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5秒13分,八成功力的麥迪
2004年12月9日,麥迪,35秒13分。
多少年後,人們也許你會忘記那年的總冠軍是底特律活塞,mvp是凱文·加内特。
但很少有人會忘了那一年神奇的麥迪,除非有比這更離譜的表演出現。
但太難了,那一天他的表現,大概會和大北鬥1961-62賽季場均出戰48.5分鐘,比爾·拉塞爾的十一枚戒指和八連冠、A.C.格林連續出戰1192場的鐵人紀錄一樣,成為NBA曆史上最無法超越的表演。

先回顧一下那神奇的35秒:
比賽還剩38秒,火箭68-76落後馬刺。
麥迪運球過半場,借帕吉特的掩護把馬刺的矮個中鋒馬利克·羅斯換到面前,标志性的幹拔。
面對比自己還高的麥迪,羅斯這位鄧肯身邊初代苦力型中鋒望塵莫及。
第二個球,當時NBA最陰狠高效的外線防守專家布魯斯·鮑文緊緊貼着他。即使姚明過來掩護也沒把他擋幹淨,但麥迪的迅捷步伐還是找到了一絲空間。
蒂姆·鄧肯,這位NBA曆史上最偉大的防守者之一,依然隻是一個小墊步幹擾。
但麥迪重心收起再放下,虛晃一槍,蹭着石佛的身體打成“3+1”。
你能想出鄧肯二十年職業生涯裡,防守時着過誰的道嗎?
第三球,火箭幾乎發不出界外球。麥迪憑借身高優勢在帕克腦袋上面争到皮球, 化解了雙人包夾。
鮑文全程沒有失位,用綿密精準的步伐鎖着麥迪。
但當麥迪再次用一個扭身飄逸投進一個空心三分時,鮑文也懵了。
甚至墊腳都沒有成功。
第四球,火箭後場搶斷,麥迪抄起皮球風卷殘雲。在第一位白人扣籃王布倫特·巴裡面前投進了那顆絕殺的三分,隻留下一臉懵逼的馬刺和波波維奇。
那樣一個夜晚,誰都知道他會這樣投最後一球,甚至誰都知道他會投進,因為這個夜晚注定屬于他。
1986年季後賽喬丹在綠軍面前砍下迄今仍是紀錄的單場63分,讓伯德感慨“今夜上帝穿着23号在打球”。
那麼這樣一個夜晚,誰又穿着火箭的一号球衣呢?
馬刺是那一年聯盟防守第一,場均隻丢88.4分,半年之後他們還會在一場“防守大戰”中擊敗底特律活塞拿下總冠軍。但那一場,他們半分鐘時間被麥迪捅了13分。
鄧肯是最偉大的四号位,以及曆史上最卓越的防守者,冷靜沉穩、從不失誤是他的标簽,但在那個時刻,他也無能為力。
布魯斯·鮑文,本世紀初NBA最好的防守專家,季後賽裡防住過科比、總決賽裡幹掉過詹姆斯,但在麥迪時刻裡,他也泯然衆人矣。
其實那時的麥迪,隻剩下巅峰時的七成功力。
這場比賽35秒13分前,他25投8中,三分球更是12中1。
那場比賽的勝利,更多的是風雲際會中的神奇,機緣巧合下的驚喜。
整個2004-05賽季,他25.7分6.2個籃闆5.7次助攻,依然是聯盟三陣、全明星。
但這已經是他五年火箭生涯裡的最佳表現了。
巅峰時期的麥迪是什麼樣子?
