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可分為兩類人,一類喜歡做技術,在INTEL工作的博士起始月薪為16K,MSRA員工不會低于這個數,今年我們02大學生在MSN工作的兩位月薪超過1K,其次高的是Autodesk,第三高的是Thales(做嵌入式及地鐵中央資料處理系統).
一類是喜歡做行業或咨詢的,若有幾年實際工作經驗,則前景也非常好.
我們要同時兼顧這兩類情況.
我當然明白行業的重要性了,特别是咨詢業的美好前景了,是以我們一直在大力導向一些技術不強,或對技術不感興趣的同學去從事SAP等行業,我剛剛統計,今年02畢業生至少有15人的工作是選擇了SAP行業.我記得去年帶一批同學去達豐面試時,我對那些同學講,你們有機會在達豐這樣大型制造業實習SAP實施,即使将來每月隻有1K元,也要在這裡做,這種機會太難得.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我們今年有10多位同學在達豐,漢得,BAYER,SAP等公司做SAP實施,盡管其中有些公司的待遇很低.
但我們不是管理學院(管理學院又有幾人有機會去大公司做咨詢?當然财大例外.在我對管理類專業的就業情況非常清楚).所有要我們學院學生的公司,都是沖着我們軟體專業來的(而不是為了找咨詢業人才),但行業是無法在學校裡學的,隻有自己工作後才能在公司裡學到.
我們同濟大學不是北京大學,不是HARWARD.如果我們淡化技術,往HARWARD方向去,估計至少有70%的同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沒人承認您是HARWARD,我上周帶教育部驗收專家到HP實習基地參觀,專家問HP,為什麼最喜歡要同濟的學生,公司負責人回答,同濟的學生技術過硬,工作務實.我們生來就不是HARWARD,我們努力的方向隻能是MIT.
在我的位置上,我必須首先考慮學生的出路,我必須為學生的就業負責,如果我們的課程設定或培養方向,導緻很多學生就業問題(盡管聽起來可能很有美好前景),我将無法向同學交待,我必須正視就業現實.
我将永遠堅持我的觀點,技術立院,而且會越來越加強技術.很多最好的跨國公司都非常強調技術,細節例如MSRA,MSN,ATC,GTSC,AUTODESK,KODAK,SAP,Thales等我院,而且這些公司的待遇都是最高的,是令人尊敬的公司.大家已看到了,KODAK是怎樣考試的,直接上機考WINCE,VC++,J2ME,多少實在!沒有點真家夥,想進去門都沒有,這叫現實!鑒于其中一些最優秀公司對算法有較高要求,我們已計劃為大學生和研究一加上算法分析設計類課程,為此,我院可能會有一位CORNELL畢業的博士将到我院工作,專門加強算法類教育,為些我院将付出很大的代價.同時,我們在全力特色優秀的圖形學教師.我不能看到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我們課程設定的偏差,而導緻學生錯失了MS,AUTODESK等幾乎是最好的機會
對于追求技術的同學,我院的課程兼顧了基礎和實用,有很大優勢.
對于将來想做行業咨詢的同學,我們的政策是先以軟體技術優勢得到進入公司的機會,然後伺機轉入咨詢業.如果你技術不行,你根本就沒有進入大公司的機會.就像這位學長,我想恐怕你當初也是憑您的技術進入的公司,現在才有資本說這樣的話.我們必須先能進入好的公司,對軟體學生,隻有靠技術,才有可能進入.
很巧合的是,就在兩小時前,一位學長電話裡告訴我,我們一位04年畢業的工程碩士剛剛跳到IBM去做ERP咨詢了(BPCS),他當初正是憑自己的技術進入一家跨國公司做電信行業軟體開發,進而有機會轉入咨詢業,這就是我們的政策.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走這條路.
順便透露一下,我院正在緊張籌劃在SAP顧問領域及SAP開發的一項較大計劃,不過将主要面向在職工程碩士(少部分面向全日制工程碩士).因為正在計劃,是以不便透露更多内容.
至于不如CS,我不這樣認為,我在CS工作過10年,當我2000年第一次到公司工作一段時間,我幾乎暈過去了,我做為IT教師,當時幾乎第一次聽說很多已很重要很流行的技術(我當時第一次聽說COM,ATL,DIRECTX,UML,J2EE,EJB,VXWORKS,WINCE,CLRAERCASE,ROSE,....,),我當時十分慚愧自己能當高校教師,居然能在高校中混10年,絕對誤人子弟(像我這樣的害人教師在其它高校中應不占少數,高校裡太好混了,可以我們重視...來蒙混學生,學生又知道多少,隻有找工作時才明白,為什麼公司要求會COM,UML...,但已晚了,因為現在已是IT畢業生滿街走的時代,你不會,有人會!),我當時對IT教育存在的問題簡直是暈過去了,那時就想自己如果能有機會能主導一個學院的教學,我一定會全面改革,一定加強技能教育.如果隻是理論,沒有實踐加強,則隻能停留在書本階段,特别是在IT大學生多如牛毛的今天,就業時将處于很不利地位.目前全國各
軟體學院最大的競争優勢就是整體就業競争優勢非常大.軟體學院主要的優勢展現在大學生就業上.軟體學院的工程碩士不是往研究方向培養的,而且我相信軟體學院大學生出來的将來再讀研究所學生,其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因為他們動手能力普遍已很強,可将更多精力花在理論上,用來實作自己的想法,而不用再去花精力熟悉平台,隻是現在軟體學院大學生畢業讀研後畢業幾乎還沒有.教育部考核軟體學院的最主要名額是就業情況,不僅有就業率,而且有就業品質(就業待遇,跨國公司有多少),這一點上軟體學院(特别是大學生)處于絕對優勢.如果不是傳統IT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别是符合社會需求問題,教育部就沒必要空前的力度支援軟體學院(現在軟體學院幾乎是教育部直接督辦,上周學校校一個上司說,從未感到教育部會這麼重視一個學院).
