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日,演員于月仙在内蒙古遭遇車禍,最終因傷情過重不治身亡,享年50歲。
因為事發突然,噩耗傳來時,與她攜手多年的丈夫張學松一度情緒崩潰,由于她的母親年事已高,家人選擇暫不告訴事情。

親人之中最為悲痛的要數她的胞弟餘英傑,在得知姐姐去世之後,于英傑幾度哭成淚人。
據了解,于月仙與丈夫結婚多年,一直沒有生兒育女,是因為她要全身心的照顧患有疾病的弟弟。
為了給弟弟治病,于月仙傾其所有,承擔了全部的醫療費用。
慢慢的于月仙已經過了生育的年齡,無奈之下隻好與丈夫過上了丁克生活。
對此,在姐姐逝去之後,于英傑一度嚎啕大哭,高呼,姐,你是為了我才成為了丁克,語氣中透露出悲痛與愧疚。
周圍人眼裡,于月仙性格溫善,熱情爽朗,對家人更是用心盡力,不遺餘力的付出。她的離去讓太多人都深感哀傷。
1971年,于月仙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一家人思想傳統守舊,并持着重男輕女的理念,是以她自出生之後便不受待見,父親更是一度要将他送人。
所幸的是,在迎來三個閨女之後,父母終于得償所願,迎來了一個可以延續香火的男嬰。
于英傑的出生讓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隻是不幸的是,于英傑八歲的時候就染上了怪病,脊椎開始彎曲,起初去醫院咨詢醫生也找不到病因,但因為病情一直惡化,與英傑所承受的痛苦也日益加倍。
随着時間的推移,他的脊椎彎曲弧度越來越大,身形佝偻,宛若老人。
事實上,18歲的時候,于英傑的脊椎已經彎到了174度,以至于正常生活都難以自理,家人帶他四處求醫,最終才得知他患上的是脊椎變形症。
因為病情的惡化,于英傑漸漸喪失了基本行動能力,走幾步便會喘不上氣,夜晚更是入睡困難。
變形扭曲的脊椎以至于他無法像常人一樣平躺,長時間積壓導緻内髒器官都遭受負荷,醫生也告知家人,倘若不控制病情發展,那麼未來的于英傑會高位截癱,但接受治療必要花費巨額的費用。
在此時,身為姐姐的于月仙果斷站出來,下定決心要帶着弟弟尋覓好醫生,讓弟弟能恢複健康。
于月仙自幼天生麗質,不但長相秀麗,而且能歌善舞,因為熱愛文藝,她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演員,但卻遭到了父母的嘲笑。
為此,她隻能按部就班的讀書求學,中專畢業後,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便投入社會工作,在當地成為一名老師。
隻是性格堅韌的于月仙心有不甘,始終不肯放棄自己成為演員的夢想。
在得知于月仙的意向後,所在機關也不支援她考取演員,還予以懲戒,将她調離本職去學校看大門。
當時的于月仙拿着一份微薄的收入,平日回家還幫助父母打理家務,生活得如此艱苦,但她也從不認輸,一面努力生活,一面偷偷給自己報名了教育訓練補習班。
當年的于月仙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上午去補習班上課,下午回到機關看大門,晚上還會堅持晚自習。
經過了長達八十二天的不懈努力,她終于獲得了回報,拿到中央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雖然容貌出衆,但她一直缺乏機會,在畢業之後接拍的作品大多也沒有激起水花。
衆所周知,于月仙的表姐馬麗娟是喜劇大師趙本山的妻子,憑借趙本山在圈内的威望,于月仙有機會接觸到更多資源,隻是趙本山起初并不看好性格飒爽的于月仙,是以在事業領域一直沒有出手幫助。
直到數年之後,趙本山與妹夫張學松一同在北京觀看于月仙出演的話劇,左等右等都沒等到于月仙登場,于是便詢問身旁的妹夫,張雪松會心一笑後,指着台上一個衣着邋遢飾演乞丐的女演員,聲稱這就是于月仙本人。
