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作者:紅史

前言

1981年,國防部五院開始評定進階職稱,第一個在總參系統評上進階職稱的人是賀麓成,他的職稱證書上赫然寫着“001号”。

賀麓成是何許人也?他是大陸偉大的飛彈專家,事實上,他有着不一般的身世,他的父親毛澤覃、母親賀怡都是偉大的革命戰士,但從上國小的時候起,賀麓成的父母一欄裡永遠寫着“亡故”二字,無人知道他的故事。

而等他為人父後,隻做了一件事——為一雙兒女改姓,他的孩子,不姓“賀”!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賀麓成

他姓賀,不姓毛

1931年10月下旬,毛澤覃賀怡夫婦來到江西瑞金,參加第一次蘇維埃工農兵代表大會,還能與毛主席賀子珍團聚,正好趕上毛澤民錢希均也來到瑞金。毛主席高興極了:“就讓我們毛家三兄弟,你們賀家三兄妹,來個大團圓。”

一個傍晚,兩家人圍桌而坐,吃飯飲酒,趁着大家興緻正好,賀怡主動向毛主席提起:“大哥,能不能把毛澤覃調到你身邊來工作?”

毛主席轉頭問毛澤覃:“澤覃,你說,該怎麼辦?”

“就讓組織上考慮吧,由你安排,你是一家之長了。”毛澤覃說道。

正好趁着這個話題,毛主席就跟在場的親人們說了一番真心話:

“今天團聚,大家都很高興,我借機會告訴大家,咱們家的規矩是:舍家保國,家國命運合一。要記住,以後不管我們幹什麼,國事歸國事,家事歸家事,家事服從國事,輪到好事要讓給别人,遇上為難的事情了,隻有叫自家人先吃虧。”

弟弟妹妹們點頭,異口同聲:“我們一定記在心裡。”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毛主席、毛澤民、毛澤覃三兄弟與母親合影

是以1932年,毛主席、賀子珍為了長征,将剛出生不久的毛毛,交給毛澤覃賀怡夫婦撫養,縱然賀子珍痛哭不舍,他們也不得不狠下心來,送走自己的骨肉。

那時賀子珍一定沒有想到,沒過多久,與骨肉“分離”的事情會再次發生在親妹妹賀怡的身上。

毛主席賀子珍夫婦随軍參加長征後,毛澤覃與賀怡留在蘇區,繼續組織遊擊鬥争,1934年8月,受組織安排,毛澤覃率領紅軍遊擊隊,到閩贛邊界組織鬥争,賀怡則到父母帶贛州去,擔任贛州縣委書記,從事地下黨工作,為了革命,這對年輕的小夫妻不得不分離。

一個冷風嗖嗖的傍晚,毛澤覃率領部隊将妻子賀怡以及嶽父母送到碼頭,毛澤覃将兩位老人攙扶上船,妥善安頓好,然後走下船來,緊緊握住賀怡的手。

此時的賀怡已經懷孕,她挺着個大肚子,眼含熱淚,深情注視着毛澤覃的面龐,不舍地說道:“澤覃,你可要機靈着點,要知道敵人的槍子兒是不長眼的。”

毛澤覃認真點點頭:“我懂,你在白區,同樣面臨許多困難,記住,無論碰到什麼情況都要堅持下去,我會派人來看你們的。”

賀怡登船,伴随着汽笛一聲長鳴,夫妻倆分别。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賀子珍與賀怡

1935年的2月1日,賀怡在江西贛南山區生下一個男孩,起名毛楚成,又叫毛岸成,賀怡一邊帶着年幼的孩子,一邊開展地下工作。與此同時,毛岸成還未見過面的爸爸毛澤覃正在瑞金,與敵軍進行頑強戰鬥。

同年4月25日,毛澤覃率領獨立師被打散,他帶領餘下的一部分遊擊隊員來到一個村子裡,後面有敵人追擊,毛澤覃與衆人也無處可躲,就夜宿村中,等翌日醒來,敵人已經追了過來,周圍槍聲大作。

