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嚴冬臘月,寒意凜冽,西安疫情形勢十分嚴峻,馳援抗疫,迫在眉睫。疫情就是指令,擔當就是責任。按照上級訓示精神,2021年12月31日,我們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立即抽調67名政治站位高、業務能力強的醫務人員,組建了一支馳援西安定點醫院的醫療隊。由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曾經在武漢抗疫戰線上奮戰過的老将雷根平老師披甲上陣,帶隊再出征。臨走之前,我們腦病醫院院長闫詠梅老師,把我們腦病醫院抽調的9名醫務人員召集在一起,千叮咛萬囑咐,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你們去了後,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去做,絕對做好個人防護,絕對保證自身安全,任務完成後,務必每個人給我安全回來。你們家裡的事就不用操心了,有我們在醫院的人員輪流照顧,你們放心地去吧!”
我們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支援西安醫療隊到達西安的當天晚上就接到任務,接管西安市胸科醫院十四病區。我們67名醫務人員進行了分組,每組2名醫生、7名護士。白天和晚上分四個班次,晝夜每逢2點和8點為上下班時間,每班在病房工作6個小時。路途往返,穿脫防護服及交接班就大約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回到飯店時,消毒、洗澡、洗衣服等,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成,每個班次,我們都需要緊張有序的勞作10個小時左右才能休息。每頓吃飯時間間隔可達12個小時左右。為了便于操作、防止感染、不影響正常護理工作進展,多數醫務人員上班時,不穿厚衣服,隻穿一身秋衣和一件單薄的外套。病房有四十多個病人,每組上班的醫生接班後,首先都要進行詳細查房,盡可能避免因為自己的觀察不細緻、沒有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而耽誤治療,并對情緒不穩定的病人進行反複耐心的開導和安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沒有陪人、沒有護工、沒有清潔工的情況下,護士的工作量特别大。上班期間,要拖地、消殺、護理、倒垃圾,還要給患者領飯、送飯、分發,幫助年老患者用餐,照顧年幼患者吃飯服藥,每個護士都累的汗流浃背。病區内不設醫護人員休息室,隻能在樓道休息片刻,樓道沒有暖氣,僅靠一個電暖器取暖。間歇時,濕透了的衣服貼在身上冰冷冰冷,令人難以忍受。有一天下午,我們醫院手術室的護士張歡,由于胃部不适,加之饑餓、寒冷、勞累,她實在走不動了,就靠在病房樓道的牆角,坐在冰涼的水泥地上休息了一會兒,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了。下班脫防護服要求更是十分嚴格,需依次排隊逐人而脫,不得互相接觸,以免接觸感染。每班醫務人員脫完防護服需要近兩個小時。互相等候時,行走在寒風刺骨的路上,坐在沒有開空調的接送車上,個個凍得瑟瑟發抖。在這滴水成冰的數九寒天,在這守望相助的每一天,我們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中醫人,正經曆着一種嚴峻的考驗,我們用道義的鐵肩,踐行着最铿锵有力的誓言!
