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上周,佳士得拍賣宣布于3月推出倫敦、上海兩地關聯拍賣,屆時,佳士得上海新藝術空間首次重新開機。雷電所“雲”計劃正式啟動,元宇宙首展亮相Cryptovoxels。高古軒于2月在瑞士開設全新畫廊空間。藝術家王功新倫敦首個展在白立方舉辦。寶龍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花井祐介個展“迎浪當下”。年末的廣州迎來藝術家王璜生的三場展覽,形成曆史與當下的對話。曆經三年策劃,木木美術館将于2月13日呈現美國藝術家奧斯汀·李的首次美術館個展“人間樂園”,以數字科技更好地了解人類的情感深度。

拍賣

佳士得3月倫敦-上海聯合拍賣

呼應多元化購藏趨勢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近日,佳士得上海及倫敦宣布将于3月開啟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周”,并首度通過聯拍形式建立起上海與倫敦兩大拍場之間的藝術對話。佳士得作為目前唯一獲許可于中國内地獨立舉行拍賣的國際拍賣行,此次上海部分的拍賣将會于佳士得上海新藝術空間(中山東路1号即外灘一号)舉行,亦将是因疫情原因上海拍賣暫緩以來的首次重新開機。佳士得中國區主席楊媛草表示:“此次三月于上海遷址并重新開機拍賣顯示了疫情之下佳士得對于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和信心。現今上海已成為全球藝術市場令人興奮的重要坐标之一,很高興能通過此次倫敦上海兩地聯拍的創新形式建構藝術的對話并呼應當下藏家群體不斷年輕化、多元化的購藏趨勢。”

動态

“雲”展覽的新次元

雷電所元宇宙首展正式啟幕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展覽項目「雲雲雲」官方海報,由雷電所提供

關注于科技、自然等跨學科藝術創作的非營利機構“雷電所”,于上周正式啟動2022年線上虛拟展覽計劃“雲雲雲”。此項目選擇元宇宙平台Cryptovoxels作為其線上展覽的試驗田,将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陸續推出數位青年藝術家的最新作品展。系列展覽注重線上虛拟展覽的體驗與參與感,借由數位物的發明開展觀者對于現實的反思。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開幕現場,圖檔由雷電所提供

由雷電所主理人黃淞浩擔任總策劃,展覽部負責人杜歆晨擔任策展人,藝術家王偲丞個展“坐标遷移”作為此項目首展在1月23日正式上線平台。開幕首日對公衆提供實時導覽環節,導覽音頻現可在展廳中進行播放。展覽中,藝術家通過作品重新強調疫情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的改變,并向觀衆表達其自身在近兩年中對創作方式和思維模式的變化與轉換。選擇在基于以太坊區塊鍊建構的虛拟世界Cryptovoxels進行展示,則是對打破線下實體的局限的考量,并還原在疫情時期線上協同工作的經驗。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展覽現場,圖檔由雷電所提供

奧斯汀·李的美術館首個展

“人間樂園”突破次元壁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圖檔由木木美術館提供

曆經三年的策劃,美國藝術家奧斯汀·李的首次美術館個展“人間樂園”将在木木美術館(798館)呈現。此次展覽将是奧斯汀·李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展覽,着重呈現其創作中的核心主題“情感與成長”。展覽彙集了藝術家2019-2022年的新近創作——包含繪畫、動畫、大型裝置,以及一件委托創作的特定場域作品。李的作品超越了繪畫的傳統定義,代表了一種新的藝術實踐方式和表現形式,将虛拟與現實互相交融與轉化,進而探究人類如何通過數字科技诠釋人類的情感,并随着科技的進步又将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類的感情深度。

王功新倫敦首個展“在·之間”

探索光線與思維方式的文化關聯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藝術家王功新在倫敦的首次個展“在·之間”于白立方舉辦。展覽對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贊》中所提出的核心主題進行了延展。在探索光線與思維方式之間的文化關聯時,還對日本戰後建築師黑川紀章所主張的“灰空間”概念展開了審視。展出的12件多媒體作品反映了王功新對中國與美國之間差異的持續探索。新作同時深化了藝術家長久以來的創作志趣,包含諸多被嚴格控制的元素。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他所關注的重點涉及到生活在全球化世界當中的複雜性,以及知覺現象與人類境況之間的關系。

