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斯裡蘭卡特約記者 王一同 環球時報記者 黃蘭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亞島國斯裡蘭卡的旅遊業外彙收入驟減,國家發展正面臨嚴重挑戰。日前,在斯方提出希望中國助其度過日益惡化的金融危機後,一些西方媒體和印度媒體就将斯裡蘭卡債務問題與中國在當地的投資相關聯,惡意炒作斯陷入“中國債務陷阱”。對有關“斯裡蘭卡因中國負債”的不實言論,中方已做出駁斥。斯方也高度肯定斯中友好合作,多次明确否認斯裡蘭卡陷入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事實表明,在外債總額方面,中國位于國際金融市場、亞洲開發銀行和日本之後,僅是斯裡蘭卡第四大債權人。《環球時報》記者近日采訪兩國學者,都駁斥了有關債務陷阱的說法。斯裡蘭卡學者稱贊說,“中國是一個具有一貫的經濟政策、良好的貿易口碑和雙赢态度的好朋友。”
“西方媒體無視中國投資的貢獻”
“中國一直在協助發展斯裡蘭卡的基礎設施,斯沒有陷入‘債務陷阱’。”2020年10月,斯裡蘭卡總統戈塔巴雅在會見來訪的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時這樣說。他還強調:“在漢班托塔建設港口是斯裡蘭卡的想法,而不是中國的想法。”斯裡蘭卡上司人的表态代表了群眾的心聲。斯裡蘭卡國家教育委員會顧問海蒂格教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提供的貸款都是根據斯政府的需求,用于改善我們的基礎設施,這些貸款給我們的經濟民生帶來極大改變,并不存在所謂的‘債務陷阱’。而且中國貸款隻約占斯全部債務的10%,有些媒體顯然選擇性無視這一點。”
1月17日,斯裡蘭卡《每日新聞》一篇題為“斯裡蘭卡、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的發展需要中國”的文章稱,“南亞國家在發展程序中需要中國,因為中國就是‘發展’的代名詞。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給幾乎所有的南亞國家帶來好處。”文章在駁斥所謂的“債務陷阱論”時寫道:“就斯裡蘭卡而言,我們是中國項目的受益者,許多人在這方面隻會炒作‘中國債務陷阱’,卻沒有人提中國為斯裡蘭卡海港、機場、國道和配電中心的投資給我們帶來的發展。”
的确,西方媒體常常污蔑稱斯裡蘭卡陷入中國的“債務陷阱”,卻選擇性地無視中國僅是斯裡蘭卡第四大債權人這一事實。盡管斯裡蘭卡來自中國的貸款比重從2008年的2%逐漸升至近幾年的約10%,但中國的整體比重并不高。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去年8月的一篇文章給出的資料是:“盡管有很多評論,斯裡蘭卡并沒有陷入中國的債務陷阱。斯外債存量的大部分來自國際資本市場(47%),其次是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22%)和日本(10%)。” 文章認為,斯裡蘭卡債務水準在疫情期間有所上升,反映出該國經常性的财政赤字、貨币貶值,以及與“猛虎”組織近30年内戰造成的國家經濟增長乏力等後遺症。斯裡蘭卡疫情期間國内生産總值收縮,對其償債能力的日益擔憂導緻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下調對該國的評級和外國資本外流。
“今日俄羅斯”網近日題為“英國意外關注斯裡蘭卡,無非是想削弱中國”的文章稱,英國廣播公司(BBC)渲染“科倫坡港口城是新迪拜還是中國的飛地”,其報道不僅歪曲接受采訪的西方學者的話,還刻意制造“債務陷阱”之說,暗示北京在搞地緣政治行動。俄媒文章還說,BBC蓄意破壞中斯關系,但斯裡蘭卡人不會再被曾殖民統治過他們的英國人所愚弄。
海蒂格稱,“西方媒體會炒作 ‘中國債務陷阱’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但實際上是故意隐藏了基礎建設完善所帶來的經濟發展、就業崗位、招商引資等巨大的經濟價值。”
“在漢班托塔港投資更有安全感”