01-02賽季,25.6分7.9個籃闆5.3助攻,聯盟一陣,
02-03賽季,32.1分6.5個籃闆5.5次助攻,聯盟一陣+得分王,
03-04賽季,即使背傷已經找上了他,依然28.0分6.0個籃闆5.5次助攻,第二個得分王。
當時聯盟中最快的第一步,不遜于艾佛森的速度+2米04的身材。
極緻的彈跳和舒展的投籃,構成了至今仍是經典的幹拔投籃。
敏銳的傳球、靈動的跑位,生涯4.4次、巅峰時6.5次助攻,很少有人意識到他大概是勒布朗出現之前聯盟最好的組織前鋒。
以及全明星上的打闆“自助扣籃”、單挑晃倒科比的華麗腳步。
構成了本世紀初最強悍的鋒衛搖擺人。
他的巅峰在魔術,而非火箭。
絕大多數球迷因為姚明而直到麥迪,因為麥迪而愛上籃球。
但當年那個披着紅白火箭球衣、依然可以隔扣布拉德利、帶領火箭22連勝的寫意天才。
其實隻是走在下坡路上的T-MAC罷了。
二、加内特——鐵血狼王和綠軍基石,其實是兩碼事
同樣的情況其實也出現在加内特身上。
如今我們讨論最多的是他2007年加入綠軍、跟皮爾斯、雷·阿倫組成三巨頭後,08-10三年與湖人和科比的恩怨情仇,然後又跟在熱火的勒布朗征戰多年。那些年,以他為核心的防守體系是聯盟所有對手的噩夢。
2007-08賽季他們正常賽防守聯盟第一,季後賽面對騎士的勒布朗,将其限制到場均26.7分命中率從正常賽的48.4%降到了35.5%。
要知道正常賽的勒布朗場均是30.0分7.9個籃闆7.2次助攻。
總決賽碰上當季mvp科比,黑曼巴的場均得分是25.7、命中率40.5%,而在之前西部決賽科比面對另一位偉大内線鄧肯領軍的馬刺時,6場比賽砍下29.2分命中率53.3%。
21世紀聯盟最頂尖的兩位攻擊手,都沒有在那一年的綠軍和加内特手上讨到便宜。
整個2007-08賽季,KG場均18.8分9.2個籃闆3.4次助攻1.4個封蓋1.4次搶斷,聯盟一陣+最佳防守球員。
這同樣是他在綠軍四年最好的資料表現。
但是,巅峰KG就是這樣的嗎?
要知道加盟的前一年,他還是場均22.4分12.8個籃闆5.7次助攻的“20+10+5”的全面表現呢。
事實上從1999-2005,他連續六個賽季場均“20分+10個籃闆+5次助攻”,曆史獨一份。
巅峰期的狼王,是NBA首屈一指的全能怪物。
他有着中鋒一般的身高,卻擁有着後衛一般成熟的技巧,前鋒才有的柔順中投手感。同時他并不懼怕用自己精瘦的身體在禁區裡沖搶籃闆、補位蓋帽。
得分、籃闆,防守,内線的活他幹得不能再好了,甚至偶爾還會客串一下控球後衛。在約基奇之前,他大概是在高位組織串聯上最有造詣的内線。
同時代裡傳球組織最被推崇的大前鋒克裡斯·韋伯,生涯場均助攻4.2次,巅峰5.5,
加内特在森林狼則是場均4.3次,巅峰5.7。
以及他生涯助攻5445次,迄今仍是大前鋒位置曆史第一。
同時身高和靈敏度的完美結合讓他可以不同于傳統内線,将防守端的影響力覆寫整個半場。
隻是當時森林狼的實力配不上他這樣的表現,KG穩定貢獻着20+10+5的全面資料,球隊每年在狂野西部斬下50勝上下的正常賽戰績,然後到季後賽面對更加強橫的對手時首輪即被淘汰,直到03-04賽季。
那一年森林狼一狠心招徕了入選過聯盟一陣的“瘋子前鋒”斯普内維爾、“外星人”後衛山姆·卡塞爾,有了強援加盟的加内特也打出了生涯最頂級的表現,場均24.2分13.9個籃闆5次助攻2.2次蓋帽1.5個搶斷。
森林狼在正常賽也以58勝24負壓過衛冕冠軍馬刺、“四大天王”聚首的湖人高居西部第一,那一年的狼王拿到了個人職業生涯唯一一座正常賽mvp,并且一路殺到了西部決賽。
新世紀前十年,聯盟一陣前鋒位置,鄧肯6次、勒布朗4次,接下來就是KG和德克的4次,其餘才被麥迪、杜蘭特、韋伯們平分,以及他的十年裡九次防守一陣。
也隻有他,能跟石佛鄧肯平起平坐。要知道那時的鄧肯有多強,才會明白當時的KG有多強。
三、德韋恩·韋德——最強閃電俠,到底是什麼時候
雖然同屬黃金一代,但其實韋德在聯盟裡打出名聲要比詹姆斯更早。
