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産車來說發動機罩就是“遮羞布”,100元可以帶來上萬元的進階感。而進口車、合資車是否裝發動機罩,取決于誰承擔成本:車企承擔就減配不裝,老百姓承擔就加價安裝,這是不公開的秘密!
以軒逸為例,2021年國内銷售513207輛,它就沒有全包發動機罩,一個發動機罩成本是100元,光這塊一年就省5132.07萬元,這可是純利潤。不過銷量擺在面前,發動機穩定性也無可挑剔,是以軒逸不需要裝發動機罩這塊“遮羞布”,反而讓老百姓有錯覺,“淩亂就是美”。應了那句話:你牛X了,放P都是香的。

為什麼國産車有發動機罩,而進口和合資車沒有?
不管是國産車,還是進口、合資車,抛開愛國不說,它們都是“奸商”!
車企隻是商人,在他們眼裡隻有利益最大化,壓根沒有厚道一說,關于發動機罩,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最後被蒙蔽的不過是老百姓而已。
國産車裝發動機罩就是不自信的表現!
不說别的,國産發動機被日本甩了一條街,别人性能穩定、燃油經濟性好,關鍵國内車企想模仿都做不出來,這也是日系車長期霸榜的關鍵原因。
日本的發動機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技術壁壘,它們有專門的裝置、流程、體系、技術人員、材料配方和上下遊配套産業鍊,就是一個完善的閉環鍊,哪怕是國内财大氣粗的企業,買裝置、學流程、建體系、挖人員、弄材料配方等,但發動機的上下遊産業鍊怎麼複制?
簡單地說,在國内拆開日本發動機,組裝回去壽命減一半;就算把日本的裝置、流程、技術人員都請到國内,讓他們組裝也恢複不到原有的水準,但回到日本,就是一個簡單的“搭積木遊戲”。
說明進口車、合資車有底氣,特别是發動機這塊,壓根不需要“遮羞布”。
國産發動機有進步,但整體内功還不夠,車企隻能在面子上下功夫,反正老百姓也不懂車,隻要肉眼看得見的地方就布置得高大上,這點在國産車的内飾、外觀上更為明顯。
好比普通的杏仁月餅一個才幾塊錢,可換個高大上的包裝,立馬售價上千元,關鍵還真有人買,這就是國人消費心理。
對于國産車來說,加裝發動機罩,盡管花費百元成本,但換來的收益遠遠大于成本,畢竟國人買東西面子第一。
同樣是淩亂的發動機艙,國産車就會被吐槽,但是進口車、合資車就是“淩亂美”的評價,是以國産車加裝發動機罩是綜合因素的考量,不然也會玩減配。
有人問:進口車、合資車為什麼沒有發動機罩?真的是為了節省成本嗎?
大家不要被誤導,進口車、合資車的範圍太廣,但有個規律是一樣的:高端車一般有發動機罩,低端合資車一般沒有發動機罩。
之是以有差別,主要是看發動機罩的成本是誰在承擔,如果是車企承擔就減配,要是老百姓承擔就加價,不要覺得車企是慈善家。
現在汽車朝兩個極端發展:
高端車不斷地增加花裡胡哨的配置,什麼大燈清洗、自動泊車、空調分區、無鑰匙啟動等,高大上的配置就是為了“割韭菜”而存在的。
低端車開始明目張膽地減配,什麼防撞鋼梁換成泡沫、減配霧燈、減配側安全氣囊、獨立懸挂換成非獨立懸挂(斷軸就是這麼來的)、減配ESP車身穩定系統等安全配置,可以說不把國人的生命當回事。
而對于發動機罩,就是高端車和低端車的試金石,不論是保留還是取消都各有目的:
看到本田的發動機(上圖),是不是很淩亂,對于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是不是很尴尬,這可是合資車呢。
這是本田的一貫作風,其實這個已經算整齊的,如果把時間推到本田剛進入國内的時候,那個發動機艙看着更亂,對于修理工來說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說來也搞笑,因為本田銷量好,導緻發動機布局淩亂分成兩個陣營:
正方說:本田就是牛X,發動機布局這麼亂,但性能依然是杠杠滴,尤其是自吸發動機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要發動機罩才是主流做法。
反方說:本田的車保值、耐用,如果發動機艙再整齊一點,銷量還會上台階,畢竟淩亂影響老百姓的觀感。
實際上本田這麼做就是為了節約成本,銷量越高的車型,減發動機罩越嚴重,盡管成本才100元,但一年幾十萬的銷量,就節約幾千萬的純利潤。對于日系車來說:減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拉低價格最大化地搶占市場,畢竟多加一個螺帽都是成本。
反觀歐美車,特别是高端車型,做法是加裝發動機罩,人家壓根不是為了遮羞,畢竟他們的發動機也很難模仿,這麼做完全是為了讓汽車形象高大上一點,有些車型不光給發動機上罩子,底盤部分還加裝護闆,發動機還有隔音棉,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看得明明白白多花錢而已。
綜上所述:國産車多半有發動機罩,是不自信的表現,為了讓車子看上去高端一些賣上價,也隻能增加成本,否則一樣玩減配。
而進口、合資車對于發動機罩的使用完全取決于誰承擔成本,如果是車企承擔,那麼就減配;如果是老百姓承擔,那麼裝上提升汽車形象,好坐地起價。
不管是哪種做法,車企都是為了自己,試問一句:車主一年打開幾次呢?
那麼裝發動機罩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先說優點:
1、增加高大上的豪華感,打開引擎蓋一團亂麻會影響顧客的第一印象。發動機對于汽車工程師很簡單,但對于老百姓就很複雜,為了讓發動機顯得神秘一點,罩個罩子效果立馬不一樣,老百姓也覺得有價值感。
2、輔助降低噪音,封閉的發動機艙,多少能阻隔一部分的噪音,不過效果有限。因為駕駛艙的噪音主要來源于共振、機械摩擦、車身空洞氣流效應、傳動系統、排氣系統、車身扭轉剛度、胎噪等,而這些僅僅靠全封閉的發動機罩降噪,能力還是有限。
3、避免阿貓阿狗鑽進引擎蓋做“壞事”,如果沒有罩子,髒東西清理起來很麻煩,要是有罩子,清理起來也友善一點。
再說缺點:
1、影響發動機散熱,盡管發動機本身有散熱裝置,但是罩上塑膠罩子,難免會影響通風,搞不好會自燃。好比給手機罩一個塑膠殼子,如果是夏天,就知道手機有多燙手了。
2、影響駕駛艙安全,如果把發動機下面也用護闆包着,一旦遇到劇烈事故,發動機不能自然沉降下去,就會怼到駕駛艙,危及司乘人員的安全。
3、影響汽車油耗,對于在意油耗的車主,加一塊塑膠罩都會增加車重,進而增加油耗,當然這影響是很小的。
寫到最後:
國産車大部分用罩子,為了“遮羞”不得已而為之,假以時日摘掉罩子,就是國産車迎來爆發的時候。
而進口車、合資車,對于發動機罩的使用,完全取決于誰承擔成本,因為這個東西可有可無,如果加裝就得老百姓買單,車企是不會承擔這個成本的。
各位朋友,您的愛車有發動機罩嗎?你覺着這東西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