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作者:踏雪覓史

“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餘秋雨的妻子李紅為了支援丈夫的創作,孤身一人來到深圳這個陌生的城市打拼,她用自己的血汗錢奠定了餘秋雨在此後的成就。

蒼天不負有心人,1992年的時候随着《文化苦旅》的大火,它的作者餘秋雨也是以一炮而紅。

遠在異地的李紅抱着丈夫的作品喜極而泣,這麼多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此時也該回去跟丈夫團聚了。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可就當她滿心歡喜地回到餘秋雨身邊時,等來的不是久别重逢的浪漫,而是冰冷的一紙休書。

此時的李紅才醒悟過來,心中那最後一點僥幸心理也随之破滅。

其實李紅早就發現餘秋雨不對勁了,不過礙于丈夫的臉面她一直沒有說出來,為的就是給雙方一個台階下。

她也曾幻想過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丈夫回心轉意,然而天不如人意,這一切都因為另一個女人的出現變成了無用功。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戲結良緣

1974年,當時的李紅青春洋溢,她獨自來到了上海市戲劇學院的面試現場,而負責當天面試的人正是餘秋雨,這也是兩人第一次見面。

很快李紅便展示出了她驚人的演繹天賦,舞台上的她舉止大方,臉上那猶如驕陽般的笑容更是深深吸引了餘秋雨。

除此之外李紅在表演的時候絲毫沒有怯場的感覺,舉手投足間落落大方,俨然是一個天生的演員。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可當餘秋雨低下頭看她履歷的時候卻皺起了眉頭,隻見在技能那一欄中赫然寫着兩個刺目的大字“紡織”。

于是不禁好奇地問道:“李紅同志,你不是一個紡織勞工麼?怎麼會想到來學戲劇呢?”

“單純隻是喜歡,況且我之前也參加過其它戲劇的表演,對于演戲很感興趣。”面對餘秋雨的問題李紅的回答得一針見血,絲毫沒有遮掩自己對戲劇的熱愛。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咳咳!你有這個信心麼?要知道你的基本功僅僅是建立在愛好的基礎上。”

餘秋雨繼續刁難李紅,他想看看這個女子怎麼回答自己的問題。

沒曾想李紅對于餘秋雨的問題早就有了準備,他話音剛落李紅便答道:

“戲劇學院看的是本事,而不是什麼基本功。況且餘老師你在幹這行之前,不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麼?你都可以,我為什麼就不行呢?”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到這讓全場的人不禁為李紅鼓起了掌,如此不卑不亢地回答赢得了所有人的認可,在旁人看來李紅的話簡單明了,既回答了問題,也展示了自己的信心。

就連餘秋雨也對着李紅連連點頭,眼中那抹贊賞的神色絲毫沒有遮掩,他對于李紅也是非常的看好。

不出所料,李紅從衆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然而她的演員夢也就到此為止了。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因為當時政治的原因,學院在審查李紅的政治背景的時候駁回了她的請求,也就是說她無法踏入戲劇學院。

這對于李紅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餘秋雨也深知這點,但他不忍心看着這樣一個好苗子葬送在自己手中。

于是餘秋雨決定到她家裡走一遭,此行也拉開了兩人相戀的帷幕。

李紅的家人将餘秋雨要來的消息告訴了她,其本人萬萬沒有想到這樣一個人物會造訪自己,一時間也是慌了手腳,心中更是生出了少有的忐忑感。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見面之後餘秋雨率先打破尴尬道:“你好,上次面試後一别這麼長時間了,如今你感覺怎麼樣?”

“您是來通知我被錄取了麼?”李紅滿臉期待地反問道。

餘秋雨此時收起了臉上的笑容,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絲糾結,他不知道該怎麼跟李紅說她被拒絕了的消息。

短暫的沉默後李紅也察覺到了不對勁,于是平複了心情後冷靜地說道:“有事您就直接說吧,我這邊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非常抱歉,你的申請被學院駁回了。”

餘秋雨不敢直視李紅的眼睛,他小心翼翼地說出了這句話,随後便用餘光觀察李紅的反應。

當李紅得知這一結果的時候整個人都頹廢了下來,身子一軟險些就要摔倒在地,好在身旁的母親扶住了她。

李紅推開母親的手,剛準備送客隻聽餘秋雨繼續說道:“學院雖然不收你,但是我這還有其它機會給你。”