一天早上,我收到了一位同學發來的微信說:"你們穿上防護服,有着世界上最挺拔的身闆;你們戴上護目鏡,有着人世間最美麗的容顔;你們把日月攬在胸懷,把期盼扛在雙肩。曉娜,你要堅強,累了、苦了不要哭,我為你們守望相助點個贊!”我回複她說:“我很冷靜,我不哭。謝謝!”其實,我也哭過,面對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和護目鏡的壓迫而導緻面部皮膚損傷、忍傷疼痛堅持工作的場景,面對老年患者和年幼患者無助的表情與期待,淚水有時是控制不住的。2022年1月4日早上查房時,我看到病房裡一個三歲的小女孩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撒嬌,哭喊着:"我不吃飯,不吃,我要岀去玩,就要岀去玩……。”看到此情此景,我突然想起,就在我們出發的同一天,我丈夫李天浩帶領陝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68名醫務人員馳援西安市另一家定點醫院——長安區醫院。家裡隻有我3歲多的女兒和她12歲的哥哥相依為伴,回想起平常每天晚上都是我陪伴女兒睡覺,我這突然一走,不知道她是否能習慣?又想起我出征的前一天晚上,我女兒抱着我說:“媽媽,我很愛您,真想咬您一口,但是我又舍不得,嫌您疼,因為您愛我,您天天要給我買好吃的。”這一幕幕畫面浮現在我眼前、一樁樁往事湧上心頭,霎間,我完全失控了,我轉身走出病房,淚水奪眶而岀。此時淚水已經讓護目鏡罩上一層霧氣,眼前模糊不清,然而我提醒自己,抗疫不需要眼淚,需要的是我們用堅強去支撐,需要的是我們用關愛去撫慰,更需要的是我們每一個醫務人員,去盡白衣天使的天職。
馳援抗疫,我深感肩上的擔子是前所未有的沉重。始終有一個問題在我腦海裡萦繞,發生院内感染了怎麼辦?因為如果有一個人感染了,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安危,更重要的是就會影響整個團隊,就要全員撤離工作崗位,就會給打赢抗疫防控阻擊戰帶來了莫大的影響。我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隊撤了!”是以我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給黨和人民負責,要給我們的團隊負責,要給自己和家人負責。因而,在穿脫防護服時,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去做,但是經常還是擔心萬一自己那個環節大意了就會導緻院内感染。記得我上班的第二天,我穿防護服時總感覺自己把領部裹的不嚴實。下班後,自己用酒精反複在脖子上使勁擦,由于酒精剌激皮膚過敏,我嗓子好幾天都有一種幹癢的感覺,也造成脖子皮膚幹裂,用手摸時,皮膚粗糙的象個榆樹皮。自此之後,每次進病房穿防護服時,我都要讓崔萍護士長和院感護士仔細的幫我反複檢查和整理,确認沒有任何問題後,才放心進入病房。
2022年1月6日,我們給符合出院條件的首批7名患者辦理了出院手續。首批患者治愈出院,讓我們看到了幾天以來,大家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收獲,給繼續接受治療的患者帶來了一縷曙光,同時也給予了醫務人員和患者精神上的極大鼓舞。此後,每天陸續都有患者岀院。當患者走出病房、面對日夜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務人員時,他們雙手抱拳,深深躹躬,以表感謝!口中不住地說:“您們辛苦啦!西安加油!” 這躹躬是對生命的禮贊,這躹躬是對用生命點然生命的禮贊!此時盡管我們覺得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倍感欣慰。
元月中旬,西安疫情漫延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病例增加人數徘徊在個位數,但醫務人員救治工作還得繼續堅持。省上為了合理整頓人力資源,1月14日中午一點鐘正準備下班時,我們接到了上級指令,長安區醫院有10名患者需要轉到我們管理的病區進行治療。一次要安排好這麼多住院患者,對當班的醫生來說工作量實在太大,為了能緩解當班醫生的工作壓力、確定每位患者快速順利的得到安排,史捷主任讓我們早班的各位醫生,繼續留守開展工作。是以,她和我就得加班守候。在這饑寒交加的情況下,連軸轉地去工作确實讓人難以忍耐。當到下午四點時,距離上次吃飯時間已經十個小時,我感到饑餓難耐,此刻我覺得說話都是一種體力消耗,但是也不想告訴別人,我覺得這點困難應該克服,就一個人靜悄悄的待着沒有作聲。但是史捷主任肩負着聯系、安排、管理等多項工作任務,由于緊張繁忙加之寒冷、饑餓與勞累,在下午5時許,她覺得眼前一片烏黑、乏困無力。為了不影響工作,她洗淨雙手,轉身走出去,在相對比較安全的地方,吃了一顆巧克力支撐着,繼續堅持工作到晚上8點鐘才回到飯店休息,就這樣忍着饑餓堅持奮戰了14個小時才吃上了一頓飯。
沒有軍号和硝煙,我們醫務人員卻行走在危險的邊緣;沒有刀光和劍影,我們醫務人員卻捍衛着生命的尊嚴。這就是我們醫務人員的擔當,這就是我們陝中醫人的脊梁!我們陝中醫人,在關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在疫情面前,更顯責任擔當。在隊長雷根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沒有辜負上司的信任和支援,經過二十多天的艱苦奮戰,以最快的速度,打赢了這場抗疫防控阻擊戰,于2022年1月28日勝利凱旋!在祖國的三秦大地上,一個古老而又興盛的民族萬衆一心,共赴國難,展現了一個國家的堅韌與大愛。這就是最真實的中國,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