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暑期三下鄉的社會實踐報告

暑期三下鄉的社會實踐報告

  2xx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社會實踐。對于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曆。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産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戶面積2xx畝,230戶人家,8xx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産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38xx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準。周村長自74年上任以來,為村裡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裡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裡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着相當大的差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裡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甯,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裡的上司介紹,村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業,其中2xx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xx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xxxx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裡上司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裡投入生産,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并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國小已有着天壤之别。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并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國小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随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着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回蕩着。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着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隻有九個字:别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于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後的環境,實作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裡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裡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并非隻存在于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于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内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于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村子裡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準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是以富裕,關鍵在于和南韓合作的2xx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裡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南韓人出種子,出技術,村裡出勞力,出土地,收獲後,南韓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裡的報酬隻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裡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将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南韓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裡有這麼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南韓人的技術,進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将歸我們自己所有。村裡将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裡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訪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援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财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适應時代的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将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暑期三下鄉的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1.暑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2.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4.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5.暑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6.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7.暑期三下鄉個人社會實踐報告

8.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