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北所老董”獲評“江蘇最美輔警”,沉甸甸榮譽的背後是32年的堅守

26日晚,2021年江蘇最美警察、最美輔警、最美警嫂、最美基層警隊揭曉暨先進事迹報告會上,揚州市警察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城北派出所社群協管員董明,被表彰為“江蘇最美輔警”。今年58歲的董明,1989年起從事公安警務輔助工作,紮根社群32年。因工作表現突出,多次獲評優秀輔警、優秀共産黨員,2021年被評為第六屆“揚州最美輔警”。27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他的“最美”故事。

轄區大媽一封兩頁紙感謝信,揭開一個長達十多年的故事

董明家住城北,工作在城北,三十多年的社群工作,讓董明成為轄區“活地圖”“百事通”。“城北所老董”,在當地知名度很高。2021年9月,轄區居民陸大媽寫了一封兩頁紙的感謝信送到了派出所。也正是這封信,揭開了一個長達十多年的故事。2010年端午,董明在一次走訪中了解到,一位陸姓居民患有尿毒症,需要長期做透析,丈夫打工收入微薄,兒子又在上學,家裡經濟困難。從那時候起,董明定期為陸大媽家送一些水果蔬菜,逢年過節,還會帶上大米、色拉油等生活物資,并且拿出部分工資資助陸家。疫情期間,董明更是全力做好一家人的飲食起居保障,幫助他們渡過了難關。陸大媽的這封感謝信,才讓大家知道,董明已默默幫助了他們家十多年。

“城北所老董”獲評“江蘇最美輔警”,沉甸甸榮譽的背後是32年的堅守

鑽研業務

據了解,董明人脈廣、口碑好、靠得住,轄區大爺大媽經常找他介紹對象,他也樂得牽線搭橋,經他之手撮合成一百多對,成為轄區出了名的“紅娘”。東邊李大伯的兒子很優秀,但因為工作性質很少社交,三十好幾了還沒成家;西邊丁大媽的女兒知書達理,但十分内向,遲遲沒找對象。董明對兩家情況都了解,順理成章做起了媒人,兩人情投意合,成就一段佳話。事後,李大伯來到派出所,給董明送上了兒子的結婚請帖。

用鐵腳闆丈量平安社群,提供線索助力破案160餘起

作為社群協管員,董明堅信社群的平安和諧是“走”出來的。幾十年來,他的足迹遍布轄區每一條大街小巷。因為對轄區情況熟悉,他經常參與案件摸排,截至目前,通過他提供的線索,已成功破獲各類案件160餘起。

近年來,電詐案件高發,董明除配合開展常态化的反詐宣傳活動,更是挨家挨戶上門提醒。疫情期間,在核酸檢測現場執勤的董明以全民核酸普查為契機,手持擴音喇叭在現場開起了反詐小課堂。天氣炎熱,董明還帶來了印有反詐知識的小扇子,讓群衆在緩解暑熱的同時掌握反詐技巧。

“城北所老董”獲評“江蘇最美輔警”,沉甸甸榮譽的背後是32年的堅守

走到群衆中

2021年5月,轄區居民張大爺聯系他,懷疑自己的兒子被誘騙“刷單”,正準備轉賬。原來,老張兒子在嘗到了一點傭金的“甜頭”後,堅信“刷單賺錢”是一條隻賺不賠的好路子,并向母親索要銀行卡裡的養老錢。老張夫婦想起董明時常給大家宣傳的反詐知識,覺得其中有詐。董明接到電話後,快馬加鞭趕到老張家中,耐心對小張進行勸解,講述刷單被騙的真實案例及不同類型網絡詐騙的固定套路。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小張恍然大悟,放棄了轉賬的念頭,張大爺四十多萬養老錢保住了。

雖然做好事不留姓名機關,還是收到30面錦旗7封感謝信

記者了解到,做好事不留名是董明的常态,被他幫助過的人想要當面表達感謝,總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找到他。即使如此,從事公安工作至今,董明也已收到錦旗30面,感謝信7封。

“城北所老董”獲評“江蘇最美輔警”,沉甸甸榮譽的背後是32年的堅守

“史上最多字數”錦旗

2021年6月聯考期間,董明在上班途中看見一名學生在路邊哭泣,上前詢問得知,他家的電瓶車壞了,小區門口的修車店還沒開門,早高峰又打不到車。董明聽說後,二話不說将他拉到了自己的電瓶車後座上,一路馳騁準時将他送到考場。事後,考生的媽媽知道了這件事,經多方打聽總算知道了這個好心人就是城北派出所的老董。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她特别訂制了一面165字的錦旗送到了派出所。該事迹被包括紫牛新聞在内的多家媒體宣傳報道,這面錦旗,也被網友稱為“史上最長”錦旗。

“城北所老董”獲評“江蘇最美輔警”,沉甸甸榮譽的背後是32年的堅守

幫助老人

不久前,董明在所裡加班後回家途中,發現路中間有個紅色拎袋,沉甸甸的,當即判斷是有人不小心遺失的。考慮到失主很可能回頭尋找,董明站在原地等了很久,但始終無人過來。董明打開拎袋,檢視失主的身份資訊。隻見包裡除了病曆、藥瓶和一萬多元現金外,還有一張紙條,上面有一華姓人員的電話号碼。經聯系核實,對方的父親正是失主。第二天,華女士從家中趕來對董明表示感謝,執意要給2000元作為酬謝,被董明婉拒。華女士見他既不肯收酬金,也不願透露機關,經多方打聽,最終從小區物業處知道了董明的工作地點,專程将錦旗送到了派出所。通訊員 丁子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