說着便從包裡掏出了一沓子劇本來。

“這部戲想必你也聽說過,就是《春苗》,我覺得你很适合演裡面的女主角。”

話落便将手中的劇本遞給了李紅。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接過劇本李紅馬上便翻看了起來,這期間餘秋雨的聲音順着紙張傳到了李紅的耳朵裡,讓她再一次重拾了希望。

“你好好看看劇本,想一下該如何去演裡面的角色,準備好了就來找我試戲。”

說罷餘秋雨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轉過身便要先行告退。

這個時候李紅才從大起大落之中回過神來,她趕忙挽留餘秋雨,想要讓他在家中吃頓飯。面對李紅的邀請餘秋雨委婉地拒絕了。

“這頓飯今天我就不吃了,先留着,等到你真正開始演戲的時候再吃也不遲。”

這句話在李紅看來就是很平常的客套話,但餘秋雨顯然是有心才這麼說的。這兩次見面李紅已經在餘秋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這個活潑、大方、又有點直爽的女孩子很對餘秋雨的胃口,由此也在他心中埋下了愛情的胚芽。

拍戲免不了兩個人在一起,于是借着這個機會餘秋雨也開始越來越接近李紅。

拍戲閑下來的時候兩人會在一起吃飯聊天,到了晚上餘秋雨又會借助各種各樣讓李紅難以拒絕的理由送她回家。

李紅雖然性子直,但不代表她是一根筋,多次的接觸之後她明顯察覺到了餘秋雨的意思,這顯然已經超出了尋常男女朋友之間的關系。

而她本人對于餘秋雨也很感興趣,尤其是其身上那股書生氣。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正所謂造化弄人,李紅與餘秋雨接連排練了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為的就是能參演《春苗》這部戲。

沒曾想李紅這次的競争對手非常強力,對方是一個有着紮實基本功的演員,姿色也要遠超于李紅。

于是苦命的李紅被無情地刷下去了,這接二連三的打擊直接擊垮了她,使得李紅直接倒在了病床上。

餘秋雨得知此事之後第一時間跑過來獻殷勤,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圍着李紅轉,将她住院期間的大事小情全都攬到了自己身上,這些都被李母看在眼裡。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後來李紅的母親趁餘秋雨出去的時候拉着她的手說:

“小餘這人不錯,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不如就跟着他吧,也算有個歸宿不是。”

母親的這番話直接戳破了李紅心中的那層窗戶紙,此時她已經确定自己愛上了餘秋雨,不過嘴上卻依舊像個小姑娘一樣表示否定。

隻有她自己知道,此時她的心跳頻率遠遠超出了正常水準。

就這樣二人郎有情妾有意成為了戀人,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兩個人竟然沒有急着結婚。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說到底還是餘秋雨的問題,當時國内的戲劇行業剛剛興起,到處都是機遇,不甘心放棄這些的餘秋雨這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創作中,由此便耽誤了兩人之間的婚事。

正如歌德所說的那句話一樣“善于捕捉機會者為俊傑”,餘秋雨如此努力自然出版了許多著作,他本人也在圈子裡打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而代價則是5年的光陰。

常言道好事成雙,餘秋雨在這一年跟李紅完婚,二人正式成為了夫妻。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患難見真情

但好景不長,婚後沒多久餘秋雨就卷入了一場政治風暴中。那時候一些有心人用各種理由抨擊他,一度将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他本人是以丢掉了職位,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無業遊民,至此家中的經濟重擔全都落到了李紅的身上。

反觀李紅對此卻并不在意,她在餘秋雨最無助的時候對他說:“你好好寫東西,其餘的事交給我來做就好。我相信你能行的!”。

無以為報的餘秋雨在得到了妻子的鼓勵後,更是像發了瘋一樣投入到了創作中。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時間一晃幾年過去了,餘秋雨也從那場風暴中走了出來,同時這期間他創作的《戲劇理論史稿》也榮獲了國家級的獎項。

