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漢朝來——漢畫像石與漢賦中的漢代世界

良渚博物院
2022年1月16日-2022年4月6日
免費,需要預約
這是良渚博物院2022年的開年大展,由良渚博物院聯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南陽漢畫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共同舉辦,遴選漢代畫像磚、畫像石分布最集中的四川、南陽、徐州等地的文物精品近百件,與漢賦經典交相輝映,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後的精神力量。
玉·見——紅山·良渚文化展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
2021年12月10日-2022年3月13日
免費
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作為中華文明形成時期的代表性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會和曆史意義。
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其精美的玉器、分明的等級制度、完善的農業、手工業體系,彰顯着那個時代人類文明所能達到的高度。
他們與中華大地上的其他 新石器時代文化一道,化作涓涓細流共同彙聚成中華五千年文明長河之源。
宋韻流芳——金國榮南宋官窯作品展
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
2022年1月25日-2022年3月6日
南宋官窯是大陸古代五大名窯之一。南宋建都臨安(現今杭州),先後設立修内司、郊壇下窯,專為宮廷燒造禦用瓷器。
南宋官窯代表了宋代制瓷業的最高水準,以端莊規整的型與勻稱光潔的釉色取勝。
澄泥為範,紫口鐵足,薄胎厚釉,釉色瑩潤,寶光内蘊,溫潤如玉,為後世所珍。
草木有心——詩經濕地植物文化展
中國濕地博物館
2021年11月25日-2022年2月20日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021年11月25日起,中國濕地博物館推出“草木有心——詩經濕地植物文化展”,這場很美很國風的展覽,以詩為媒,穿越千年探秘古今植物。
烏有之地
空山美術館
2021年12月11日 - 2022年2月26日
現場/線上購票
藝術應當表現“人們眼睛所見到的背後的東西,是抽象的精神”,Franz Mar認為,“那屬于動物生命的純潔的感覺激起了存在于我的那些善良的東西。”
馬、鹿、虎、狍子……這些動物代表了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象征着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它們的存在可以使得世界更為平和融洽。
Finding a nice day 尋找美好的一天 | 潘望舒個展
嘉裡藝術現場(杭州嘉裡中心)
2021年11月16日 -2022年2月17日
以現場實際為準
潘望舒,是一名陶瓷藝術家。她徒手捏造過上千"賤賤的"小人,他們形象各異、古怪可愛充滿童趣。不僅有着自己的名字他們之間還有着有趣的故事。
她的創作主題主要圍繞人物“關系”剖析研究。她希望通過陶瓷小人去呈現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家庭、父母、友情······這些現實中的微妙情感,都被她以獨特的形式表現出來。
-特殊時期觀展須知 -
1. 入館參觀時請觀衆務必全程佩戴口罩。
2. 為避免人員聚集,盡量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如若展廳等封閉場所内人員密度較大,館方将根據情況短時間内進行限流和導流。
- 注意事項 -
1.出行前确認場館春節開放時間,注意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2.拍攝時請注意關閉閃光燈,關閉拍照聲音,以免引起他人不适;
3.觀展時請不要飲食;
4.請攜帶好身份證件,友善快速觀展。
監制/朱戈倩
稽核/吳 瑩
編輯/李益莎
-END-
2021音樂考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