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在《知否》原著裡,第一個與盛明蘭的人生産生交集的是齊衡,第二個是賀弘文,第三個才是顧廷烨。

盛紘請了莊先生來家裡教導兒女們功課,作為莊先生的得意弟子,齊衡知道了之後,也來到了盛家讀書,認識了盛明蘭姐妹三個,他對如花似玉、對自己很熱情的盛墨蘭保持距離,對嫡女盛如蘭也不感興趣,唯獨對還未張開、美貌還未顯現出來的盛明蘭一見鐘情。

不過,盛明蘭外表看似小孩,實際上擁有一個成年人的靈魂,對事情看得很透徹,她知道,自己與齊衡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正如夏蟲不可語冰,她與齊衡根本沒有一絲在一起的可能性。

她對齊衡沒有感情,隻有懼怕,她擔心齊衡對自己的情誼會害死自己,會牽連這個盛家尤其是負責教養她的祖母。

不過,要不是曹錦繡突然出現,盛明蘭真的有可能嫁給賀弘文。

賀弘文剛出場的時候,盛明蘭對其的印象實際上還不錯。

十四五歲的少年郎,白淨面龐,修眉俊眼,不如齊衡般秀美,卻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行止端方穩重,賀家一派富貴氣息,他卻僅着一身素淨的細緞直衣,除了腰間一條如意縧子系的青玉佩,身上竟全無佩飾,雙方派過長幼後,便都坐下。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賀弘文是白石潭賀家的嫡孫,家族雖然沒有爵位,但也是名門,論門第,略微比盛家還要高一點兒。賀弘文的祖母是醫藥世家出身,十分擅長婦科,賀弘文年幼喪父,賀老太太提前為他劃分了産業,教其學醫,把他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理、文質彬彬、醫術高超能力出衆的少年公子。

盛老太太之是以考慮讓盛明蘭嫁給賀弘文,是因為三點。第一,她與賀弘文的祖母賀老太太是手帕交,看在這點情分上,賀家不會虧待了盛明蘭,再者,賀弘文的母親體弱多病,無法管事,也不像是個惡婆婆的料;第二,賀弘文能力出衆,人品不錯,對盛明蘭也很中意,不像是會負心的人。第三,盛明蘭出身不高,是庶女,嫁入高門很難,還不如嫁一個較為普通的人家,簡簡單單地過日子最要緊。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然而,曹錦繡的出場,讓這門婚事蒙上了陰影。盛明蘭不是反對賀弘文納妾,而是反對賀弘文納一個跟他有情分的表妹為妾。

“我是個大大的俗人,也想着花好月圓,也想着一生順遂;可若在我孝順長輩,教養子女,操持家務之際,我的夫婿卻在和什麼人傾訴小時候的石榴花蓮花燈還有小兔子燈什麼的,那我豈不可笑?我算什麼,一件擺設點綴麼?”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第一,男人鬧出來的破事情,該他自己解決,而不是讓你委曲求全;

賀弘文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既然他對盛明蘭有好感,雙方家長也認可了他們的婚事,娶到盛明蘭已經是幾乎敲定了的事情,這個時候,他就該老老實實的,好好表現,别做容易引起女方家長不快的事情,要知道,他與盛明蘭的婚事還未徹底敲定,盛家要是不高興了,随時可以否認這件事情。

曹錦繡的确很可憐,被迫做妾,被主母虐待,失去了當母親的權利,但是,她的可憐不是盛明蘭造成的,而是她父母的問題。是以,憑什麼讓盛明蘭犧牲自己的幸福去可憐曹錦繡?