高古軒官宣

成立瑞士全新空間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高古軒正式宣布将于今年2月在瑞士格施塔德(Gstaad)開設全新畫廊空間。新畫廊設計由建築師Rémi Tessier領銜操刀(最近他還主持設計了高古軒的巴黎新畫廊),位于小鎮中心區域的Promenade步行街79号,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個展“Myths, Legends and Monsters”将作為開館展,在2022年2月14日揭幕。這次展覽将呈現赫斯特創作于過去十五年間的單色油畫肖像作品,描繪了影星瑪麗蓮·夢露、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等名人,這些繪畫此前從未展出過。目前,高古軒畫廊在全球擁有19個展覽空間和1家商店。

北京

“最危險的遊戲”開幕

解讀藝術創作的冒險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由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André Butzer)和藝術史學家克裡斯蒂安·馬利基(Christian Malycha)策劃的群展“最危險的遊戲”在SPURS Gallery展出。展覽跨越了三代人,彙集了19位藝術家,每一位都有獨特的立場和藝術聲音。以兩位策展人的了解,藝術的生活是一場“最危險的遊戲”,“一件藝術作品總是同時冒着一切風險。因為在藝術中,一個人最内在的、是以也最普遍的感受和經驗,會在一個不被了解的現實中受到考驗。”

上海

花井佑介個展“迎浪當下”

緻敬逆境抗戰的人們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1月23日,日本藝術家花井祐介首個上海大型美術館個展“FACING THE CURRENT迎浪當下”亮相寶龍美術館。展出12幅從未公開展示的壓克力帆布新畫作及3件立體雕塑作品,展品數量是藝術家曆年海外展覽之冠。美國西海岸的街頭文化給花井祐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看見東西方元素的融合。此次上海站,藝術家特意在場地中央架設3.5米高木屋裝置,期望透過作品,向奮力對抗逆境的人們,表達欣賞和贊許。

中西夏之“時空韻律”

建構輕盈的秩序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辦日本藝術家中西夏之個展“時空韻律”。展覽呈現龍美術館提供的私人收藏中西夏之1980年後創作的油畫、水彩繪畫以及一件大型裝置作品。中西夏之認為:“繪畫是一種進入時空的形式,繪畫是瞬間運用感性和理性把本來融合的時間和空間分割。”從畫面筆觸與紋理、使用的顔色組合到對于創作過程的記錄、作品在空間中的位置和設定,藝術家對于世界和藝術的了解展現于其理論和藝術實踐的方方面面。在視覺表現上富有動态、輕盈之感,在混亂和秩序之中建構出獨特韻律。

黎潮典“記憶的邊緣”

描繪湄公河三角洲生命的興衰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杜夢堂(上海)舉辦越南藝術家黎潮典(Lê Tri u i n)個展“記憶的邊緣”。這是藝術家繼2019年個展後在上海空間的第二次展覽,此次展出的近二十件作品均創作于2020-2021年,藝術家通過描繪湄公河三角洲生命的興衰,梳理了自己的回憶、近期的思緒與情感,從自我出發探索個體存在中包含的社會和文化屬性。從山崖壁畫、宗教建築紋飾到紀念品圖案,黎潮典将這些處在遺忘邊緣的圖像轉化為自身的創作語彙,濃縮了每個地區和民族的生活場所的所有痕迹。

UCCA Lab 藝術項目“霁·春”

幻化詩意的時空叙事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1月22日,當代中國美學品牌上海灘(Shanghai Tang)攜手UCCA集團旗下UCCA Lab呈現上海灘概念店藝術項目——“霁·春”。藝術家陳維與周轶倫就服飾産品、空間設計等和觀衆展開對話,Whisey音樂團隊負責展覽現場音樂創意。兩位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皆來源于“霁”與“春”,周轶倫手工改造工業材料,将園林中的山石意向融入其作品,并立于輕勾淡皴的“雪地”中靜逸生長。陳維在創作語言上延續了其代表性的“影像裝置”,将紋樣融進交疊掩映的光影色彩中。

“理智與情感”

通往世界本質的對立面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近日,藝術家夫婦陳春妃和顧奔馳雙個展“理智與情感”在傑銘畫廊展出。顧奔馳以彩色滌綸線為創作媒材,理性而冷靜的重複排列和編制過程,讓他的創作構成一種行為,挑戰耐心的極限和絲線承受的邊界,同時,創造了一種從平面到立體,從現實到虛空的絢麗。陳春妃通過藝術感覺自身的存在,消解生命的痛苦和沉重。她以一種靜穆單純的情緒,稚而拙的筆墨,讓創作有了本能的質樸,以及神秘感和原始性。

