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臨近,來看看博物館裡的虎文物

“太室為我宅,孟門為我鄰。百獸為我膳,五龍為我賓。”唐代詩人儲光羲在《猛虎詞》中,用短短幾句寫出了百獸之王——虎的氣勢。古人眼中的動物,除了生物屬性,還被賦予了豐富而深刻的象征意義。在大陸,虎文化幾乎與龍文化同樣悠久且影響深遠。農曆壬寅虎年即将到來,咱們一起到博物館裡找一找與虎有關的文物,感受它們身上烙印的傳統文化吧!

●西周玉虎

虎年臨近,來看看博物館裡的虎文物

這件玉虎現藏于洛陽博物館,1964年出土于北窯西周墓,長16.4厘米,高4.9厘米。該文物使用了圓雕技藝,虎四腿蜷曲爬卧,頭部下垂、咧口豎耳,後尾上卷,身上刻有精緻花紋,代表了西周時期高超的玉雕工藝。洛陽博物館講解員介紹,玉虎最妙的是選料恰到好處,虎的耳、頸、背為黑色,頭、尾、腹、腿為青色,創作者将玉料的雜色與虎的形态巧妙組合,增加了虎的真實感,寥寥數刀便刻畫出老虎張口欲食的動态,充分展示出老虎的兇猛、威武。

●北魏石虎

虎年臨近,來看看博物館裡的虎文物

這件文物1980年出土于北魏孝莊帝靜陵,是現存不多的北魏帝陵神道遺物之一,目前藏于洛陽博物館。石虎高106厘米,體态敦實、面容肅穆,前肢直立、後肢蹲居,尾巴卷曲上翹貼于後背,是北魏石刻的傑出代表。

●漢彩繪虎紋陶方奁

虎年臨近,來看看博物館裡的虎文物

奁是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匣子。這件陶方奁為洛陽博物館藏品,1985年出土于乳制品廠漢墓,上部以褐紅色粗線飾雲氣紋,底部兩個長方形内各有一紅彩繪制的猛虎,虎作奔走狀,長尾上翹,威風凜凜。

●清彩繪趙公明騎虎木雕造像

虎年臨近,來看看博物館裡的虎文物

該造像是洛陽民俗博物館的藏品,采用圓雕技法,周身飾以彩繪,展現出人們避兇祈福的美好願景。趙公明為民間傳說中主管财源的神明之一,造像中他頭戴鐵冠、身披盔甲,濃須烏面、怒目圓睜,左手捧元寶于胸前,右手舉鐵鞭于頭頂,側坐于虎背之上;黑虎側身直立,虎頭左側,眼球突出,尾巴豎起,整體形象威嚴剛勇。(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智慧 通訊員 魏薇 張填景 文/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