就這樣餘秋雨受到了重用,接二連三的提拔下讓他最終坐上了戲劇學院院長的位置。

三、錯誤的時間與對的人

事業上餘秋雨春風得意,然而曾經被他視若珍寶的愛情卻被遺忘在了角落中。

餘秋雨與李紅之間的感情也是以變得越來越淡,往日那種執子之手的感覺再也找不到了。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說來也巧,這個時候一個不合适的人出現了,她重新點燃了餘秋雨心中熄滅的情火,也讓這個男人背上了諸如“始亂終棄”“僞君子”這樣刺耳的罵名。

這女子就是馬蘭,她曾經出演過最老版的《西遊記》,在劇中飾演的角色為唐玄奘的母親。

兩人的結識是因為餘秋雨的一部作品,也就是《藝術創造工程》,馬蘭被裡面的内容深深地折服了,由此也萌生了想要見一見這個傳說中的餘秋雨。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後來她主動寫信給餘秋雨,其内容大體為為自己将進行一場戲劇表演,請求他來指點自己的戲劇。收到信之後的餘秋雨滿臉疑惑,他不記得自己認識這麼一号人。

不過眼睛一轉,他想到了《西遊記》中那面容姣好的女子。

于是餘秋雨欣然赴約。兩人約定的見面地點是戲院,此時的馬蘭一直在等待餘秋雨的到來,直到她上台的那一刻都沒能看到餘秋雨的身影。

馬蘭以為餘秋雨爽約了,沒曾想人家早早就到現場了,不過他卻找了個隐蔽的地方坐了下來,就那麼靜靜地看着馬蘭的表演。

演出結束後馬蘭在背景卸妝的時候一轉身看到了向自己走來的餘秋雨。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兩人的溝通宛如多年不見的好友一般,随後餘秋雨主動提出帶她一起去散步,随後二人共進晚餐。

就這樣他們兩人走在馬路上,城市中五彩斑斓的霓虹燈帶來了别樣的氛圍,很快餘秋雨與馬蘭來到了一家餐廳。

在等餐的時候馬蘭因為體力消耗太大的原因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餘秋雨見狀便将自己的外套脫下來,輕輕地披在了馬蘭的身上,随後便掏出随身的筆本不知道在寫些什麼東西。直到上菜的時候餘秋雨才将馬蘭叫醒。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察覺自己失态的馬蘭瞬間紅了臉,這在餘秋雨看來格外的吸引人。于是二人在飯桌上交談了起來,由此餘秋雨在馬蘭心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了起來。

從那之後二人便保持着聯系,時不時地便會以信件的方式互相噓寒問暖,不過都是朋友之間的那種溝通,并沒有發生什麼過格的事。

後來餘秋雨為了潛心創作《文化苦旅》辭掉了自己院長的職位,為的就是有更多的時間去擷取靈感,如此一來家中的經濟重擔第二次落到了李紅那孱弱的肩膀上。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鴛鴦各飛

李紅看到了丈夫這次的決心,對此也表示支援。為了讓餘秋雨放下後顧之憂,她将二人的孩子托付給了家中的老人,而她自己則選擇獨身一人來到深圳打拼。

由于李紅幹過紡織工,就算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份手藝依舊沒有生疏,很快她便在這個陌生的大城市中站穩了腳跟。

初來乍到的她節衣縮食,住着最小最便宜的房子,吃着最簡單的飯菜。

平日裡生活的一切統統需要自己承擔,就連扛米換瓦斯罐這種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可想而知李紅受了多少的苦。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轉眼間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已經臨近完工,但經濟問題依舊需要李紅來承擔。

某日就在李紅工作的時候,女兒的電話打來了。孩子将父親與馬蘭的事告訴了李紅,那一刻李紅的心都碎了,

她反複問自己“這麼做值得麼?”,眼淚劃過她的臉龐。

身為母親的她安慰孩子說:“别瞎想,爸爸跟那個阿姨隻是朋友關系。”

撂下電話後李紅坐不住了,她決定為自己的婚姻做點什麼,于是便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去找餘秋雨聊聊這件事。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然而餘秋雨對李紅此時的态度卻不溫不火的,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創作上,甚至不願意回頭看一眼發妻。

