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年間從跳遠到鋼架雪車的拓荒者 無緣北京冬奧會耿文強還有未來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我覺得我還是可以做到很多我可以做到的事。”

6年間從跳遠到鋼架雪車的拓荒者 無緣北京冬奧會耿文強還有未來

從零基礎到站上奧運舞台,耿文強隻用了3年,2018年平昌冬奧會,耿文強代表中國鋼架雪車隊第一次踏上了冬奧會的賽場,取得了13名的成績。北京周期,他“做到了更多”,成績穩步提升,首枚世界杯金牌更是創造了中國鋼架雪車的曆史。

随着北京冬奧會的臨近,耿文強人們對耿文強充滿了期待,期待他能在家門口熟悉的場地和賽道創造奇迹。然而令所有人都震驚的是,他在隊内選拔賽落選了,沒能進入最終的冬奧名單。

作為中國鋼架雪車拓荒者,耿文強曾多次創造中國鋼架雪車曆史。這個從跳遠跨項轉練鋼架雪車的小夥曾為中國鋼架雪車事業帶來太多的驚喜,此次落選未免令人感到遺憾。

跨項選材:從田徑賽場到冰雪賽道,一切從零開始

在20歲那次跨項選材之前,或許耿文強從未意識到他的人生會與鋼架雪車有所關聯。這項起源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冰雪運動對于中國人來說略顯陌生,而對于20歲的耿文強來說,更是一項既未知又刺激的挑戰。

6年間從跳遠到鋼架雪車的拓荒者 無緣北京冬奧會耿文強還有未來

平昌冬奧會時初出茅廬的耿文強

耿文強1995年出生,11歲開始練習跳遠,16歲入選内蒙古田徑隊開始接受專業訓練。2015年國家鋼架雪車隊成立,隊伍前往各項目運動隊跨項選材。在内蒙古田徑隊,耿文強被教練相中進入選拔。

“我們當時是全國120人參加在北京延慶進行的選拔,最終選擇了五男五女。”耿文強回憶說。

進入國家隊後,耿文強的鋼架雪車征程終于正式出發了,冰道和雪車進入了他的生活,他從0開始熟悉這項從未接觸過的運動。新的隊友、新的教練、新的場地、新的生活。

6年間從跳遠到鋼架雪車的拓荒者 無緣北京冬奧會耿文強還有未來

耿文強在做體能訓練

耿文強初次體驗鋼架雪車也曾克服過巨大的心裡負擔,“剛開始起步的時候特别害怕,特别緊張,覺得自己控制不了雪車”,的确,鋼架雪車在賽道中滑行的速度高達120多公裡每小時,垂直落差有110多米,失重感、窒息感、恐懼感...運動員需要克服各種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

沉穩冷靜:最适合的性格,最适合的運動

“我的性格不是特别容易激動,比較穩”

耿文強認為在鋼架雪車滑行時選手不可以太興奮,如果特别興奮會影響對雪車的操控。而他比較沉穩冷靜的性格則會對操控雪車的方向和速度更有優勢。

耿文強說,你無限地信任它(鋼架雪車),它也會信任你。正是這種信任,使耿文強能夠在這項刺激的運動中一次次地取得突破和進步。

最開始練習滑行的時候耿文強還是很緊張,甚至能聽見自己的心跳。當時擺在他面前的難題是:滑一條直線,他練了一周左右都無法滑出一條直線。但是随着後來的訓練的加深以及越來越從容的心态,滑出一條直線,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難事了。

6年間從跳遠到鋼架雪車的拓荒者 無緣北京冬奧會耿文強還有未來

鋼架雪車被譽為“冰雪世界的F1”

多年的體育訓練和大大小小的比賽,塑造了耿文強處變不驚的性格。這種性格适合鋼架雪車這項運動,也注定成為耿文強所向披靡的利器。

耿文強能夠創造中國鋼架雪車曆史,不僅在于他沉穩的性格和成熟的氣場,更與他異于常人的努力分不開。

未來的路:仍将繼續鋼架雪車征程

鋼架雪車隊剛剛組建時國内還沒有可以用于訓練的雪車雪橇賽道,耿文強随隊輾轉于不同國家訓練、比賽。

耿文強回憶:“我們當時第一天到卡爾加裡,在陸地訓練了三天左右,然後就開始從6号彎滑下去了。滑到終點停下來那一刻,就感覺心裡一塊石頭放下了。”

與鋼架雪車結緣已經6年多了,耿文強也逐漸從一名剛接觸這項運動的“小将”變成了久經沙場的“老将”。這些年的經曆不僅是他寶貴的人生财富,也是未來他繼續征程的動力。

6年間從跳遠到鋼架雪車的拓荒者 無緣北京冬奧會耿文強還有未來

耿文強與英國選手維斯頓、德國選手格羅瑟爾并列獲得冠軍

耿文強用他的努力為中國鋼架雪車事業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和榮耀,是當之無愧的拓荒者。而今後,耿文強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突破自我,超越曆史。

雖然今年耿文強無緣北京冬奧會,但我們期待他會以更好的狀态迎接接下來的比賽和挑戰。 彼方尚有榮光在,少年不懼歲月長,耿文強,我們為你加油! (文/朱冠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