毛澤覃率先反應過來,立刻指令大家往後撤退,就像毛主席叮囑的那樣,遇到事情敢于沖鋒,毛澤覃自己跑到一個高地上,吸引敵人的火力,為隊友們轉移争取時間,敵人來勢洶洶,毛澤覃已經很難突圍,即便如此,他仍在堅持作戰。

敵人一槍子彈過來,毛澤覃右腿中彈,又一槍過來,毛澤覃左腿又中彈,他就雙膝跪在地上,槍口對準敵人,緊接着又一槍過來,毛澤覃胸膛中彈,倒在身旁早已被染紅的草地上,壯烈犧牲。

就在他倒下之前,還打倒了一個敵人。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毛澤覃

毛澤覃犧牲後的一個月,賀怡才知道這個噩耗。5月的一個夜晚,賀怡組織地下黨,召開會議,解決為前線送藥品的事情,交通員王賢選突然闖進會場,找上她。

王賢選神情嚴肅:“這是一個重要的事情,聽了你一定要冷靜。”賀怡一下子很敏銳地察覺出可能與毛澤覃有關,輕聲問:“是不是澤覃出事了?”

眼看着王賢選點點頭,賀怡如五雷轟頂,當即落淚,王賢選向她詳細說明了毛澤覃犧牲時的情形,當王賢選說:“毛師長犧牲得十分壯烈,他是連中敵人三槍才倒下的。”賀怡更是眼淚決堤。

原本參會的同志們聽到毛澤覃犧牲,都潸然淚下,大家擔心賀怡的情緒,建議先将會議中途暫停,賀怡堅決不願:“會繼續開!”她收起自己的眼淚,又加入到如何将藥品安全運動出城的讨論中。

毛岸成出生隻有三個月,賀怡還沒來得及将這個好消息與夫妻分享,毛澤覃就永遠離開了他們母子。而當時的蘇區形勢艱難,敵人盤查搜捕加劇,賀怡全身心地投入到地下工作中,實在無暇照料好年幼的毛岸成,更沒辦法抱着孩子一次次緊急轉移。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無奈之下,賀怡隻好将毛岸成先寄養到群衆家裡,然後輾轉送到江西永新老家的親戚賀調元家中,賀調元住在偏僻的村子裡,而且家中比較寬裕,毛岸成也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當時環境殘酷,為隐藏好毛岸成的身份,他有了個新的名字,叫賀麓成。“賀”是随母親賀怡的姓氏,“麓”是指長沙嶽麓山,湖南是他的故鄉,“成”寓意革命終将成功。

在之後的人生裡,賀怡與毛澤覃的孩子一直用的是“賀麓成”的名字,從未使用“毛岸成”這個名字(下文稱賀麓成),被送到親戚家時,賀麓成對父母沒有太多記憶,他隻知道自己姓賀,不姓毛。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賀怡

一直到14年後,賀麓成與賀怡再次相見,可賀麓成完全不認識他的母親了......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見面,知道身世真相

賀麓成的童年時期都是在爺爺賀調元家長大,而賀怡一邊奔波在革命路上,一邊忙裡偷閑,給賀調元家寄信,關心孩子的情況。我們無法想象,革命之路多麼辛苦,一旦賀怡犧牲,賀麓成将永遠見不到母親。

1948年底,解放戰争即将迎來勝利,賀怡拿着中央組織部開的介紹信,來到沈陽,正好從蘇聯回國的姐姐賀子珍也在沈陽,這對與親子分離的姐妹倆在時隔14年後終于見面,心情都萬分激動。

原本賀怡打算陪着姐姐去見毛主席,姐妹倆走到半路,被告知不能去毛主席所在的石家莊,她們隻好南下去上海,找許久未見的哥哥賀敏學。賀敏學在上海工作,賀子珍也便留在上海生活,而賀怡則收到組織的調令,前往江西工作。

