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道歉,隻有不能接受的敷衍。​人與人之間,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感情才最純粹,當摻雜進了欲望、金錢、貪婪,一

作者:菩提下的青鳥

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道歉,隻有不能接受的敷衍。​人與人之間,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感情才最純粹,當摻雜進了欲望、金錢、貪婪,一切就會開始變了味。這世上的光明和黑暗本來隻是一個名詞,是人心讓這個名詞成為了形容詞。置身事外,誰都可以心平氣和,身處其中,誰還可以淡定從容。正所謂:謀局不過人心,處世無非人性,所有博弈,都是一場輪回……

總是這樣想通了,釋然了,突然在下一秒又想不通了,大道理都懂可小情緒卻難自控,是以說沒有誰天生一副铠甲,是歲月讓人無堅不摧。凡事有度,比如說忍讓,第一次叫氣度,第二次是寬容,而第三次就變成了軟弱。有時候實在是扛不住了,那就選擇遺忘吧,它是最好的解脫,或是選擇沉默,它是最好的訴說。情商高才能舒服地做自己,而到一定程度時就要學會用減法去生活,借以避免讓自己變成一個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的人。

作惡之可怕,不在于被人發現,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誇贊,而在于自己之安詳。沒有人會喜歡和讓自己為難的人在一起,人的本質都是趨利避害的,永遠在尋找一種最讓自己舒服的方式。是以說,豔羨他人,不如做好自己,别為了那些不屬于自己的觀衆,去演繹不擅長的人生。人不能太貪心,無法做到兩全其美,守住自己最重視的就足夠了。少一點條件,多一點純粹,給自己辟出一隅,把心交給安靜,世間的熱鬧是湊不完的。而幸福的關鍵,是我們是否活在愛的關系裡,如果希望被愛,則需先付出愛。千萬不要讓真正對自己好的人,慢慢的從生活中消失,因為一轉身,就沒有下輩子。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方圓之本在于守規。究其原因就是在世間存在的萬事萬物都受着一定的限制,如此才能有序且有益地運作。沒有一個事物是絕對自由的,但隻要在規矩之内運作,就享有自由運動和自在存活的權利。所有不守規矩的人皆源于自私。如果沒有自私心則世間法不會犯,出世間的規矩也不會犯。是以我們要在守規中尋求一種有限制的自由,不争不貪、不求不私、不自利、不妄語,虛心做人。

故而得名:當卸下了僞裝,用慈悲心去面對所發生的一切,就能夠表裡俱澄澈。靜從定中出,心不清淨,學得再多、聽得再多、見聞再廣,也隻是世智辯聰,不過是記問之學而已,不是智慧。而在學修的過程中,内心沒有平息煩惱,出離心和慈悲心沒有任何增長,就無法戰勝我執的心魔,其實隻要六根清淨就可處處得見蓮花開,從排斥到接受,從煩惱到歡喜,周圍世界沒有變,改變的是人心。心寬了心淨了,自然就容下萬物,也容下了他人和幸福。

世人皆知欲望是最深的陷阱,我們都曾想要努力進化成理想中的樣子,卻往往在半路跌入欲望的深井迷失了自己。而最好的擁有莫過于靜水流深,當參透了紛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時,便可心無雜念,不限于眼前得失,才會有長遠而寬闊的心境。就像林清玄說的那樣:當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或者是“短笛無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樓昨夜聽春雨”。

别妒忌成功,别憐憫失敗,因為誰也不知道,在靈魂的權衡中,什麼算成功,什麼算失敗。遇事别稱其為災難或者歡樂,除非已确定見證它的用途,然而就算連這個也别去判斷,永遠走自己的路,同時允許别人走他們的路就可以了。所有的沖突來自錯位的欲望,全世界唯一能夠延綿不絕的和平是内在的和平,當找到内在的和平,也将能夠找到外在的和平。學會贊美今天的自己,别去憐憫昨天的自己,期許未來的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神”。

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道歉,隻有不能接受的敷衍。​人與人之間,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感情才最純粹,當摻雜進了欲望、金錢、貪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