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鑫, |
今年過半,有不少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通路中國。
Politico(微信ID:upolitics)指出,其中一些來訪的外國政要将有這樣的旅行:
前往北京天安門廣場,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獻花圈。
此行将通路哪些國家元首?這是通路約定嗎?
今天讓我們去唠叨吧。
<h1>今年,九位政要獻上花圈</h1>
根據政治(微信ID:upolitics)不完整的統計資料,包括:
東加國王圖普六世、喀麥隆總統比亞、那密比亞總統根戈布、辛巴維(威)總統姆南加古瓦、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别科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和尼泊爾總理奧利。
今年,他們都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獻了花圈。
外交部前禮賓司司長陸培新曾對他的初級夥伴說,許多國家都會參觀烈士墓葬或紀念碑,作為國事通路的正常安排。

2017年7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無名烈士墓獻花圈
自1980年以來,我國根據外賓的意願,安排外賓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獻花圈。"當對方上來的時候,我們做安排,對方不提,我們不主動。在盧培的新印象中,外國上司人提出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獻花圈。
禮賓部前上司吳德光也寫道,紀念碑上的花圈或陵墓是對新一代人民鬥争和影響國家曆史的傑出人物的緻敬。事實上,這也是對所通路國家的人民的友好表達。
吳德光說,在中國,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獻花圈的儀式程式大緻如下:
士兵們被分成兩邊,士兵們在他們面前舉着花圈,然後中國國賓遊行,并在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弦樂隊中特别編造了哀悼的聲音,慢慢地走到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獻花圈。
當士兵在紀念碑前放置花圈時,主要獻祭者可以上前舉起花圈,或者在花環上安排絲帶。
然後退後幾步,敬禮。緻敬,有時持續一周。
<h1>梅德韋傑夫三次獻花圈</h1>
一般來說,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擺放花圈大多是在外國客人第一次通路中國或趕上重要節日的時候。
例如,2016年,應習近平總統的邀請,白俄羅斯共和國總統亞曆山大·盧卡申科于9月28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了國事通路。
9月30日是中國烈士節。當天下午,盧卡申科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盧卡申科獻花圈
添加背景。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投票通過了《關于烈士節的決定(草案)》,将9月30日定為中國烈士節,規定全國烈士紀念活動應于每年9月30日舉行。
2016年9月30日上午,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于正生、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烈士節人民英雄獻花圈儀式。
一些外國客人多次通路中國,都在紀念碑上獻花圈。
如前所述,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紮爾巴耶夫和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
2004年5月17日,納紮爾巴耶夫在對中國進行國事通路期間向紀念碑獻花圈。
四年半後的2013年12月20日,莫拉萊斯在紀念碑上獻了花圈,今年6月19日,他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又獻了一個花圈。
政治知識(微信ID:uplitics)觀察到,單一緻敬人數最多的應該是現任俄羅斯總理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他在2008年(當時的俄羅斯總統),2015年(當時的俄羅斯總理)和2017年(當時的俄羅斯總理)三次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再往前追溯一點。
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也分别于1992年12月17日和1996年4月25日兩次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1992年,葉利欽和妻子獻上花圈
<h1>日本位居放花圈的外國客人榜首</h1>
更特别的是日本。
1982年至1999年間,八位日本首相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獻花圈,這是兩國中第一個獻花圈的國家。
這不是有點令人驚訝嗎?
1982年9月27日,日本首相鈴木由紀夫和夫人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花圈的白色絲帶上寫着:"人民的英雄将永遠活着。
1984年3月24日,日本首相中本聰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獻上了花圈,上面寫着:"人民英雄永不消亡"。
1986年11月9日,日本首相中本聰訪華期間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1988年8月26日,來訪的日本首相竹下武志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并绶着"中國人,人民英雄将永遠活着"的緞帶。
1991年8月11日,日本首相俊樹海姆來到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1994年3月21日,來訪的日本首相吉川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1995年5月3日,日本首相村山由紀夫一行在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1997年9月5日,日本首相橋本太郎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1999年7月9日,日本首相小口幸雄夫婦以及日本代表團的一些成員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鞠躬三次。
這與時代背景有關。
1972年,中日外交關系恢複正常,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是兩國外交關系史上的蜜月期。
1989年4月12日,時任李鵬首相訪日會見明仁天皇時,談到了中日兩國的不幸曆史,并首次就"遺憾"向中國道歉。
在1995年抗争勝利50周年之際,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幸雄也對中國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破壞和苦難表示衷心的歉意。
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為日本入侵中國明确表示道歉。
在2009年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日本前首相俊樹海姆回憶起他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的旅程。
1999年在西安的君樹海(右)
海先生說,雖然他當時對在日本獻花有不同的看法,但他認為他應該去。
"人們有不同的立場,觀點,信仰和情緒,我希望所有的靈魂都安息,這樣這種非常悲慘的事情就不會再次發生。
<h1>銘文中的三次</h1>
政治知(微信ID:upolitics)大緻組織起來,從1980年到現在,到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擺放外國政府的花圈約170個,其中60%以上來自亞非國家,少數來自大洋洲國家,另一個來自歐洲國家。
大多數獻花圈的歐洲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中立的,或者遭受過戰争的苦難。
為什麼?
也許這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銘文有關。
紀念碑的建設始于1952年,于1958年完工,由當時的總理周恩來撰寫銘文。
全文如下:
三年來,在人民解放戰争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來,在人民解放戰争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從此回到1840年,從那時起,為了對抗内外敵人,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在奮鬥中的人民英雄,不朽!
回到Politico的高中曆史考試(微信ID:uplitics)。
問:
時間的三個概念"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是什麼意思?
答:
時間的三個概念将中國革命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
"三年"是指解放戰争。1946年,國民黨軍隊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爆發了全面内戰。
"三十年"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标志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840"是指1840年的鴉片戰争,當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時,這是中國近代史的開始,也是中國侵略的開始。
資訊|北京青年報、環球時報、中國日報、人民日報等
校對|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