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汽車人争鳴|站在馬斯克對面的大佬們:“電動車市場的上司權,絕不出讓”

新汽車人争鳴|站在馬斯克對面的大佬們:“電動車市場的上司權,絕不出讓”

劉曉林/文縱觀全球,唯一不焦慮的汽車大佬可能就是馬斯克。這不可阻擋地為其拉了全汽車行業的仇恨。

但如果論起“社交達人”的稱号,馬斯克并非唯一當選者。過去一年中,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社交媒體上同樣活躍。除了加入推特,迪斯在中國的微網誌賬戶也保持着較高的更新率。

代表傳統車企陣營的迪斯和新造車領袖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是汽車界的一大看點。繼2020年受邀參觀大衆後,馬斯克又出現在2021年夏天的大衆汽車集團2021年上司力峰會上,給大衆高層上了一堂課。

作為全球最大車企集團的一把手,迪斯對馬斯克的禮遇和虛心請教,為新舊汽車業的格局變化蓋下了确認章。面對大衆内部轉型和新能源市場表現的雙重壓力,迪斯權衡利弊,選擇了和馬斯克做朋友。

新汽車人争鳴|站在馬斯克對面的大佬們:“電動車市場的上司權,絕不出讓”

但從二人互動來看,關系并沒有外界猜測的那麼親密。迪斯2021年初加入推特後的第一篇推文就向馬斯克宣戰:大衆ID.要開始搶占特斯拉的份額了。随着更多的ID.品牌電動車走向市場,競争将不可避免的成為迪斯和迪斯的新話題,“友誼的小船”還能飄多久很難說。

與迪斯和馬斯克的亦敵亦友不同。傳統車企的另一位掌門級人物——豐田汽車CEO豐田章男和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卻在2021年年末同時站在了特斯拉對面。

過去幾年中,豐田章男執着地呈現出與馬斯克的水火不容之勢。準确地說,是其執着的不認同以特斯拉的發展路徑。

事實上,豐田章男和馬斯克在相識之初有過一段友好期。10年前,豐田曾投資過特斯拉,有過合作,甚至豐田章男還試駕過特斯拉電動車并給予充分肯定。

但道不同不相為謀。豐田章男對特斯拉的不認同不僅僅源于其對電動車并不環保、不具備普适性的堅持,從2020年雙方的互相揶揄可以看出,那是典型的兩個傲嬌的領頭羊之間的互相看不上。

新汽車人争鳴|站在馬斯克對面的大佬們:“電動車市場的上司權,絕不出讓”

圖檔來源:企業官網

2021年年底,在馬斯克當選2021《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第二天,豐田在日本一口氣釋出了16款電動車。豐田章男在電動車隊前張開雙臂,宣布豐田将投入350億美元用于電動車研發,并計劃于2030年實作年銷量350萬台電動車,全力緻力碳中和。

這一幕被認為是豐田章男“蓄意為之”。在維護傳統車企的尊嚴方面,沒有人比豐田章男更硬核。

與豐田章男的高調不友好不同,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性董事長,瑪麗·博拉(Mary Barra)從未和馬斯克有過正面交鋒。在業界印象中,她對特斯拉的态度更類似于站在高處“漠視”。

通用和豐田一樣,都是很早就展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車企巨頭,但也都是在電動車商業化應用上遲了一步的傳統派代表。

在美國市場,通用和特斯拉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上一直有交鋒。雖然特斯拉長居榜首,但通用并不認同其上司地位。

2021年年底,瑪麗·博拉(Mary Barra)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用是電動汽車市場的上司者”,而且,“不會把上司地位讓給任何人”。事實上,“我們的戰略目标是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上司者”,也同樣是迪斯逢釋出會必提的口号。

新汽車人争鳴|站在馬斯克對面的大佬們:“電動車市場的上司權,絕不出讓”

圖檔來源:網絡

但聽聞瑪麗·博拉此言,特斯拉俱樂部和馬斯克本人都立即上陣開撕,在推特上發文稱,通用隻占了9%的電動車市場佔有率,卻說的好像賣了很多電動車。并認為是不是上司者,要看是不是賣了很多車。