成都

K空間2022年首展“寅紀元”

延伸新藝術視覺景觀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1月21日,成都K空間推出2022年首展“寅紀元”,展出羅中立、周春芽、李津、郭偉、方力鈞、張大力、範勃、陳文令、尹朝陽、劉可十位藝術家的作品。藝術家們雖然代際不同,創作視角不同、所運用的創作媒介也不同,但是恰恰是這種多元視角呈現當代藝術的豐富多元、與當下發展迅猛的世界的緊密關聯。他們不是去複制、繼承傳統,而是對傳統繪畫視覺藝術的探索實踐延伸出更為廣闊的可能性。

廣州

王璜生三個展開幕

跨時空的溯源行動與回視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年末的廣州,重磅呈現藝術家王璜生的三場展覽。廣州圖書館舉辦的“出發與回歸:緻意珠江與廣州——王璜生珠江溯源記巡回展”,展出王璜生1984年珠江溯源的寫生、攝影、速寫、寫作文本等,以及重新創作的《珠江源植物圖志》(2020)、《遠方與河》(2021)、《遠方與路》(2022)等新近作品。形成了關于珠江源流曆史與當代、理想與現實、生命與記憶的并置與對話。這不僅是一次具有曆史建構意義的新藝術實踐,更是藝術家尋覓自我價值之路途的再次啟程。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33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王璜生:氣象·公元2022”是對其2020年展覽“王璜生:呼/吸”的一次回應。将《呼/吸》的主體放大,采用收藏級微噴的方式将氧氣罐的圖案制作出來,形成平面中肉眼可見的呼吸感。重新解讀藝術家的創作,進行一次2022年的重新定義。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尚榕美術展出的“王璜生:珠江溯源記/植物景觀”源于1984年王璜生在珠江源頭采集作為生命與情感印記儲存于日記本裡的植物标本。藝術家2021年重返珠江源,延續了當年的做法,采集植物标本,将它們轉化為影像、繪畫,以古老的水墨與拓印方式,記錄下植物的物态與肌理,形成更強調藝術家主觀意志的植物“景觀”。既是對生命本質的探尋追問,也與同樣創作于疫情期間的影像系列作品形成互文,形成了曆史與當下、理想與現實、生命與記憶的對話。

佛山

“大地之臉”

探析珠三角50年變遷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1月20日,新嶺南文化研究展覽“大地之臉”在巽美術館開幕。這是巽美術館首次嘗試以“創作策展”的方式,呈現從觀念到内容完全由策展人馮原創作的展覽。展覽将對“大地之臉”的認知拉入到人類心智發展史的圖景中去,通過叙述人類認知神經系統和演化的種種能力,并與動物的類似能力進行對比,引出人們之是以可以且應該俯視“大地之臉”的前提。進而從“俯瞰大地之臉的心智基礎”和“跨越50年的珠三角之臉”兩個部分深入探析珠三角50年的變遷,并試圖以當代藝術的形式打破固有的嶺南觀察方式,啟發一種全新的、具有未來性的視角。

香港

約瑟夫·阿爾伯作品展“原色”

以精準色彩創造空間張力

雷電所啟動“雲”計劃,奧斯汀·李美術館個展破次元……|藝術客·一周

卓納畫廊舉辦藝術家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 1888–1976)作品展“原色”。展覽由約瑟夫與安妮·阿爾伯斯基金會的首席策展人布蘭達·丹尼羅威茨(Brenda Danilowitz)策劃,聚焦于紅、黃、藍、黑等原色是如何為阿爾伯斯的創作帶來了無限的色彩可能性。約瑟夫·阿爾伯斯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抽象畫家之一,專注于研習色彩與空間關系所帶來的感覺體驗,以精準的色彩應用創造出空間與縱深的張力。展覽中的不少畫作出自阿爾伯斯最為知名的《向方形緻敬》系列,這些作品的構圖基于一組呈嵌套狀排布的正方形,使阿爾伯斯得以充分試驗無盡的色彩組合及其感覺效果。

圖檔:來源于網絡或超連結文章中所用圖檔。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