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尹波丨國足輸得其所,與日本之間差了一個時代

與首回合對日本那場完敗相比,“鵬家軍”比“鐵家軍”多輸了一個球,而且場面上也并不好看多少,基本都是被對手摁在半場裡摩擦,但國足再次輸球後,輿論的反應顯然要平淡得多,李霄鵬目前還不用擔心像李鐵那樣被罵得狗血噴頭。

尹波丨國足輸得其所,與日本之間差了一個時代

(最可怕的是習慣了“輸”)

因為,有前面那場完敗墊底,後面這次交鋒之前,所有的中國球迷和媒體已經做好了國足再一次完敗的準備,0比2這一比分亦未跌破他們的心理預期底線,大家自然會選擇默默地接受,還有可能暗自慶幸:本屆世預賽的日本遭遇“鋒無力”,往往比賽場面絕對占優,卻無法把轟轟烈烈的攻勢和數不清的機會轉化為更多的進球,否則以國足對日本兩回合資料上的天壤之别,“鵬家軍”和“鐵家軍”的防線大機率都會被打成篩子。

如果把結果暫且擱在一邊,認真複盤過程,找一找中日國足彼此間的距離到底有多大,或許比隻是無可奈何地承認技不如人,乃至垂頭喪氣地來一句“國足幹脆解散算了”,都會讓一而再的完敗具有付出高昂學費後不敢說學到了什麼,至少能開始知道自己究竟輸在了哪裡,這樣一種正面的意義。

尹波丨國足輸得其所,與日本之間差了一個時代

(換誰都一樣!)

比之日本,國足技不如人是肯定的。不過,主要在哪些地方不如?宏觀地講,國足是全方位落後,可微觀上,國足一堆短闆裡最短的那塊是什麼?

國足對日本,人們習慣于認為,國足的長處是身體條件,“上三路”有優勢;日本的看家本領在于“下三路”的技術和意識。中日之争,焦點就是國足能否用身體之長去彌補技術、意識之短,而日本能否用技術、意識之長去彌補身體之短。若在兩個世界杯周期之前,這種對中日競争特點的描述是準确的。大家印象裡,國足怕南韓不怕日本,也是建立在以往國足不懼與日本的身體對抗,踢起來沒有那麼被動的前提之下。

尹波丨國足輸得其所,與日本之間差了一個時代

(規都犯不着!)

然而,以本屆12強賽國足與日本兩回合鬥法的實戰衡量,中日之間“身體PK技術”的老黃曆早該翻過去了,國足與日本最大的差距不再是身體優勢彌補不了技術劣勢,更客觀的描述,理當是:身體優勢甚至比當年更加突出的國足,根本沒有跟日本拼身體的資格。這兩場比賽,雙方的身體接觸極少,說句難聽的話,國足想犯規、想領黃牌,都難以實作。日本的絕招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意識,而是在高節奏運轉中從容運用技術、意識的能力,讓國足處處慢半拍,步步跟不上,始終被動挨打。

尹波丨國足輸得其所,與日本之間差了一個時代

(不在一個水準線)

是以,國足就像一個強壯而笨拙的拳手,不斷地被瘦小靈動的對手在騰挪閃躲之中快速出拳擊打要害,自己有還手之心無還手之力,拳拳落空,隻能鼻青臉腫地敗下陣來。由于日本球員處理球速率太快,國足防線幾乎搶到了日本向禁區出球的全部第一點,卻幾乎喪失了全部的第二點。同樣是由于日本球員處理球速率太快,國足由守轉攻時很難找到接應隊友的位置,隻能匆忙中盲目解圍,結果總是剛拿到球權又給人家送回去。

尹波丨國足輸得其所,與日本之間差了一個時代

(教練也得靠球員成全)

高對抗、快節奏是當今國際足壇的主流,絕大多數國腳在歐洲踢球的日本,正是跟上和融入了這個主流,才赢得了一席之地。而中國的國腳,基本是慢節奏、低對抗的中超出品,踢的還是20年前的足球。日本球員被歐洲球隊帶得越來越快,我們莫說本土球員,就是歸化國腳也被中超同化得越來越慢。國足被領先了一個時代的日本甩在身後是必然的。根子上的問題不解決,換誰當教練,都沒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