殺案"中的"連環犯罪"模式;以及《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不可言說"的模式(描述洩密的底部)......這些模式無一例外地成為推理小說的經典,并被模仿了半個多世紀,但從未被超越。創作出精彩的小說很容易,在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犯罪模式的前提下,很難保證故事精彩。一個作家通過創造一個足以保留他的名字的模式來結束他的生命;

可以說,阿加莎·克裡斯蒂對推理小說的貢獻,是從表裡到内,從外在,從故事到模式,從人物到人性,從類型文學到通俗文學。沒有她,我們無法想象今天的推理小說會是什麼樣子。

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的孫子馬修(Matthew)和作者講述了一些關于他們祖母的轶事:

奶奶一生中填寫了無數表格,但在"事業"欄目中,她總是寫"家庭主婦"而不是"作家"。

許多人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我的祖母作為世界上最好的講故事的人,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聽衆。

祖母從沒想過寫作能給她帶來财富和名聲,但她總是強調,自從她開始創作以來,就要認真考慮作品的長度和市場的好惡,不能耽誤。在創作過于随意,在征集稿件費時,卻強調自己是專業作家,這樣的人不會有好的作品。

奶奶總是按時傳遞手稿,出版商預覽出版時間。但是,任何細節(封面、版面、品質等)都不符合奶奶的要求,她會毫不客氣地要求出版公司推遲上市時間,不會有任何妥協。

祖母的自傳寫了15年,在此期間,每個人都建議她寫出更多有創意的想法,以便讀者感興趣。然而,祖母們花了90%的時間将父母描述為矮小。她自己說:"與其吹噓我寫了很棒的東西,我甯願談論我如何為孫子孫女換尿布。"

......

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以其特有的冷靜和嚴謹寫下了那個時代的榮耀。也許她不喜歡人們稱她為理性女王,但隻有通過這個頭銜,她才能表達讀者對她無限的欽佩。

(原标題:阿加莎·克裡斯蒂為紀念阿加莎·克裡斯蒂女王誕辰130周年而建造的理性王國)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豫盟

程序編輯: u018

版權聲明:文字版權歸新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