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近日,湖北武漢的一名網友稱,自己的孩子在參加校外教育訓練冬令營活動時,打碎了博物館一件文物,被要求賠償130萬元。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這名家長表示,孩子12歲,寒假裡參加了一個為期5天的校外作文教育訓練班,其間,教育訓練機構老師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時發生了意外。自己花1000元給孩子上寒假營,結果換來了要求賠償130萬元的慘痛結果,他說:“這是要破産的節奏”。

在随後的視訊裡,他曬出了孩子的優秀少先隊員勳章并表示“不要害怕,要勇于面對,勇于承擔”。不過對于應該怎麼賠償,他還是希望其他網友能為其支招。他認為,付費将孩子交給教育訓練機構參加活動,孩子才12歲,監護權就暫時轉移給老師了,教育訓練機構應該承擔更高的賠償比例。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監控視訊顯示,這座半人高的陶俑人像放在牆角位置,附近有不少學生正在活動。一名學生經過陶俑時,身體不慎觸碰到陶俑的手部,結果陶俑從中間部位斷成了兩截,摔在地上破損。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博物館回應:并非130萬

記者随後采訪了館方從業人員,對方稱,被損壞的展品是9年前從日本買回的,當時花了20多萬元,博物館從未說過展品價值130萬,也不可能這樣要求賠償。

1月26日淩晨,博物館方代表@片姜舟_ 在微網誌發文回應:這件鎮墓俑并非130萬,報警方并非博物館,博物館從未勒索研學機構以及勒索小孩父母,目前還在協商階段。

該部落客曬出了和家長的聊天記錄,其中顯示,家長對展品索要130萬進行了錄音,但聲音來源并非是博物館方。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館方從業人員表示,該館一直在舉辦公益展覽,讓大家免費參觀。事發當天,涉事教育訓練機構跟館方說的是,出于研學目的帶孩子們過來參觀。從業人員承認:“這件展品之前一直就是這麼放置的,沒有玻璃罩或護欄。發生這樣的事,我們确實也有責任,他們提出這一點我們也認可,是我們沒有把孩子們照顧好。”

但在微網誌中,@片姜舟_ 也對帶隊老師提出了質疑,老師帶孩子們進入博物館是不是做過準備工作?進入博物館後,為何老師一直在一邊看手機?

記者聯系到涉事教育訓練機構,從業人員稱,此事目前正在調解中,關于展品的價值和賠償金額尚不清楚。從業人員表示:“關于展品的價值和讓家長轉賬的錢,老師可能是着急随口一說,具體情況我還要再了解。”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雖然打碎展品的賠償款不是網傳的130萬,但是事件還是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博物館方1月26日透露,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調解,孩子被保護得很好,賠償款數額也在大家能接受的範圍。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對于此事

不少網友提出質疑

價值昂貴的展品居然就随便放在角落?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專家:

“裸”展可以,但要做好保護

“這件事應該從兩個方面看,一個是觀衆的參觀素養問題,不一定是具有曆史價值的文物,就算是當代的藝術品,甚至文創擺在那裡,參觀者都應該注意,提升自己的參觀素養。”複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告訴記者,另一方面,博物館陳列展覽時,也應該注意文物、現當代藝術品、文創品的安全,“你把它固定好了,把展位修得結實一點兒,‘裸’展也是可以的。”高蒙河說,國外的很多博物館都有“裸”展的傳統,中國也一直在嘗試,但關鍵需要保護好展出的物品,“我們是用繩子、透明的魚線等,在不影響觀展的情況下,可以讓展品與觀衆近距離接觸。”

“文物在博物館内展出時,沒有玻璃罩等保護措施,僅出現‘禁止觸摸’這一方式,是合理的。”文物保護大V@文物醫院 也這樣告訴記者,國内外很多博物館都有大量露置品文物擺放,很多連“禁止觸摸”都沒有,這一做法和參觀者整體素質有關。“當然,博物館也有保護展品和觀衆的義務,如果展品倒下來砸傷觀衆,博物館也有安全隐患。”對方還表示,根據國内相關規定,并沒有要求博物館展出文物必須加有玻璃保護罩等,很多博物館都希望不要玻璃罩,這樣可以讓觀衆對文物有更直覺的認識,“但是很多博物館後來都被迫加上玻璃罩。”

對于該事件中,孩子疑似碰到文物導緻文物打碎的情況,應該如何進行賠償?@文物醫院 認為,“肯定是由當事人和監護人負主要責任。至于如何賠償,這要雙方協商或法律判決。”

學生參觀博物館,打碎130萬元文物?館方回應

來源|上海新聞廣播、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周刊、紅星新聞

編輯|韓玉婷 朱婵婵 丁兆汝

有你的“點贊”“在看”

法報君會更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