反觀對待馬蘭這邊卻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每次寫好的稿子餘秋雨都會第一時間拿給馬蘭看,但凡她覺得不妥的地方餘秋雨都會不厭其煩的去修改。

有的時候餘秋雨操勞過度,馬蘭便會靜靜的坐在他身邊,二人就這麼享受着沉默帶來的放松感。

2個月後馬蘭因為演出的問題要去外地,臨行前二人交談了一番,臨了馬蘭的一句話緻使餘秋雨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這輩子能遇見你是我最開心的事。”

馬蘭走後餘秋雨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微微皺起的眉頭仿佛正在思考着什麼一樣。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一日忙了了一天的李紅拖着疲憊的身軀來到了餘秋雨的面前,看他一個人坐在書桌前盯着面前的紙張出神,便決定上前看看。

這一看眼淚瞬間奪眶而出,“離婚協定書”那刺眼的标題深深的刺痛了李紅的内心。

餘秋雨轉過身沒有說話,二人就那麼看着對方。由此兩人的戀情宣布了結束。

李紅從那時開始仿佛失去了一切,她離開了這個男人,同時也離開了這個讓她傷心的地方。

事後餘秋雨找來了自己的女兒,她看着女兒那氣憤的目光歎着氣說道:

“孩子,不要怪爸爸。感情這個東西是勉強不得的,身為女人也要為自己做打算,更要有着支撐自己生活的事業。”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餘秋雨成為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他與馬蘭之間的年齡差了十幾歲,但這卻沒能成為兩人之間相愛的阻攔。

不過餘秋雨因為抛棄女兒以及發妻李紅的行為,受到了世人以及妻子的鄙視,人們都說他是一個僞君子。

李紅為了他的事業甘願放棄了一切,甚至背負起了一個家庭的運轉。到頭來非但沒有換來丈夫的感恩,還被人家給一紙休書休掉了,實在是讓人惋惜。

後來李紅坐在電視機前看着餘秋雨跟主持人交流,他在熒屏上那侃侃而談的樣子,再加上一身斯文的打扮,俨然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模樣。

不過到了李紅眼裡餘秋雨的樣子卻讓她很反感。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好一個道貌岸然的僞君子啊!”李紅雙臂交叉抱在胸前不屑的自言自語道。

說來也怪,馬蘭與餘秋雨萬分恩愛,兩個人不僅是事業上的好搭檔,生活中也是一對如膠似漆的情侶,可他們卻沒有生下過一男半女。嗅到腥味的媒體由此便開始大做文章。

時不時的便會曝出一系列有關于兩人的謠傳,這些東西再經過了世人的加工之後越發變得真實了起來。

對于這些謠言夫妻倆表示氣憤與抗議,然而他們又能拿大衆怎麼樣呢?後來有媒體找到了他,這讓餘秋雨看到了機會。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他對着錄影機說道:“我餘秋雨就是一個平頭老百姓,大家不要再針對我跟我的妻子了,也不要再散播謠言了,懇求大家放過我們夫妻倆。”

這番話聽起來是那麼的無奈,後來記者問到了他如何看待自己的前妻李紅。這個時候餘秋雨低下了頭。

過了良久,餘秋雨終于鼓起了勇氣,随後對着記者說道:“我是真心愛馬蘭的,同時我也有愧于李紅。”

當時餘秋雨說這番話的時候是發自真心的,同時他也公開向李紅道了歉,事情發展到這世人也隻能作罷。

餘秋雨抛棄發妻李紅,另娶小16歲的馬蘭,前妻怒斥其為僞君子

世人對于餘秋雨的感情史很不看好,不過他的作品卻成為了人們追捧的對象。《文化苦旅》這本書不僅掀起了散文界的一股浪潮,同時許多文學大家也給予了它高度的評價。

白先勇先生曾經說過:“餘秋雨喚醒了唐宋八大家的尊嚴。”這無疑是一個非常肯定的贊賞。

這本書以描繪山水為主題,進而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有關曆史的描寫更是被世人所稱贊。

我們在看待餘秋雨的時候不能将人家一棒子打死,與馬蘭的相愛是餘秋雨追求愛情的權力,但他也确實是愧對于一直在他身後默默付出的李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