2022年1月6日,通用汽車去年第四季度僅售出26輛電動汽車的成績出爐,馬斯克更是不失時機的在社交媒體又嘲諷了一把,稱通用還有“進步空間”。這一次,馬斯克的“嘴損”連網友都看不下去了。畢竟,通用全新一代電動車技術已經在凱迪拉克上量産,2022年真正的産品一對一競争才剛開始。

另一位值得出鏡的傳統車企是福特汽車,與大衆豐田通用三強以各種姿态站到馬斯克對面不同,福特對特斯拉的态度更為謙虛。據悉,2021年11月,馬斯克在回複一名網友時表示:"在過去一個世紀,造車新勢力的墓地非常龐大,并且還會更加龐大。而特斯拉與福特是美國僅有的兩家沒有破産的汽車公司。”福特CEO吉姆·法利随後轉發,并以無上榮幸的口氣評論道:" 感謝引領道路......"

此外,福特2021年在股市和電動車銷量上上演了“黑馬”表現。這讓福特信心倍增,但其目标是誓奪美國電動車第二之位。這種甘居特斯拉之後,卻将競争矛頭直指同為傳統車企的通用汽車的做法,讓美國的新能源汽車戰局平生了幾分“喜感”。

新汽車人争鳴|站在馬斯克對面的大佬們:“電動車市場的上司權,絕不出讓”

不得不說,這種身價上億的汽車大佬間的嘴仗,在過去100多年的汽車業曆史中實屬罕見。更值得玩味的是,2021年之前,衆多車企都不願意被貼上特斯拉競争對手的标簽。大衆說特斯拉搶的是豪華品牌的市場,豪華品牌說特斯拉的定位和他們不構成競争關系。但2021年,随着各品牌電動車集體推出,傳統車企集體站到了特斯拉對面。

硝煙漸濃的背後,是智能電動車即将進入全面競争時代的信号。2021年,巨頭們開始展示在電動智能化上的首批成果。大衆汽車的ID.品牌多款車入市,在歐洲銷量排名靠前,豐田也順應趨勢,推出電動車戰略;通用全新的電動車平台和電池體系也正式量産。

不過,轉型的挑戰剛剛開始。2021年,不止一家傳統車企集團的高層表示,他們的主要挑戰是:既要保持燃油車的增長節奏,還要在新能源市場的開拓上保證競争力。更重要的是,最新技術不斷更疊讓他們的新車很可能還沒上市就已失去競争力。

這一壓力的直接傳導就是銷量。2021年的銷量顯示,各傳統車企有喜有樂。大衆、通用不容樂觀,分别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豐田則繼續蟬聯全球銷量桂冠,并首次超越通用,成為美國市場的銷量冠軍。雖然都受到疫情和晶片短缺的影響,但有分析稱,豐田通過向零件廠商下達缜密的生産計劃等努力,把供應鍊相關影響降至最低。

特斯拉在軟體和晶片上的AII IN 、豐田的精益化管理體系,這兩項實力讓他們與所有車企一起應對“缺芯”風險時高下立現,也是特斯拉和豐田成為2021年赢家的決勝籌碼。

跨國車企大佬的焦慮感在中國市場表現的更為明顯。作為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應用最快、體量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既有本土崛起的各路造車勢力的激烈競争,又有市場規模的吸引力,這讓跨國車企面臨着産品、研發、營銷、服務等競争力層面的全方位考驗。大衆ID.在2021年年末調低銷量預期,即是中國電動車市場已形成門檻的反映。

迪斯2020年在中國注冊了個人微網誌,2021年,迪斯一共釋出了51條微網誌,其中包括20條視訊,為大衆ID.電動車做廣告是迪斯微網誌的主要内容之一。在2021年年底大衆汽車集團董事會履新期間,作為備受争議的改革派,迪斯在成功獲得繼續掌舵大衆的權力後,第一時間借微網誌輸出了下一階段大衆轉型的目标和時間表,并與中國網友展開問答互動。

2022年,包括跨國品牌在内,大批來自傳統車企的電動車将集中入市,與特斯拉及中國新造車品牌的第一輪正面對壘也即将展開。大佬們的“上司者”情結能否變為現實,分曉即将呈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