位于斯裡蘭卡南端的漢班托塔港可以說是西方媒體鼓吹中國“債務陷阱”的必談項目。《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赴中斯合營的漢班托塔港采訪時看到,數艘船舶正在碼頭上進行裝卸、維修等作業,幾千輛等待轉運的汽車整齊地停放在碼頭堆場,對岸散雜貨碼頭上幾十輛貨車正排隊等待從貨輪上轉運貨物。在港口業務領域,漢班托塔已成為南亞地區重要的綜合性港口,2021年散雜貨作業量突破100萬噸,滾裝汽車作業超過50萬輛,全年港口綜合貨物吞吐量實作200萬噸。一直以來,在“國際化管理,本土化營運”的理念下,該項目團隊的本地化程度高達98%,為當地社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去年12月14日,斯裡蘭卡總理、外長等内閣成員視察中斯合營的漢班托塔港。斯外長佩裡斯表示,斯方欣喜地看到港口滾裝業大幅提升,逐漸成為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中轉港口。他期待漢班托塔繼續大力推動招商引資,帶動斯南部經濟轉型。
漢班托塔港國際化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招商局漢班托塔國際港口集團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中斯合營漢班托塔港已吸引來自斯裡蘭卡、英國、新加坡、日本、中國、馬爾代夫等國的30多家企業入駐。這些企業涉及金融、物流、海事服務、汽車配套、電子家電、油氣能源、政府一站式服務等領域。去年8月9日,投資約4億元人民币的馬爾代夫豪華遊艇組裝項目在漢班托塔港舉行了隆重的簽約儀式,這也是迄今為止馬爾代夫企業在斯最大的投資項目。投資該項目的馬方“海馬遊艇”總監麥迪稱贊漢港團隊說:“他們非常專業!我們在人都來不了的情況下,他們就把事兒都辦好了。我們看到漢班托塔港的真實潛力。”他還表示:“我們認為,在中國‘一帶一路’項目漢港園區内投資更有安全保障,這是一個值得投資客戶信任的平台。”
由中國港灣公司投資開發的科倫坡港口城是西方媒體的另一個“攻擊重點”。事實上,該項目前景光明,世界頂級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2021年年底釋出一份讨論科倫坡港口城經濟影響力的報告,報告認為:港口城預計将在未來20年内吸引超過127億美元的投資,并在建成後每年為斯裡蘭卡GDP貢獻超過138億美元。去年6月,斯裡蘭卡總統戈塔巴雅在“2021年斯裡蘭卡投資論壇”上親自為科倫坡港口城招商引資,他表示:“港口城将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機遇,成為一個擁有世界級住宅、商業、社交和娛樂設施的城市。我們的願景是,使港口城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地區之一的關鍵服務樞紐。”
科倫坡港口城遊艇碼頭區1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海濱步行大道、步行橋、遊艇娛樂區等吸引衆多遊客前來參觀。在海濱步行大道上,為慶祝中斯建交65周年而舉辦的“中斯友好合作圖檔展”同時展出。據斯裡蘭卡《每日時報》等多家當地媒體報道,遊艇碼頭區已成為科倫坡最新的必看景點,短短幾天,就有近9萬名本地和外國遊客來海濱步行大道散步。《環球時報》記者近日來到在斯裡蘭卡總統府正對面的港口城遊覽入口處,看到很多斯裡蘭卡百姓前來拍照“打卡”。
在斯裡蘭卡北部地區,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道路改造工程為當地居民帶來“家門口的柏油馬路”,直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去年11月,《環球時報》記者赴斯北部實地走訪這一惠及當地民生的“村村通”工程。在那驽庫郎姆瑪村經營一家雜貨店的庫馬爾告訴記者:“我很感激中國。中企修的路不僅讓我們出行變得友善,我的小店生意也好起來,收入翻兩番。我正準備把房屋擴建,再開一家小餐館。”他一邊熱情地拉着記者看貨物庫存,一邊說:“過去我不敢進太多的貨,因為很難賣出去,現在可不一樣了。”
2021年,斯裡蘭卡經曆兩輪新冠肺炎疫情,曾兩度封城長達3個月之久。彼時,印度因其國内疫情更新而停止疫苗出口,但中國提供的疫苗一直沒有斷。斯裡蘭卡政府大力開展全民疫苗接種,得到世衛組織的贊揚。中國疫苗也受到斯裡蘭卡群眾的歡迎。在科倫坡維多利亞公園的一個疫苗接種中心,來接種中國疫苗的隊伍最長時有上千米,圍繞公園半周。《環球時報》記者在科倫坡乘坐當地“突突車(三輪機車)”時,司機加亞說:“我和我的家人、朋友接種的都是中國疫苗。”記者下車後,加亞還高舉大拇指不斷地說:“Chinese,Friend(中國人,朋友)!”