趙本山為此大吃一驚,也看到了于月仙身上的能力與潛質,在思慮之後便決定出手幫襯,将她邀請到自己旗下公司本山傳媒。
于月仙後期之是以出名,還得益于趙本山執導的鄉村愛情系列,因為看中她的能力,趙本山并讓她出演謝大腳這個角色,不過這個角色對于月仙而言挑戰度極大,最初她因為心裡沒底,一度拒絕邀約
最終接受出演這個角色後,于月仙便做足了預先準備,開始雕琢與鑽研這個角色,為了能更好地抓住人物的精髓,還特意來到農村體驗生活,和當地姐妹同吃同住,還為了角色形象增重20斤。
為了能迎和謝大腳的人設,鞋号隻有37碼的于月仙隻能往鞋子裡塞棉花,為此她堅持适應了幾個月,才學會了正常自如地走路。
于月仙無疑成功演活了這個角色。其實從謝大腳的人物性格上,我們依稀能看到于月仙本人的影子,同樣敢愛敢恨,獨立自強,熱心善良,面對磨難從不認命。
成名之後,于月仙将自己的薪資都積攢下來,用做弟弟的醫療費。在此前采訪中她曾透露,即便工作之後也不舍得花錢打車,想盡力省錢給弟弟看病。
之前曾看到兩個學生嘲笑行動不便的弟弟,弟弟在場也有所聽聞。面對他人的嘲笑,他默不做聲,隻是輕輕把身體轉了過去。
弟弟的行為卻像一把尖刀,紮進了于月仙的内心,為了給弟弟看病,她甚至花掉了裝修房子的錢。
遇到經濟危機,她便拼命拍戲,甚至當年還向丈夫提議,為了弟弟未來,我們可不可以不要孩子?
在不懈努力之下,于月仙和丈夫張學松找到了一位頗具聲望的脊柱外科專家,在專家的用心鑽研下,夏英傑接受了矯正手術,最終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李英傑為此也煥發新生,能夠和正常人一同生活,此後還順利結婚生子,過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2019年,李英傑與姐姐一同出版了書籍《愛與熱愛 讓我們勇往直前》其中講述的深厚姐弟情讓所有讀者為之動容。
正如編劇史航曾評價的那樣,這本書中大家可以感受到于月仙的赤誠,此前在錄制鄉村大舞台的時候,于月仙提及到家人一度情緒失控,當時她表示自己會為母親養老送終,不留遺憾,也會帶母親四處遊走,領着她去吃八方,這也是她自制欄目《大腳走四方》創辦初衷。
國中父親的早年離世一直是于月仙内心莫大的遺憾,事實上,父親在世時,他早已見到了身為子女的本分,盡其所能地給父親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
當時父親因為患有肺部纖維化病症,她與丈夫商議後決定讓父親去環境更好的三亞生活,為此特意置辦了房産。
後期,于月仙的父親病情惡化,老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臨終之前能回到家鄉,為了能夠實作老人的心願,于月仙便與親友聯合策劃行動,分成幾路人馬來配合工作,将父親從三亞先送至到北京,然後再從北京将老人送回赤峰老家,最終父親得以落葉歸根,内心無憾的離去。
除此之外,于月仙在圈内是名副其實的好人緣,在周圍好友眼中,她熱情仗義,對朋友的請求都是義不容辭的答應。
成名之後還被家鄉聘請為旅遊大使,為此她經常無償參加家鄉的文化宣傳,此前在自己錄制的大腳走四方欄目裡,她也會用心的幫助各地農民進行農産品推廣,直到去世幾天前,她還在為大家宣傳公益。
2020年,于月仙與丈夫張學松一同執導了一部公益電影《陽光下的少年之我的無色世界》将患有視力障礙的孩子作為拍攝對象,渴望能通過這部作品引起外界的關注。
眼看着一家人的生活都漸入佳境,一場意外卻讓于月仙的生命戛然而止。斯人已逝,音容萬載,相信對于所有喜歡與熱愛它的人而言,于月仙會一直被大家所銘記,也希望在另一個世界的謝大腳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擁有安甯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