明蘭定定地看着曹錦繡,聲音清冷得像山間的清泉:“曹姑娘,你見過把全副身家都布施給乞丐的好心人嗎?”明蘭将臉轉向賀弘文,一字一句道:“對一個女子來說,她的夫婿便是她的所有,哪個女子會把自己的夫婿拿去可憐旁的女子?”除非是骨灰級的聖母。

賀弘文大可以把曹錦繡當作自己的親妹妹看待,她找個好人家,給她備份嫁妝,給她在夫家撐腰,或者好吃好喝地照顧着,但不是讓盛明蘭委曲求全,讓她為妾。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盛明蘭沒有繼續逼迫賀弘文,而是讓賀弘文給出自己的态度,賀弘文優柔寡斷,當斷不斷,也讓盛明蘭感到很失望。

男人鬧出來的破事情,該他自己解決,而不是讓你委曲求全。這件事情不是你種下的惡因,憑什麼讓你代替他們去品嘗這樣的惡果?憑什麼你犧牲自己的幸福,去讓男人坐享其成,占盡便宜?

如果男人真的愛你,非你不可,無需你出面,他就會自己搞定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包括婆媳關系等,讓你安安心心地嫁給他,而不是把你當槍使,自己躲在背後撿現成的。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第二,嫁人要看家庭,遇上不講道理的男方父母,趁早離開;

不得不說,賀弘文實際上也是被自己的親媽坑了。賀母糊塗至極,為了接濟自己的娘家,居然不惜毀了兒子的大好姻緣。

實際上,賀母也是一朵白蓮花,看着人畜無害,實際上隻會損人利己。為了讓自己的外甥女順利進門,過了兒子和婆母那一關,她居然把盛明蘭叫了過去,跟曹錦繡母女一唱一和,試圖道德綁架盛明蘭,逼迫其接納曹錦繡進門。

“好孩子,弘哥兒把你的意思都與我說了,你莫要怨怪他,說來說去,都是我的不是!”賀母半卧在床上,頭上纏着塊帕子,臉色發黃,兩眼濃黑,雙頰深深地陷了下去,整個人憔悴得不成樣子,“可…錦兒,她也沒法子了,我素來知道你是個極好的孩子,你就當可憐可憐,容了她罷!”

她可憐姐姐和外甥女,關盛明蘭什麼事情?她倒好,不敢得罪婆婆,拿兒子沒辦法,去覺得尚未過門的盛明蘭年紀小,臉皮子薄,不敢不給自己這個可能會成為婆婆的人面子,于是,就以退為進,逼迫盛明蘭妥協。

說白了,在賀母的眼裡,啥事也比不上她的娘家,遇上這麼一個拎不清的人,你若是給她做兒媳婦,決定會有難以處理的婆媳沖突。

嫁人要看家庭,遇上不講道理的男方父母,趁早離開。公婆拎不清,男人若是護着你,那還好,男人若是偏向父母,你一個人怎麼是他們一家的對手?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第三,無論到什麼時候,不管身處在逆境還是順境,都要積極應對人生,而不是自暴自棄。

雖然賀弘文毛病很多,但不可否認,在顧廷烨求親之前,賀弘文的确算是最佳的人選,畢竟,在那個年代,女子要想挑一門好婚事,真的很不容易。

對此,盛明蘭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盡力所為,若是不行,也要笑着面對困難。“人活一輩子,路上總有許多不平坎坷,總不能一瞧見坑窪就繞開了!我要跨跨看,拿泥沙填上,搬石頭鋪平,興許走過去便是一條通途!怎能一遇到不如意,就否決了好容易相來的人家!”

無論到什麼時候,不管身處在逆境還是順境,都要積極應對人生,而不是自暴自棄,比如永昌侯府梁夫人因為不滿意自己的丈夫,一直消極應對婚姻,最終,自己跟兒子們都不得寵,被庶長子壓着,日子過得十分憋屈。還有張桂芬,要不是那次生産危機,她可能也會虛度光陰。

不管你過得好不好,你都得過下去,好死不如賴活着,那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想辦法讓自己舒服點?你不努力,誰能給你好日子過?

希望女人可以吸取盛明蘭的經驗,謹慎擇偶,積極應對婚姻與人生,不要苦了自己。

讀《知否》,盛明蘭對與賀弘文的婚事有3點思考,給女人提了醒

END.

今日話題:你對盛明蘭的三個想法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