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對于衆多中國球迷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元年般的存在——因為姚明。
從東方巨人登陸聯盟以後,為球隊帶來的已不僅僅是競技力上的提升,而是湧現出的傳奇Buff的加成——不論是對于隊友還是整支球隊,那段時期所發生的故事至今為球迷群體所津津樂道。我們熟知的幾個——弗朗西斯為姚明出頭推搡小斯、麥迪35秒13分逆轉馬刺、姚麥聯手帶隊22連勝······概莫能外。

而在姚明八年的火箭生涯裡,令人最深刻的莫過于他的隊友麥迪,或許35秒13分的奇迹、左手上籃絕殺湖人等一系列好戲讓人啧啧稱奇,但熵值背後卻要理性看待——加入火箭後的麥迪早已沒有巅峰水準,首先2004-05賽季來到火箭後,由于背部大傷,火箭版本麥迪的身體機能實則隻有魔術麥的七八成。但技術多元化地開發和打磨,傳控能力的提升,使他并沒有發生明顯下滑,而是從一個得分王轉化為了組織前鋒。
同時他也不是正常賽球星,季後賽壓制對面司機的同時,自己還能有場均近30分的輸出,更有經典的暴扣絕殺,彈煙灰鏡頭······當然有一個疑問不得不提出,魔術時期年輕且還在進步,平均年薪1000萬多一點(當時是全明星級别的薪資,作為參照,湖人時期巅峰奧尼爾平均下來是超了兩千萬)的麥迪為何會被魔術交易?
魔術版本的麥迪,世紀初聯盟最快第一步、聯盟總統山級别左右手均衡的人球結合能力、隔扣達人與特技演員兼而有之。從長兩分的開發再到一手接近四成準星三分的打磨,麥迪每年似乎都豐富自己的武器庫,但終究被魔術交易,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2000-01賽季,麥迪離開自己的表哥卡特來到魔術的第一個賽季,希爾腳踝受傷或許沒能讓球隊更進一步,但卻逼出了麥迪的潛力,交出了場均26.8分、7.5籃闆、4.6助攻、1.5搶斷、1.5蓋帽的資料并在自己2001年季後賽中以MVP第六的二陣球星身份拿下了進步最快球員獎項,開啟了自己的進化之路。季後賽中麥迪直接開啟無雙,場均拿下33.8分6.5籃闆8.2助攻1.7搶斷1.2封蓋,這時的尚未滿21歲的麥迪便已經引起了全聯盟的注意。
之後的01-02賽季麥迪再次帶隊打進了季後賽,并連續入選最佳一陣,在和老冤家黃蜂的較量裡因為背部痙攣無法使出全力——在三月末,麥迪面對黃蜂的一次突破羅伯特-特雷勒撞傷,當時麥迪背部先着地,執行完罰球之後離場——這也是麥迪第一次面對背傷。最終,傷痕累累的雙拳難敵四手。
2002-03賽季麥迪最經典也是最強的一季,場均32.1分6.5籃闆5.5助攻1.6搶斷0.8封蓋,拿下了得分王并再次入選一陣。但卻是麥迪最無奈的賽季,隊内最好的朋友麥克米勒被作為籌碼交易,從出道開始他就展現出了很好的投射能力,在2001-02賽季二年級的米勒更是打出了場均15.2分的表現。不論開不開天眼,都不難看出米勒既是球隊的未來計劃,又是穩住當家球星的定盤星。不過魔術管理層并沒有這麼做。結果可想而知,在打活塞的G2裡,即便麥迪砍下46分也阻止不了隊友42中11的頹勢,麥迪繼續着他的首輪遊之旅。
内線的孱弱始終無人補強,好友兼新星被管理層交易,那四年魔術手握9個選秀權(其中7個首輪),選出來的人除自己的朋友,其他人在職業生涯單賽季場均上過10分的隻有帕楚裡亞······管理層的眼光以及相應的操作有多麼糙多麼拙劣,多說無益。加之自己傷病纏身,是以排除自己開無雙的揭幕戰赢下比賽後,剩下的就是為人所熟知的十九連敗。麥迪開始無視戰績,大量的三分出手以及中距離的一對一單挑,而不去進行高效的空切,即便“破罐子破摔”他場均依舊可以拿下28分6籃闆5.5助攻的資料,但是球隊戰績聯盟倒數第一是管理層無法忍受的。
是以在休賽季,魔術和火箭兩隊進行了一次多達7人的球員交易,火箭得到特雷西-麥克格雷迪、朱安-霍華德、泰倫-魯和雷斯-蓋尼斯,而魔術則得到斯蒂夫-弗朗西斯、莫布裡和凱文-卡托 。才有了之後“姚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