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顧廷燦,小秦氏之女,顧偃開最疼愛的嫡女。

在電視劇裡是沒有這個人物的。可因為原著小說裡,這個人物極具“借鑒”性,于是我想要寫她這一筆。

她最後的結局很悲慘,被慶昌公主關在了如鬼屋一般陰冷潮濕的房子裡,裡面隻有幾個性情怪癖的啞婆看守。依着她的性情,在這樣的環境裡,她很難活下去。

顧廷烨為什麼不管她?

因為,她是跟小秦氏一樣蛇蠍心腸的女人,她一心想要置顧廷烨于死地。隻不過,小秦氏還有腦子,還有計謀,而顧廷燦隻學會了小秦氏的心狠,卻沒學來小秦氏的手段。

将門虎女蓉姐隻是顧府來曆不明的一個庶女,而顧廷燦卻是侯府嫡出的大小姐,萬千寵愛于一身,跟盛家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不差多少的身份地位。她憑借着這樣高貴的身份,嫁得也很好。她嫁給了慶昌公主的兒子。侯府嫡女,又成了皇親國戚,她但凡有那麼一點點拎得清,她也不會是那樣悲慘的結局。

可惜,她始終跟個孩子一樣,任意揮霍着人生的機會。一個侯府嫡女,為什麼會是如此“不堪”的樣子?這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奇葩”的父母。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盛明蘭對于顧偃開的評價是“缺心眼”。

他明知道大秦氏不堪為宗婦,但是他偏要娶回家。他覺得他追求到了偉大的愛情,可其實大秦氏壓根就沒有真的愛過他。大秦氏是他的“朱砂痣”,而他不過是大秦氏的“踏腳石”。

顧廷燦的丈夫韓誠對于顧偃開的這段“荒唐”愛情的評價是:“你爹遇到秦家女,才是倒了八輩子的黴!險些弄得無嗣不說,末了弄得家破人亡,幾十年的老宅叫你那三哥一把火燒了!我雖沒出息,但也不敢學嶽父。”

在古代一個要撐起整個家族的男人,為了自己的愛情,完全置家族于不顧。而大秦氏明知道顧偃開要撐起自己的整個家族,卻一點都不為他着想,隻想着讓他哄着自己,捧着自己,甚至是要他為了自己,不孝父母,跟整個世俗抗衡,以此來彰顯她秦家女的本事。

顧偃開但凡有點心眼就不會被一個大秦氏擺布。但可惜,顧偃開偏偏缺心眼,為了大秦氏,他不顧父母,不顧自己的嫡子身份,更不顧子嗣的傳承。

他就是喜歡,為了自己的這份喜歡,就什麼都不顧了。可在侯府這樣的大家庭裡,他不可能僅僅有喜歡,還得擔負起責任。到最後,他為了家族還是放棄了大秦氏。

大秦氏已然成了一個悲劇。可顧偃開,偏偏制造了第二個悲劇。他精心培養了第二個大秦氏,顧廷燦。

顧廷燦小時候隻是長得像大秦氏,但是性情并不像大秦氏。可在顧偃開的期許下,她開始不自覺地模仿已經去世了的大秦氏。當顧廷燦“扮演”大秦氏這個人的時候,顧偃開對她是百依百順的。他的這種百依百順,讓顧廷燦覺得不必要學任何東西,管家,刺繡,下廚,什麼都不必學。她隻要對風流淚,裝成大秦氏的樣子就能得到,她想得到的一切。

可顧偃開難道就沒想過,大秦氏不堪宗婦嗎?如果顧廷燦長大後跟大秦氏一樣,嫁不去怎麼辦?要知道,大秦氏長到十八歲都沒人敢娶的,也就他自己一個大傻子,用自己的生命相要挾,逼得自己的父母接受了“好人家都接受不了”的大秦氏。

如果顧廷燦遇不到他這樣的大傻子,那麼又該如何托付終身。很顯然,顧偃開壓根沒想過女兒的未來,他隻想着睹人思人,滿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這樣的父親,何其昏聩。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第二個是:她“自私”的母親小秦氏。

顧偃開如此昏聩就算了,顧廷燦的親生母親小秦氏還無比自私。

當她發現顧偃開對顧廷燦的另眼相看時,她不僅沒有阻止,她還推了一把。因為,她發現當自己有辦不到的事情時,隻要她的女兒顧廷燦去求顧偃開,顧偃開就會馬上答應。

她嘗到了顧廷燦模仿大秦氏的甜頭,于是,她在明知道大秦氏并不得所有婆家喜歡的情況下,還是把女兒朝着大秦氏的方向培養。

她還把大秦氏“算計”顧偃開的一些招數都當成了“勵志傳奇”灌輸給自己的女兒顧廷燦。

她難道就沒想過顧廷燦的未來嗎?

