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省釋出災後災後重建最新進展

山西新聞網10月22日電(記者葛海霞)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就山西省災後災後重建最新進展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全省災後災後重建最新進展,并回答記者提問。

山西省釋出災後災後重建最新進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災後恢複重建工作。10月17日至18日,省委書記林武深入雲城、臨沂、魯良、晉中等災區,考察指導渭河一線沿線的救災重建工作,走訪受災群眾。蘭富安州長召開了多次會議,組織研究災後恢複重建的重大政策措施。省政府制定并印發了《山西省災後災後重建工作方案》,對全省災後災後災後重建工作的部署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省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對災區農業住房安全評價、近期能源供應與供熱、受損公路災後恢複和沿地質救災處理,防止返鄉扶貧和财政扶持、災後秋季糧收購、 災後聯合搶救和文物保護等工作安排部署。市政府還制定了防止災後再度脫貧的具體措施,促進農業"雙減雙搶",加快恢複重建等,促進盡快恢複生産生活秩序。全省黨員幹部群衆齊心協力推進恢複重建工作。目前,災區除洪澇、住房安全、災區基礎設施修複、村容恢複、複工複學、全面啟動返困監測機制和測繪等工作基本完成外,群衆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災區生産生活秩序總體穩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期災後恢複重建工作目标基本實作。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第二階段主要目标是在春節前全面修複各類基礎設施,修複和重建所有受損房屋,讓受災群眾搬入,確定受災群眾春節快樂溫馨。我省将紮實做好災區加強和救災工作,出台災區重建專項規劃和政策措施,加快修複重建受損房屋,加快重大基礎設施修複工作。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氣候異常,極端寒冷天氣的可能性更大,近日氣溫下降較快,各級部門正在完善災區人民臨時住所,以防暖保冷、衛生防疫等措施。各級各部門正在按照省政府恢複重建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制定實施本地區及其部門恢複重建的實施和專項方案。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全省有關部門在财政、住房、稅收、稅收、金融、土地、工業和就業等領域出台了一批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優惠政策和援助措施,支援災後重建和恢複生産生活秩序。按照要求完成災損、破損房屋的評估和鑒定,加快因災害造成的受損房屋的修複和加強及重建進度。

我省設立省級民政廳特級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各級民政部門深入前線,全面摸排,對災害造成的群衆基本生活困難,簡化救援程式,開展"急救",累計實施臨時救助53227人,其中低保險對象和特困人員27642人,發放救助資金3442.4萬元。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災後恢複重建,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紅十字會和慈善協會共收到捐款10.97億元,社會組織127個,志願者3萬餘人參加一線救助、緊急救援、幫助有需要者心理疏導、資源連結、社會關系修複等救助服務。逐一檢查養老、兒童、救助等公務員機構的損壞和安全隐患,125家受損機構恢複營運,妥善安置1699個支援對象。針對性地制定了開展困難群衆檢查、及時足額發放救災資金等12項措施,簡化、更準确、更有效地保障困難群衆的基本生活。《關于認真管理和使用慈善捐款的通知》,對依法開展募捐活動,規範捐贈使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截至10月21日,高速公路已全面開放并重新開放。該省的主要高速公路已被搶購54個地方,25個地方被搶購。農村道路已被搶購3233條,有2條縣道,3條農村公路正在搶購。在水利方面,三座水庫、兩座水閘基本修複,受損河堤修複,渭河金段閘門已經關閉。截至10月20日,31.8公裡受損的路堤已經修複。受損的366座淤泥壩的修複工作進展迅速,目前已修複26座淤泥壩,其餘正在推進;

在農業生産恢複方面,全省秋收和秋種進展明顯加快,秋收約230萬畝/天,秋播約40萬畝/日。目前,全省秋糧收獲進度達到71%,全省秋季播種進度達到26%。加快修複損壞的外殼,累計修複損壞的外殼超過120,000平方米。同時協調飼料300噸,配置設定消毒劑90噸,解決重災區農民的需求。指導農場(家庭)以無害的方式治療因災難而死亡的67,000頭(僅)動物和家禽。加快農田水源排水,累計排除農田積水6000多萬畝。加快修複受損棚,制定災後蔬菜恢複和生産指導,累計修複9000多個農棚。我省将繼續加快秋收和秋耕進度,做好破棚、圍護加強、農業生産制定和赈災補貼等工作。在災後衛生防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堅持"雙手把握",為災後重建工作創造安全環境,為群衆恢複生産生活提供健康保障。在防災返貧監測救災工作方面做好,截至目前統計,全省涉及摘帽縣46個,扶貧村2750個,脫貧降困43.4萬人到不同程度的災害,提出的新增災害監測目标有1363戶3179人。我省出台扶持措施,加強财政支援,安排中央過橋資金6428萬元用于災後恢複重建,并努力投入10億元小額信貸,重點開展災後扶貧和扶貧項目,優先扶持災後重建項目和發放公益崗位工資。

(負責編輯:闫濤、闫亞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