新秀賽季,勒布朗拿了最佳新秀,但無緣季後賽。而韋德已經在季後賽首輪生死戰絕殺黃蜂了。
2005-06賽季勒布朗第一次殺進季後賽,可是韋德已經在總決賽裡爆種擊敗了達拉斯小牛,獲得了自己第一個總冠軍+fmvp。
場均34.7分7.8籃闆3.8助攻2.7搶斷,總決賽效率值高達33.8(曆史第一)。
那是總決賽最恢宏的個人英雄主義表演之一。
但直到2010年與詹姆斯、波什在邁阿密聚首,中間的四年韋德卻迅速離開了舞台中央。
從2007-2010,NBA的聚光燈對着的是年複一年超強、沖擊總冠軍失敗的詹姆斯、是三巨頭聚首的綠軍、是重新振奮的科比與湖人,哪怕新崛起的“魔獸”霍華德都比韋德和熱火更耀眼。
因為那支06年的熱火,本就是帕特·萊利在抄底鲨魚後豪賭冠軍的“老年班底”。他們的核心陣容裡,鲨魚、沃克、佩頓、白巧克力,其實都是職業生涯進入末期,隻為了冠軍再拼一把的老将,當06年神奇奪冠後,他們心中的那團火就迅速熄滅。
2007年季後賽首輪,他們就被公牛4-0淘汰,成為曆史上第一支被首輪橫掃出局的衛冕冠軍。
然後迅速推倒重建,隻留下韋德和後來的“球隊圖騰”哈斯勒姆。
于是已過巅峰的馬裡昂、小奧尼爾來了,榜眼秀比斯利來了,但是見過大風浪的萊利知道他們都不是奪冠需要的拼圖。
他在等2010年的夏天,等那條自由市場裡最大的魚——勒布朗·詹姆斯,隻是那時人們還不知道他的野心有多大罷了。
至于中間幾年,就由韋德扛着了。
于是在2008-09賽季,我們見到了心無旁骛、全力輸出的“閃電俠”。
他已經不是新秀了,在那支熱火是當然的核心。
身邊沒有鲨魚這樣的傳奇讓他有所顧忌,也沒有後來的勒布朗、波什需要照顧情緒,他擁有了近乎無限的開火權。
他的身邊也沒有值得托付的隊友,馬裡昂、小奧尼爾已老,比斯利在邁阿密的沙灘美女中無法自拔。
于是,轟吧。
30.2分5.0個籃闆7.5次助攻,聯盟得分王。場均22.0次出手是他職業生涯唯一一個出手20+的賽季,外加聯盟最高的場均命中7.8次罰球。
以及前一年,他還是北京奧運會“夢八隊”的隊内得分王。
2009年3月10日,與家鄉球隊芝加哥公牛大戰兩個加時。
正常時間最後,他一記三分将比分扳成104平,進入加時賽。
第一個加時,他終場前兩記罰球幫助球隊追成117平。
第二個加時最後2.7秒,他生斷薩爾蒙斯,持球殺向對方半場,在時鐘即将歸零時在三分線外絕殺對手,130-127。
這一場韋德48分6闆12助,火力全開。
“This My House”(這是我的地盤)這句經典口号由此誕生。
跟大多人記得科比季後賽雙絕殺太陽,正常賽雙絕殺開拓者一樣,卻忽略了韋德的準三絕殺一樣,
很多人忘記了了那一年其實是“閃電俠”最好的年華。
他的膝蓋還能支撐他的起承轉合、閃電般的加速,
他真正把球隊扛在自己肩上,無需考慮他人的感受,
他沒有冠軍的壓力,隻想做最好的自己。
那是他最接近正常賽mvp的一次,卻僅位居第三。因為遇上了帶隊拿回總冠軍的科比,26.8分5.2個籃闆4.9次助攻,湖人65勝17負聯盟第二、西部第一。
以及把球隊扛到聯盟第一(66勝16負)的勒布朗,那一年他28.6分7.6個籃闆7.2次助攻,拿到了自己生涯第一座mvp。
而那一年的熱火僅43勝29負,東部第五。
之後就是在我們熟知的三星聚首,四年兩冠,韋德的謙讓和體貼讓他把權杖交給了勒布朗,心甘情願做一個副攻手。
而膝蓋的傷勢,也讓人們越來越少的見到這位“矮五公分的邁克爾·喬丹”(萊利語)。
正如他2013年奪冠後給自己膝蓋倒香槟,感謝老夥計關鍵時刻沒有拉跨一樣。
整個十六年職業生涯,韋德犧牲了太多。
他帶着一個半的膝蓋半月闆進入聯盟、早早出人頭地,但頭頂上卻始終有更強大的存在壓他一頭。
他為熱火拿下了僅有的三個總冠軍,但15個賽季在邁阿密卻從未拿過頂薪。
他本是這個聯盟最強大的個體之一,如今人們更多的隻記得他和勒布朗的琴瑟相和。
為了熱火,他犧牲了太多,多到人們忘記了他曾經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