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賞楹聯品非遺,濟南啟動“河和之契 幸福聯春”系列非遺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 通訊員 付偉安

河和之契,人文之契。河和之契,時代之契。1月25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東省文化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濟南市文化館、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協辦的“河和之契 幸福聯春”山東省暨濟南市2022年楹聯征集優秀作品書法展系列活動在濟南市文化館啟動。

該活動包括“河和之契 幸福聯春”山東省暨濟南市 2022年濟南市楹聯征集優秀作品書法展、“河和之契” 孫雨田書法藝術展、“河和之契 非遺迎春”濟南市新春非遺作品展、“河和之契 非遺迎春”濟南市壬寅年剪紙藝術展、“河和之契”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聯展五部分内容。

賞楹聯品非遺,濟南啟動“河和之契 幸福聯春”系列非遺活動

“河和之契 幸福聯春”山東省暨濟南市2022年濟南市楹聯征集優秀作品書法展,曾面向全國征集楹聯作品500餘幅,特邀15位省市著名書法家書寫楹聯作品150餘幅作品,作品在市文化館一樓進行集中展出。展覽現場,山東省著名書法家于振才、張本友等多名書法家揮毫潑墨,為市民朋友書寫春聯、“福”字,每一幅作品都寓意喜慶、飽含祝福。收到新春祝福的市民臉上堆滿了笑,心裡樂開了花。

“河和之契”孫雨田書法藝術展在市文化館藝術交流展廳開展。該展覽展陳設計獨具匠心、别具一格,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壁壘,打造了不一樣的“空間體驗”,現場集中展示了著名書畫家孫雨田先生創作書法作品50餘幅。所有作品均以兩河(黃河、大運河)文化為創作主題,以書法的獨特藝術形式形象呈現兩河文化豐富多彩的精神内涵。

賞楹聯品非遺,濟南啟動“河和之契 幸福聯春”系列非遺活動

“河和之契 非遺迎春”濟南市新春非遺作品展在市文化館非遺展廳開展。該展覽以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創作主題,以展現新時代泉城人民虎年美好生活為主要内容,以及與生肖“虎”相關的非遺作品、非遺文創産品等100餘件,涵蓋了錫雕、魯繡、濟南面塑、章丘黑陶燒制技藝等20餘個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該展覽主題鮮明,風格多樣,既有原汁原味新春虎元素的非遺作品,又有描繪濟南風光、诠釋泉城特色地域風情之作,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征,展示黃河流域文化遺産魅力,具有一定的時代内涵、良好的藝術品位和當代審美意趣。

“河和之契 非遺迎春”濟南市壬寅年剪紙藝術展在市文化館負一樓大廳開展。該展覽彙聚了剪紙藝術傳承人、愛好者的140餘幅以“虎年”為主題的剪紙藝術精品。所有展品均主題突出、風格多樣、美觀大方,線條粗細相宜,既有融“虎”于本地特色民俗文化和各類寓意吉祥的傳統之作,又有寄“虎”以讴歌美好新時代的新奇創意,充分表現了新時代泉城人民熱愛生活的良好精神風貌,抒發了對中國夢的美好憧憬。

賞楹聯品非遺,濟南啟動“河和之契 幸福聯春”系列非遺活動

“河和之契”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非遺聯展,在市文化館一樓大廳集中展示了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近期的非遺雙創成果,現場還邀請了魯繡、布藝、面塑、社火臉譜、麻糖等10餘個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示,各位非遺傳承人通過現場講述、示範以及體驗互動等多種形式向市民生動展示了非遺項目獨特的藝術魅力。

本次活動作為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指導、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河和之契:2021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産交流展示周”和2022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有機組織部分,以詩詞、書法、非物質文化遺産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挖掘時代内涵,講述黃河故事,赓續中華文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