有哪家的婆婆喜歡大秦氏一樣的兒媳婦,又有多少男人能跟顧偃開一樣“缺心眼”。她作為一個母親,不教自己的女兒管家,不教自己的女兒任何生存之道,僅僅教自己的女兒去模仿一個不被所有婆家看好的女人。何其無知。

某種程度上來說,她還不如蠢笨的王若弗。王若弗至少知道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哪怕她再寵愛盛如蘭小姑娘,可是打着罵着哄着騙着,她都讓盛如蘭小姑娘能管家,能刺繡,能下廚,裡裡外外是一把好手。

可小秦氏呢?

一味讓女兒幫助自己争寵,完全沒顧及過女兒的未來。何其自私。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在父母的精心栽培下,嬌嬌女一樣長大的顧廷燦,完全不知婚姻的艱難。隻想着重複大秦氏的“愛情傳奇”。

顧廷燦本就不是大秦氏,卻被父母“逼”着去學了大秦氏,學虎不成反類犬,成了一個“永遠長不大”的顧廷燦。

盛長楓的妻子柳氏算低嫁,但是為了攏住丈夫的心,她一忽唱紅臉,一忽唱白臉,串聯着盛家老太太和盛紘,把丈夫徹底籠在了自己身邊。

而顧廷燦是高嫁,她結婚後,一不孝敬公婆,二不籠絡丈夫,三不思慮子嗣,隻想如同大秦氏一樣,讓自己的丈夫“哄着”自己,“捧着”自己,與自己風花雪月,完全不要考慮什麼經濟仕途。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她。誰讓她的親生父母都把大秦氏當成了“好女人”的典範呢。

大秦氏就是不孝公婆的,還沒伺候公婆吃半頓飯就暈了過去。再加上顧偃開這種“缺心眼”的配合。大秦氏到了顧家就是不孝敬公婆,隻談風花雪月的。

顧廷燦有樣學樣,也是伺候了一頓飯就生病了,請醫生了,直接把公婆氣了個半死。

而更不幸的是,她的婆婆是公主,而她的丈夫還不“缺心眼”。他的丈夫要求她跟個正常的女人一樣孝敬公婆,然後她就把自己大姨母大秦氏的輝煌戰績拿了出來:“三郎好狠的心,這麼熱的天,你明知我素來身子弱,還逼着我頂着日頭去做這做那。你是要我死麼?敢情天底下就你一個大孝子,你不僅有母親,你還有妻子呢!我爹比你能耐大了去了,也知道疼我大姨母,為着妻子什麼都肯。百年修得共枕眠,我才是你最該疼惜的人。隻知道一味愚孝,一點都不顧惜妻子的苦痛,你算什麼男人!”

可憐的韓誠,公主的兒子,還不是纨绔子弟,非常上進的一個大好青年,隻不過想要妻子跟正常的女人一樣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被妻子罵成了這樣。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怒罵,還不是一次,而是随時随刻。他的妻子完全不想什麼家族興旺,更不想丈夫的前途,隻想着讓他跟他那個“缺心眼”的嶽父一樣,捧着自己的妻子,哄着自己的妻子,為了自己的妻子最好連整個家族都别要了。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可顧廷燦的婆婆不是厚道的顧老太夫人,而是精明強勢的一朝公主。

顧廷燦學大秦氏的“清高嬌柔”沒學到家,但是卻把大秦氏的“自私虛僞”學到家了。大秦氏隻顧自己,從來不會管身邊奴才的死活。她臨死之前,為了給後來人添堵,把自己的一個丫鬟指給了顧偃開,可那個丫鬟已經說好了親事。

顧廷燦同樣如此,為了自己,完全不管丫鬟的死活。她的丫鬟都快30歲了,她依舊不放人,有人主動給她的丫鬟說親事,她也是一口回絕了。

她想要當大秦氏,可她的丫鬟卻不想也落個悲慘的下場。顧廷燦最後想要為母親報仇,參顧廷烨一本,被慶昌公主一舉拿下,關了起來。

而她的丈夫沒有護着她。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想要寫一個女人的婚前須知:不要天真地去妄想,讓男人哄着你一輩子。因為像顧偃開這樣“缺心眼”的男人太少了。

大多數男人愛你,都是有條件的。你想要讓男人足夠愛你,那麼你就要具備讓男人足夠愛你的條件。

你更該明白的是,男人的愛情是易變的。他不僅僅是你的丈夫,還是别人的兒子,還是孩子的父親。沒有哪個男人,能什麼都不顧,一輩子隻顧哄着你。是以,與其期望男人一輩子哄着你,不如你學會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男人,都自己愛自己,都自己過好自己。

《知否》原著“想讓男人哄一輩子”的顧廷燦:嬌嬌女,婚前須知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隻哄着你的男人,那麼遠離他。

顧偃開隻哄着自己的媳婦,完全不想自己家族的遠慮近憂。一朝大廈将傾,他根本沒能力撐起整個家族,而是拉進了一個可憐的白氏。

一個男人隻知道跟妻子風花雪月,完全枉顧了是非對錯,這樣的男人絕不值得托付終身。

盛長柏說,是非在前,情義在後。

而顧偃開被心中的情義所左右,糊塗了一輩子,害了三任妻子,還連累了子孫後代。

如此男人,不堪良配。

顧廷烨之苦,顧廷燦之殇,顧偃開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