這是賀怡多年後再次站到家鄉的土地上,她思念十幾年未見的兒子,很快來到賀調元所在的江西省永新縣花汀村,見到正在讀國中的賀麓成。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賀敏學(中)、賀子珍(前左)

看着眼前穿着時髦大翻領的女子,賀麓成一臉茫然,他已經不記得母親了,賀怡激動地叫着“麓成,麓成”,賀麓成隻是呆呆站在原地,滿臉驚詫,不知道該做什麼。

另一邊兒,賀調元得知賀怡回來的消息,急匆匆地正往賀麓成的學校趕,看到賀麓成不知所措,賀調元來到賀麓成的面前,急切地告訴他:“孩子,這就是你日思夜想的親生母親啊!”

聽到爺爺的話,賀麓成瞬間熱淚盈眶,一顆一顆淚珠止不住地往下掉,沒有絲毫猶疑地,賀麓成飛奔到母親賀怡的懷裡,所有的眼淚在此刻決堤,所有的親情在此刻釋放,十幾年錯過的母子親情終于回來了,賀怡、賀麓成緊緊抱在一起,抱頭痛哭。

那一天,賀怡領着賀麓成在花汀村召開大會,将村裡的人們都聚集起來,當衆認下兒子,賀怡還向賀調元兩位老人家鞠躬緻謝,深切感謝他們對自己的孩子的照料。

到這時候,賀麓成才真正地明白,爺爺收到的那一封封信都是媽媽寄過來的。許多年後,賀麓成接受采訪回憶:

“關于我的出身情況,爺爺一家始終守口如瓶,唯恐敵人知道後斬草除根,媽媽來了之後,我才突然悟出了在過去的歲月裡,那一封封關懷問候我的書信,以及衣食諸物是誰寄來的,媽媽還告訴我,有一支鹿茸是大伯父毛澤東專門讓捎來的。”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毛主席與賀子珍

賀怡是中共吉安地委組織部部長,在江西吉安工作,母子團圓後,賀麓成就跟着媽媽到吉安生活,彌補那些年缺失的時光。

到媽媽身邊後,賀麓成也更多地了解家中的故事,他的爸爸是為革命犧牲的毛澤覃,伯父是家喻戶曉的人民領袖毛主席,伯母,同時也是他的姨媽賀子珍,也是一個偉大的戰士,才從蘇聯回來不久,賀麓成年紀不大,卻在心中對家中這些長輩們油然而生敬意!

1949年,是曆史上特殊又重大的一年,這一年,新中國成立,百姓們在共産黨的帶領下,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人們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賀怡與姐姐、兒子團聚,當然也是幸福的。

但賀麓成細心發現,媽媽的臉上時而會泛起愁容,那是因為她在為一件事憂心不安。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長征時,毛主席賀子珍将孩子毛毛親手交到她和毛澤覃的手上,為保護毛毛的安全,毛澤覃将他秘密轉移到一個警衛員的家中,後來毛澤覃犧牲,她又為革命奔波,無暇尋找毛毛的下落,如今姐姐賀子珍回來了,李敏也去了北京,姐姐身邊沒個孩子,賀怡心心念念的,是想盡早找到毛毛,讓姐姐與孩子團聚。

11月21日,賀怡好不容易尋得毛毛的消息,便與賀麓成、曾碧漪和其子古一民、以及一位警衛員出發前往贛南,結果還是沒有毛毛的下落,失望之餘,大家坐車開始傳回吉安。

路經泰和縣時,車輛不幸發生車禍,賀怡、古一民當場去世,賀麓成則被車子壓住,昏了過去,等他醒來,看到的是倒在血泊中的媽媽,賀麓成哭得撕心裂肺,卻已經哭不回媽媽。

賀怡、賀麓成這對“生離”了十餘年的母子,在短暫的團圓後,永遠地“死别”。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後排左三為賀麓成

當時去世的是賀怡與古一民,隻是人們傳來傳去,都誤以為賀怡母子雙雙遇難,久而久之,很多人以為賀怡的孩子也已經“早逝”了。賀麓成從不說什麼,以前他不清楚自己的身世,後來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卻從不與外人道。

