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頂嘴,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惱羞成怒、恨鐵不成鋼、臉紅脖子粗?
網上有個父子三人對話的視訊,
父親的反應亮了。
一個爸爸引導孩子用腦子溝通,
講清楚是誰的責任。
語氣十分溫和,
更難得的是句句在理。
大兒子抛“招”:
這件事我認為是媽媽不對。
小眼神看向弟弟,示意他幫腔。
小兒子接“招”:
“對呀,我也認為是媽媽不對!”
爸爸見招拆招:
作業是你的事,不是媽媽的事,為什麼要怪别人呢?
你是男子漢,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嗎?
甩鍋沒有用,大兒子又開始挑媽媽的毛病:
可是她語氣很不好。
小兒子幫腔:
對呀,有些話說出來很傷人的。
爸爸接着拆招:
你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不會了嘛,
事情有前因後果。
而且女孩子本來就情緒化一點,
你們把事情做好,她為什麼要講你?
最終,兩個孩子心服口服,乖乖道歉認錯。
這個視訊朋友圈轉瘋了,有人拍手稱快:
父親的溝通方式太棒了,不露聲色地解決了問題!
還有人稱贊:
孩子講話邏輯清晰,很有主見,家長教得真好!
俗話說: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父親擅長溝通,孩子就算頂嘴,也頂得更進階。
弗吉尼亞大學一項研究證明:
在家經常“怼”父母的孩子,
在學校應對溝通分歧時,更加遊刃有餘。
如果,父母能對親子心理多了解一些,就會發現:
孩子頂嘴,不一定是錯。
及時處理,能夠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
處理得當,還能為親子關系、孩子教育帶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