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

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生活,成為古城生活過那個年代人的懷舊地。

東邦哥,是陝西方言形容東邊的話語,代表了八十年代西安人對東大街的稱謂。

東邦哥去年才建成開放時,我就和朋友一起前往遊覽和懷舊。

走進裡面,一股八十年代東大街的氣息撲面而來,開通巷國小教室和操場、伊麗莎白溜冰場、一路電車、西安照相館、珍珠泉浴池、河灘會老茶鋪、老八牛肉面、時光雜貨鋪、書屋、薄臉皮薄皮包子、鐵闆烤串、娃娃福蒸碗、八寶藕粉、涮牛肚、油茶、長安黃酒館、西影放映室、冰糖葫蘆、鐘樓小奶糕、冰峰汽水等,讓人恍若重新穿越回到舊時的東大街一般,親切激動,歡呼想喊;同時,又有些感歎,欲流淚的感覺。

八十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也是國家和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

那時,人們正處在思想更新,事業進步的年代,市場也開始出現了生機,個體經濟萌芽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當時,東大街可以說是西安市最繁華和時尚的大街,周末假日,能到東大街逛一圈,在西安照相館照張相,在珍珠泉浴池洗個澡,在騾馬市買一身新衣服、在五一飯店吃兩個鮮肉包或者再到伊麗莎白旱冰館滑個旱冰,可以說都是幸福滿滿,快樂無比,開心一天。

現在,人們的生活比八十年代好了,但生活中的快樂,卻少了很多。那時的人們喝一瓶冰封汽水、吃一個鐘樓小奶糕等都會興奮一天,現在的人們,已經沒有了那種體驗。

時代在發展,有好多東西離我們而去;同時,又有好多新事物來到我們身邊,給我們以不同的體驗和樂趣!

東邦哥讓老西安人懷舊,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這裡瞧新鮮和娛樂。

我昨天下午又去東邦哥那時 ,就看到裡面很多年輕人在興緻勃勃地拍照留念和體驗年代未曾經曆過的場景,在滿足好奇心中,感悟生活的前進步伐和尋求心理的愉悅感。

東邦哥裡面也售賣一些老西安的美食,大家夥兒逛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和品一下特色小吃,快樂自己的假期生活。

外地喜歡懷舊的朋友來西安遊玩的話,可以到東邦哥看看,那裡能給你帶來不同的體驗和滿足自己的懷舊心理[呲牙]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
西安美景129:東邦哥[吐舌]去年十一國慶節,西安新開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在負一層專門辟出場地,再現了八十年代東大街的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