這與姨媽賀子珍的教導有分不開的關系。

賀麓成為兒女改姓,紀念父親毛澤覃與伯父毛主席

賀怡去世後,賀麓成并沒有回到自小生活的花汀村,而是出發前往上海,到姨媽賀子珍身邊生活,在與媽媽相見後,賀麓成還沒來得及見姨媽一面,是以,此番前往上海,是他第一次與姨媽賀子珍見面。

1950年初,賀麓成走下火車,見到在寒風中等候許久的姨媽賀子珍,賀子珍的臉已經被凍得紅撲撲的,不過這也難以抵擋親人相見的喜悅,賀子珍熱情地朝賀麓成招手,一把将賀麓成攬在懷裡,滿眼都是疼愛。

李敏不在賀子珍身邊,在賀子珍眼中,賀麓成就是她的孩子,她對賀麓成特别好,由于之前的車禍,賀麓成腿傷未愈,咬牙堅持,賀子珍二話不說帶他去醫院,照料他的身體。

面對父母雙雙離去的賀麓成,賀子珍時常寬慰他,鼓勵他以毛家人的精神,自強不息,堅強起來。另一方面,賀子珍又教導賀麓成,不要背上父輩的牌子,他也是個普通的孩子,無須挂懷自己的身份,隻需要走自己的道路即可。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賀敏學

姨媽賀子珍、舅舅賀敏學都在上海,賀麓成就在位于上海西南郊的上海中學讀書,由于之前在村子裡讀書,賀麓成剛開始跟不上學校的進度,看到周圍的同學中途放棄讀書去參軍,賀麓成心中有些不安,舅舅賀敏學教育他:

“好好念書,如今國家需要建設,需要知識分子,就應該專心學習。”

這一句話,對賀麓成的人生志向起到極大的影響,學習跟不上,他就花時間、花心思學習,很快就名列前茅。等考上上海交通大學後,賀麓成住在舅舅賀敏學家中,有時間就去看望姨媽賀子珍。

在校期間,學校要求填家庭情況,賀麓成就寫“亡故”,而對于伯父毛主席、姨媽賀子珍、舅舅賀敏學,賀麓成一概不提,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毛主席與錢學森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艱難歸國的偉大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祖國發展飛彈技術的構想,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全力支援,從電力系畢業的賀麓成來到錢學森的麾下,并成為大陸第一批飛彈工程師。

當大陸第一枚中近程飛彈飛機試驗取得成功後,毛主席欣喜不已,卻完全不知,自己的侄子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工作中,賀麓成依舊堅持從來不提身世的原則,同僚們也完全不知道他和毛主席的關系。

直到毛主席去世,在拟定親屬名單時,李敏提起了哥哥賀麓成,才有一些人知道,原來這位飛彈專家就是毛主席的親侄子,是烈士毛澤覃的兒子。遺憾的是,伯父毛主席在世的時候,賀麓成沒能好好陪伴在身旁。

賀麓成與母親賀怡離别14年,相見不相識,為兒女改姓紀念毛主席

圖|右一為賀麓成

而賀麓成以自己的方式懷念着親人,他雖不姓毛,卻永遠都是毛家的子女,他和妻子譚曉紅育有一雙兒女,在為孩子起名的時候,賀麓成做了一個決定,讓兒女改姓本來的姓氏——“毛”,以此來紀念爸爸毛澤覃、伯父毛主席。

毛主席說“舍家保國,家國命運合一”,戰争時期,毛家人為革命不惜獻出生命,和平年代,毛家人又以自己的能力,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賀麓成在飛彈領域深耕數餘年,以他的專業知識,為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1981年,國防部五院開始評定進階職稱,賀麓成是第一個在總參系統評上進階職稱的人。

1983年,民政部門給毛澤覃頒發烈士證書,中共中央組織部專門找到賀麓成,越來越多人才知悉他的真實身份,毛家兒女的偉大之風,當以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