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伴侶》首播收視破2,“高圓圓複出”熱度居高不下,真沒想到,産後複出的高圓圓不僅顔值抗打,演技也毫不遜色。
老面孔,新劇情。
問戲如何?
有人說突破了瓶頸;有人說頌揚了女性;也有人說,隻要看到女神再現熒幕,就心滿意足。
這次,高圓圓演的是職場女強人陳珊。為了突出角色的強勢幹練,演出前,她特地換了發色。
她卻說這個角色,是一個挑戰。
挑戰在哪裡呢?
在于角色的野。
陳珊在劇裡是個很“過瘾”的角色。她做了很多我們不敢做的事情。比如說,當衆怼一怼老闆:
偶爾罵一罵合夥人:
一點不擔心人際關系問題:
能力值又爆表,在家裡頭絕對地挑大梁,把新時代“女強男弱”的搭配模式,再現得很是生動。
從江疏影到倪妮,再到姚晨和高圓圓。
隻能說,演“女強人”似乎是女神的必經之途。至于這個模式成不成功?現在《伴侶》居高不下的收視率已經證明了一切。
而這次和高圓圓搭檔熒幕情侶的是“秦始皇”張魯一。
他扮演的孫磊在劇中與陳珊是從同學發展為情侶,感情基礎深厚,後來為了支援妻子事業,毅然化身家庭煮夫,充當起了堅實的後盾。
張魯一和高圓圓的搭配,一個霸氣一個含蓄,倒是契合劇中的人物設定,但cp感總歸還是差了點。
也有劇情的緣故,《伴侶》說的多是婚後家庭的權力結構以及與職場的平衡、傾軋,并不是一部養成類愛情劇。
沒有層層遞進的邂逅鋪墊,cp感不強烈也可以了解。
那麼,和高圓圓搭起來cp感強的男星又是哪一位?
是謝霆鋒?
馮紹峰?
還是何潤東?
要我說,都不是,和高圓圓最經典的cp,還是“舅舅”王耀慶,畢竟兩人站在一起,那個CP感真的很足。
私底下拍戲的空檔,據說舅舅也給了女神很多的歡樂。
遙想高圓圓電視熒幕上的上一部劇,還是《咱們結婚吧》。
高圓圓扮演的大齡女子楊桃和男主果然,在劇中經過種種雞毛蒜皮的撕扯,最後修成正果。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楊桃和果然兩人在自家中深度探讨延綿子嗣的問題,探讨開始之前,果然起身走到床頭櫃,拿起櫃子上放着的碗就喝了起來,這是嶽母為他準備的“十全大補湯”。
果然喝了兩口就回頭訴苦:“我實在喝不下去。”
這時,一旁的高圓圓一邊督促說“喝不下也得喝”,一邊又很貼心:“剩下個一口兩口沒關系。”
既真實又相當搞笑。
從貼近生活的角度來講,《咱們結婚吧》要比《完美伴侶》優秀不少。
《結婚吧》對高圓圓而言,恰好正是《伴侶》的上一部作品,中間隔了整整9年。
這9年裡,高圓圓和趙又廷喜結連理,這順利地讓趙又廷成了“全民公敵”,每次他一出現,彈幕上永遠少不了一句“奪妻之恨,不共戴天”。
生米成了熟飯後,不少人開始操心起女神的婚後生活。她吃得好嗎?她睡得好嗎?公公婆婆對她好嗎?
而近年來,高圓圓公公趙樹海的一些發言更是讓人替高圓圓捏把汗。
趙樹海口中,好老婆、好兒媳的标準,就是要把丈夫伺候得服服帖帖的,餐具得擺放整齊了,拖鞋得整理明白了,吃完飯毛巾就要第一時間遞上來。
規矩多,脾氣大。
很多人看完後已經在心裡頭狂喊“女神,你受苦了!需不需要我拯救你。”
但實際上,趙樹海對高圓圓特别滿意,他誇贊高圓圓辦事非常妥帖,就像他的發妻一樣賢惠。
聽到這裡,不少人又訝異了。高圓圓出身知識分子家庭,又是響當當的“國民女神”,是怎麼做到在“兒媳婦”這個角色上遊刃有餘的?
可能跟她的成長經曆有關。
很多人印象裡,高圓圓的形象都是這樣的:
和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明眸皓齒,文靜恬雅。
這樣的形象讓她在17歲那年被經紀人一眼相中,出演了廣告,迅速成為商家的寵兒。後來拍了著名的“清嘴含片”,成了全民皆知的“清嘴女孩”。
但其實,小時候,高圓圓并不像看起來那麼文靜。
幼年時,她和父母親定居在雲崗的航天部大院裡,那會兒的高圓圓有着濃郁的男孩子氣質,每天和其他同齡人瘋狂地追逐、打鬧、遊戲,從來不知疲倦:
“男生都跑不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後面一把把男生的衣服抓住,往後一拽,然後比他跑得還要快。”
但是這樣矯健的步伐到了高中就開始緩了下來。
高圓圓發現,自己身邊的同學們心思開始多了起來。高中軍訓的時候,因為自己舉手自薦和一位男同學合唱了一首歌,馬上惹得班裡頭流言四起。
不久後,高圓圓發現同學們看自己的眼光變了,她們會嫉妒她的容貌,在背後竊竊私語,甚至商量着一起編排、孤立她。
木秀于林,摧殘她的風馬上就吹來了。
那個年紀的高圓圓,第一次體會到了人性的醜陋。
“那時候我開始意識到,我比較容易被别人注意到,也比較容易被針對。”
從那之後,高圓圓開始變得内斂,加上當時的班主任常常教導,女孩子要安安靜靜,走淑女路線。
于是乎,高圓圓也跟班裡的其他女孩子一起,學着小聲講話,學着察言觀色,學着禮貌待人,壓制住身體裡的野性。
“别人不斷給你一些東西,我就被馴化成功了。但當時不會有這種意識,而是要去求生存,一種自我保護,你沒有能力去打破,去重建,就變成了一個内向的、内斂的淑女,直到現在。”
但是人性的本質在于,你越是壓抑、不願意直視的部分,它越有可能悄然發芽,野蠻生長。仔細捋一捋高圓圓扮演過的那些角色,你會發現,最為出彩的那幾個,都帶着幾分邪氣。
比如《搜尋》裡的葉藍秋,當時導演陳凱歌帶着幾位主演上訪談節目,記者們一提起高圓圓,就是“清純、冷豔、公主”,陳凱歌聽完笑着說:
“你們沒發現,她眼睛裡有一點邪惡嗎?”