“中國是有雙赢态度的好朋友”
長期以來,一些印度媒體也不斷抹黑中國與斯裡蘭卡的合作,将“債務陷阱”挂在嘴邊,污蔑來自中國的債務加劇了斯外債危機。談到這些雜音,海蒂格教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相較于中國貸款的雙赢性質,來自印度的貸款或經濟援助則充滿赤裸裸的政治目的。長期以來,印度政府一直借泰米爾民族問題幹涉斯裡蘭卡内政,近期甚至發生斯裡蘭卡國會議員緻信印度總理莫迪請求政治幹預的荒唐事件。
除印度以外,西方國家也一直借人權問題插手斯裡蘭卡内政。去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一項關于斯裡蘭卡人權問題的決議,要求斯政府廢除《防止恐怖主義法》(PTA),甚至威脅暫時撤銷斯産品出口的“超普惠地位”(GSP+)。而不能忽視的是,歐盟是斯裡蘭卡重要的外彙來源,同時也是斯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觀察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所謂的“債務陷阱”,無非是美西方和印度為诋毀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實際效果、污蔑中國與包括斯裡蘭卡在内的項目參與國家合作而炒作出的話題。南亞研究學者、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表示,對于印度和部分西方國家來說,斯裡蘭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與中國有許多經貿合作,是以,為破壞中斯友誼,降低斯民間對中國的普遍信任,就故意扣上“債務陷阱”的帽子。他認為,這些年中斯關系發展得越緊密,中國在斯裡蘭卡的基建等項目的效果越好,一些外部勢力對中國及“一帶一路”的打壓就越明顯。
錢峰認為,美國打壓和诋毀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有着想讓斯裡蘭卡轉過身來選擇它的“幫助計劃”的心思。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但就美國而言,無論是特朗普時期所謂的‘印太戰略’,還是拜登新提出來的‘印太經濟架構’,目前看都是口号多而投入的真金白銀少,對斯裡蘭卡方面的幫助根本展現不出什麼成效。”
至于印度國内,錢峰認為無論政府官員還是媒體,有一批人始終抱着零和思維,将整個南亞地區看成自己的勢力範圍,對所謂“域外勢力”發展與南亞其他國家的關系保持警惕态度。“印度視南亞地區為自己的蛋糕,故中國與斯裡蘭卡等國家發展關系,在印方某些人眼中就是在削弱印度在該地區的勢力和影響力。”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印度一些勢力也不斷意圖阻撓中斯合作,“包括與美西方的一些反華勢力聯手打壓”。
“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憑借它的經濟實力與宗教文化影響力,印度在南亞各國的滲透的确較深。”錢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印度長期在南亞其他國家制造反華噪音,潛移默化下當地部分人或許會受到影響。但他也強調,目前在南亞,無論是斯裡蘭卡、尼泊爾還是孟加拉國等國家,這些刺耳的噪音永遠隻代表一小批或極個别的人。
正如海蒂格教授所說:“對斯裡蘭卡而言,中國是一個具有一貫的經濟政策、良好的貿易口碑和雙赢态度的好朋友,斯方有責任讓其他人知道,斯中關系是互利共赢的,不受任何第三方勢力影響的。”
中國與南亞許多國家的合作源遠流長,對斯裡蘭卡等國的援助也落到實處。“中國在這些國家有着較深厚的民間基礎。”錢峰表示,無論是幫尼泊爾解決電荒問題,還是幫助斯裡蘭卡的“村村通”項目,“中國給這些國家帶來的發展機遇與人民生活水準的改善,當地群眾是能切實看到、感受到的。印度和某些西方國家的惡意诋毀破壞、蒙蔽不了群眾雪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