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作者:中國吉林網

一座座農民老宅成為特色民宿,一個個籍籍無名的村莊變身“網紅”旅遊點,一塊塊空置的土地建起了企業……在長春市九台區原本“沉睡的資産”正被盤活,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增強動力。

近年來,我省積極穩健推進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挖掘農村投資新窪地,探索更多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最大化釋放改革紅利。

“三塊地”改革,激活農村“沉睡土地”

田園藝術民宿、自動化陽光果蔬棚、陽光音樂花房、植物迷宮、寵物樂園、共享家庭農場……位于長春市九台區合悅聽湖創意農場融入文化、創新、創意等元素,已經成為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來到這兒特别放松,可以體驗的東西也很多,我們打算住一晚。”長春市民林先生一家三口駕車來到農場,準備在這裡度周末。

“我們這個項目2018年選址并啟動,能有這樣的建設規模,主要得益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為農場發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合悅聽湖創意農場董事長臧貴臣說。

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 2015年3月,長春市九台區開展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2016年9月,開展了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12月,開展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作為全國試點,九台區在探索“三塊地”改革之路時,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三條底線。同時,不遺餘力破解曆史沖突,破解試點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實作了三項改革任務的縱深推進、深度融合、全域覆寫。

截至目前,九台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共組織實施入市地塊222宗,總面積102公頃,總成交價款15158萬元;入市淨收益10495萬元,其中政府調節金收益4877萬元,農民與集體收益5618萬元。特别是2019年,共完成165宗地塊入市,入市成交價款10260餘萬元,實作單年度入市地塊“破百”,單年度入市成交價款“破億”的“雙突破”。

“三塊地”改革“喚醒”的不僅僅是九台區,全省各地這樣的轉變随處可見。近年來,我省重點抓好農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三塊地”改革,開展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回頭看”,推進權證應頒盡頒,綜合運用确權成果,分級搭建農村土地交易流轉服務中心,探索有償轉讓和退出機制,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發展适度規模經營。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在宅基地建設上,總結九台、梅河口、通榆3個國家級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先進做法,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探索宅基地置換、廢棄宅基地處置等有效方式,不斷盤活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等農村閑置資産。

農戶争相“放手”,“托”出緻富好“錢景”

秋收時節,在四平市鐵西區九間房村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野中來回穿梭,金黃的玉米棒被收進機箱,玉米稭稈被機器篩選出來,永信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對110公頃托管土地進行統一收割。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改革成果惠及廣大農民。幾年前,九間房村農戶們尚是“單打獨鬥”,隻顧耕好自家田。2020年,“帶地入股”正式在鐵西區開啟試點,在本該忙碌的時節,村民們 “偷”得了閑,成了“甩手掌櫃”。

“糧食從種到收,合作社統一種植和管理,啥時候賣糧還是農民自己說了算,合作社财務公開,還有監事會,我們還有啥不放心的。”談起“土地入股”後的收入改善,九間房村村民感慨道,現在土地租賃費加年底分紅外加外出打工的工資,加起來收入較之前翻了一翻,真是想都不敢想呀。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對于“帶地入股”模式的創新優勢,永信農民專業合作社侯剛給出了答案,通過采用“産量保底收益+超産分紅收益+惠農政策資金收益”模式,購買“帶地入股”玉米産量保底收益險,保障農民受益。以村裡各社為基本機關,從入股農戶中推選3名代表為監事會成員,全程參與農資采購、農業生産、産品銷售等環節管理,并随時向社員公開财務賬目。糧食收獲後合作糧庫提供5個月免費倉儲,烘幹僅收取成本費用,解決收儲服務問題。

随着“帶地入股”模式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戶享受到“田保姆”帶來的省心與便利。“帶地入股”得到了廣大農戶的肯定與交口稱贊。首批“帶地入股”農戶每公頃分得紅利1.5萬元到1.9萬元,與自主經營相比每公頃增收1300元到3000元。

近年來,全省農業生産托管呈現出托管模式多樣化、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技術專業化、服務裝備機械化的良好發展态勢,有力促進了農業節本增效和農民增收。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規模經營水準顯著提升。土地細碎化制約現代農業發展,我省充分發揮農服組織與農戶聯結緊密、服務體系健全等優勢,依托農業生産托管,打破原有小農戶土地分散局面,消除田埂、利用邊角荒地等,增加耕作面積,擴大集中連片耕種面積,改進生産方式,應用先進農業生産技術,收貨烘幹倉儲環節減少損耗,促進糧食增産,獲得規模經營效益。

通過開展農業生産托管,服務組織集中采購、內建技術、标準作業、統一服務、訂單收購等,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和生産作業成本,解放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促進農業生産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

吉林省農村改革:盤活沉睡資源資産,釋放改革紅利

2021年,全面啟動農村“三變”改革,制定農村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方案,重新核實清查核實農村資源性資産1.6億畝,經營性資産126.89億元,非經營性資産405.05億元。全省99.6%涉農村、96.87%涉農人口完成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确認,1/3以上涉農村經營性資産進行了折股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