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日課371丨抑制人性的惡,引導人向善

荀子日課371丨抑制人性的惡,引導人向善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371講《性惡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孟子曰:人之性善。

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矣。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則有惡用聖王,惡用禮義哉?雖有聖王禮義,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者聖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聖王之治而禮義之化也。今當試去君上之勢,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強者害弱而奪之,衆者暴寡而嘩之,天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荀子·性惡篇第二十三》10)

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認為這不對,荀子認為:

古今天下所謂的善良,是指端正、順理、平和、有秩序;所謂的邪惡,是指偏邪、險惡、悖逆、好作亂。這是善和惡的差別。人的本性本來就是端正、順理、平和、有秩序的嗎?那還要聖王幹什麼,要禮義幹什麼呢?即使有了聖王和禮義,能為正理平治增加些什麼呢?其實并不是這樣,人性本來是惡的。古代的聖人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偏邪險惡而不端正、悖逆作亂而不守秩序,是以建立君主的權勢統治他們,彰明禮義教化他們制定法治管理他們,加重刑罰限制他們,使天下安定有秩序,符合于善良的标準。這就是聖王的治理和禮義的教化。

如果抛掉君主的權勢,沒有禮義的教化,廢棄法治的管理,沒有刑罰的制約,站在一邊觀看天下群眾的交往;結果一定是,強者會侵害、掠奪弱者,人多的會壓制人少的,天下不久就會悖逆作亂互相傷害。由此看來,人性本惡就很明顯了,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荀子在此是拉聖人背書,認為聖人早已發現人性本惡,是以才制訂禮儀引導人們做好事不做壞事。制訂禮儀、法律制度的目的主要是抑制人性的惡,引導人向善的發現發展。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