陳凱歌說:這點“邪惡”就是她成功塑造葉藍秋的根本原因。
因為故事裡的葉藍秋是柔弱的,她是一個淋巴癌晚期患者,又是被網暴的對象,她應該被表現得很虛弱無力;但同時,她對這個世界也是帶着恨意的,這種恨讓她拒絕為老人讓座,出言不遜,進而推動整個故事的發展。
是以,塑造這樣的角色,除了演出哀怨感之外,也非得帶點“邪惡”不可。
另一個角色是《天下第一》中的柳生飄絮,作為劇中李亞鵬的妻子,常以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示人,但内裡卻是一個深藏不露的殺手,是劇中大反派“鐵膽神侯”派來的間諜。
最後就是她用一柄武士刀直接結果了女主海棠,讓葉璇姐姐順利殺青。相信這個角色也是很多人的青春回憶。
最後一個,也是最經典的——周芷若。
對于周芷若這個角色,高圓圓說:
“她身上那種境遇的被動和抗争的主動有特别大反差,是一個蠻命苦的女孩,但始終想打破這種處境,又一次次被辜負,無奈之下黑化。”
從一個清純可人、暗戀張無忌的女孩,到後來心計深沉,練習九陰白骨爪,成為峨嵋派掌門,一掌戳死宋青書,這一手長長的白指甲,估計也隻有楊麗萍老師能與之匹敵。
當年高圓圓拿下“周芷若”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因為她終于可以不用演“乖乖女”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高圓圓一門心思,就想着如何突破觀衆對自己的刻闆印象。
曾經有人問高圓圓,對于網上一衆對趙又廷“奪妻之恨”的讨伐有什麼看法?
高圓圓笑着說道:
你們以為的我,和真實的我,可能是有差距的。
作為高圓圓,典雅賢惠、溫潤如玉,既是成長給她的蛻變,亦是多年來修煉成的技能。
在高圓圓的成長中,除了個人經曆,還有一個人對她影響極深,那就是她的母親。
高圓圓40歲産下了女兒Rhea,跟母親生她的時候是一樣的年紀。
從高圓圓懂事的時候起,母親的身體就一直很羸弱,常常生病。高爸爸曾經對母親說,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不想出門就不出門,不想上班就不上班,你不想幹什麼都沒關系。
這種無條件的愛,無微不至的照顧,給了高圓圓很大的觸動。
後來長大成人,照顧母親的重擔落到了高圓圓的肩膀上。
從2005年開始,将近10年的時間,高圓圓每年隻拍一兩個月的戲,剩餘的時候就陪伴在母親身邊,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她甚至把家搬到了租金昂貴的北京CBD中心。
“能看到車流人流,冬天的時候,還能看到樹木、枯枝,北京看起來又繁榮又蕭瑟。你想象着,外面的人有哭有笑,但裡面的人生命垂危。”
那10年時間,高圓圓社交媒體的推文,大量與母親有關:
母親的身體狀況是高圓圓的牽挂。
有一次,恰逢她到紐約出差,打了電話給母親,與母親分享在異國他鄉的所見所聞,母親聽完後跟她說:
“别着急,多待幾天,不用着急回來,我挺好的。”
2014年,高圓圓和趙又廷在北京領證結婚,一周後,高母病情急轉直下。當時站在醫院長長的走廊裡,高圓圓思緒翻湧:
“我意識到,即使無數次地設想過媽媽會離開我,但這一刻,真的要來了嗎?"
兩個月後,母親去世。
她走之後,高圓圓讀一本《東京塔》,書中說的是作者與亡母的羁絆,她讀了兩個月才讀完。
“就像書裡所說的,作者的母親為了讓家人吃到最美味的腌菜,會算好時間,半夜起來攪動腌菜的缸,那個缸就是她給家人帶來幸福的寶貝。
食物,衣服,時間都是可以計量的,這種綿長的愛,卻是用什麼都計算不出來重量和多少的。
而我呢,在生活上瑣碎的細節,跟媽媽越來越像,嚴謹到有點偏執。”
有這份嚴謹,足見高圓圓能成為趙樹海口中的“好媳婦”,一點也不奇怪。
後來提及母親,高圓圓說:
“她塑造了我,她送給了我一個禮物,就是讓我變成一個不完全是她,又在骨子裡與她親近的人,一個可以照顧好自己和别人的人。”
或許,人的一生往往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
40多年的歲月,把高圓圓從雲崗大院裡那個愛跑愛跳的小姑娘,變成了現在的“國民女神”。
有人說,這是被磨平了棱角。
但你再想想,其實被“磨平棱角”,也未必是件壞事兒。
#影視雜談##完美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