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幸存者之歌》雕塑在上海揭幕 銘記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友誼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馮羽】1月27日上午,原創大型銅鑄雕塑《幸存者之歌》揭幕儀式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來自以色列等多國駐滬領事機構代表及配偶、中外民間友好人士等80餘人出席。

《幸存者之歌》雕塑在上海揭幕 銘記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友誼

雕塑《幸存者之歌》設計靈感來自作家貝拉的同名小說。出生于上海的加拿大籍作家貝拉多年來一直關注“猶太人在上海”題材的文學創作與研究,已陸續出版相關主題圖書。其“猶太人在上海”系列長篇由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英譯,出版後在國際上尤其在猶太人世界受到高度關注。其中,小說《幸存者之歌》是以好萊塢制片人邁克·麥德沃一家二戰時期在上海的真實生活為原型,講述其父親大衛與母親朵拉在上海戀愛結婚,并在艱難動蕩的歲月中,努力奮鬥實作上海夢的故事。作品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充分展現猶太人民對上海的感情,被學者、媒體與讀者稱為上海版《亂世佳人》。

此次揭幕的雕塑《幸存者之歌》是由雕塑家呂旗彰設計制作。雕塑長2.8米,寬1米,高2.6米,以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刻畫了1948年邁克·麥德沃同父母站在甲闆上依依不舍揮别上海的永恒瞬間,打造出漂泊異鄉的猶太人把上海視為溫暖故鄉的寫照。

《幸存者之歌》雕塑在上海揭幕 銘記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友誼

貝拉以文學、音樂與藝術形式向世界展示上海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目前,全世界依舊籠罩在疫情的愁雲中,雕塑《幸存者之歌》投射出的溫暖、感恩、銘記與希望的光芒,将幫助人們牢記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之間的友誼。

為了創作,貝拉前後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研究,查詢到大衛供職上海美商電話公司時期的檔案資料。此外,她還多次赴美造訪朵拉,擷取一手史料。貝拉将愛與信仰作為作品的核心,以展現上海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以及中國人民與猶太民族面對苦難時相濡以沫、同舟共濟的大愛精神。

《幸存者之歌》雕塑在上海揭幕 銘記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友誼

貝拉在現場和大家分享了她與朵拉和邁克交往的經曆,會說上海話的朵拉生前曾多次提出想再回上海看看,卻未能如願,老人家在95歲高齡時于美國去世。“今天這個以她們全家為原形的作品在上海面世也算是帶她回上海了,我們永遠留下她們在上海的這麼一個情景。作為八次獲奧斯卡獎的邁克,也是好萊塢的傳奇,他也在寫上海的回憶錄,” 貝拉說。

此前,邁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為能在上海生活感到無比驕傲,中國人民非常友善,這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這個雕塑紀念了我的一生,不僅僅是好萊塢的生活,更是我人生最開始的點點滴滴。”

1月27日也是聯合國大會決議設立的“緬懷大屠殺遇難者國際紀念日”。以色列駐上海副總領事茉馨在現場表示,“這個紀念日對于全世界的猶太人來講都具有深遠意。二戰期間猶太人為了逃避大屠殺而颠沛流離,中國是那個時期唯一接納猶太人的國家,上海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投奔而來的猶太人提供了庇佑。我們猶太人、以色列人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和上海對我們的恩情,也有許多猶太人後來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貢獻了力量。在今天紀念日舉辦這個活動,我們不隻是為了緬懷曆史,更是要放眼未來,繼續傳遞友誼。”

以對外講好猶太難民在上海的故事為契機,與世界人民共同銘記曆史、珍愛和平,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與匈牙利駐滬總領事館合作,于1月27日下午啟動《V4國家攝影師視角下的當今猶太文化》圖檔展。

V4國家,即維謝格拉德集團四國,是由匈牙利、捷克、波蘭和斯洛伐克四個國家組成的次區域組織,在二戰中四國的大批猶太人慘遭德國納粹屠殺。本次展覽由四國聯合參與,展示40幅當代攝影作品,介紹部分大屠殺遺址及當代猶太文化等,計劃展出一個月。

此外,1月27日晚至1月28日淩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将與以色列駐滬總領館合作舉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主題投影活動,将“We Remember(我們銘記)”字樣投影在紀念館的建築外牆上。據了解,以色列駐各國使領館也将同步舉行投影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