軟體學院的整體風格是務實嚴謹的,就02級大學生來看,幾乎沒有人是在非IT領域就業的。不是同學們不願意跳出IT這個領域,而是出去非IT行業和别人競争,是沒有任何優勢的。IBM招聘一位應屆大型機管理人員,你需要和100人PK;招聘一個應屆SALES,你面對的很可能是10000人。這已經不是招聘,而是抽獎了。
軟院02級同學還有一個普遍劣勢,思想不夠活躍,凡事容易處于被動,英語口語一般,這點是強化程式設計技能所帶來的負面效果。拿我自己作例子來說,我06下半年開始找工作,作為一名班幹部和學生會有過豐富活動組織管理經驗和出國留學經驗的應屆大學生,面試近20家企業,隻有1家是非IT的商務咨詢公司。不是不想去非IT領域,而是投了十多家公司的履歷以後幾乎全部石沉大海。
學院在這方面所要做的,隻是一個引導作用。讓每個人對自身擁有什麼,适合什麼有個充分的認識,及早針對工作的不同方面早早準備,以用來豐富個人的履歷,這相當重要!想去非IT領域發展的,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學院。這不是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寫程式省很多力氣了,而是相反你會面臨更多的挑戰,準備更多的東西,承受更多的打擊。學院給的那條路,雖然看起來很難走不過走下來以後你會發覺其實沿途的風景還不錯。你自己也可以去挖一條捷徑,不過很可能到一半就發現是死路了,隻有帶好足夠的×××或者你天生就是會鑽洞的,那我就沒有話說了。孰輕孰重,請大家衡量。
前幾天收到一些同學的履歷,千篇一律的項目經驗堆積在一起而沒有重點,這很不好。在投遞履歷以前希望做一些篩選工作,了解公司需求哪幾個方面的技能,運用粗體和下劃線突出重點,其他的一筆帶過就可以了。另外有競賽或者實習經曆的相當重要,務必請附加,特别是ACM一類的大型算法比賽。
其實沒什麼好争的,技術還是管理....
作為ISSC的第一批學員,現在在搞SAP,對于軟院不想過多評論什麼,大家也沒必要把心思放在這上面.SAP大型機這些無疑是相對較新的東西,但是很多東西一定要自己體會過才會知道.
關于就業,關于方向,關于工資,大家也不必要care太多,開始總有個摸索的過程,等過了一年你會發現社會其實真的很大.從畢業拿軟院最低工資,idle到現在拿着高額差旅費,做着實施項目,隻想告訴後來者,路是自己的,自己選擇的東西即使錯了也不會後悔不是嗎?擺正心态,學好英語,路隻會越來越好走,即使開始運氣差點,走自己的路不會差的.
别人說的話永遠都隻是參考, 學校也永遠不會是福利院,靠自己的努力,不會錯的...
萬老師關于SAP說了很多,又想起了當年的大型機,作為SAP從業者,也發表一些意見吧.
首先,SAP不等于咨詢.項目上一個40歲的老顧問說SAP充其量10%算做咨詢,而且還是要實施項目.而且SAP顧問之是以風光,就是憑借多年的實施經驗,而SAP公司是不會有這種機會的,當然SAP CHINA的一些職位是很誘人的(一交大同僚同學去那邊做sales,剛畢業就有SAP SD子產品的PA教育訓練,羨慕死人啊),要求也是很高的;至于LAB,那确實是高福利,但是如果畢業進去,轉為業務顧問的機會應該是沒有的吧.
今年來說,SAP市場是很好的,項目多,獵頭也忙,呵呵.
對于SAP,大家隻要記住一句話,技術要求不高,完全靠項目,如果沒實際實施項目經驗,SAP于你也就失去了價值.是以萬老師說到的一些公司内部顧問,其實并不一定是很好的選擇.
SAP風光很久了,現在市場上的senior顧問有那麼幾種來源,一部分是從作過實施項目的企業跳出來的,因為每個項目上顧問要從始至終帶着客戶,而且這些客戶都是有着實際的業務經驗,這些是我們這種大學生無法彌補的.我們有句話叫作完一個項目,就會培養一批競争對手.還有一批就是做ABAP程式設計轉過來的,這是我們軟院學生可以考慮的.
關于SAP,不好意思說句土話,實施項目經驗決定一切,其他都是扯淡.是以大家就業的時候多考慮小公司,說不定會有實施項目,大公司一般的話很多都會做歐美日support項目.大家剛畢業,還是要積累經驗為主.而且技術一回事情,與人打交道也是要鍛煉的(support項目這點比較坑人).我現在酒量就感覺增加,昨天飲了三瓶,竟然感覺還有餘量...
最後呢,還是要提醒大家,SAP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咨詢.而且就我觀察,大部分SAP顧問還真的不是那麼professional,不會象你想象中的麥肯西的牛人一樣的,而且從SAP咨詢轉到戰略還是有難度的,總之SAP還是IT,即使顧問,也是對外那麼叫法而已,熱衷咨詢的慎重選擇,剛畢業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至于SAP未來發展還真不好說,從技術這一塊,入門SAP是比較容易的,因為SAP正在全面支援JAVA,ABAP将不是SAP的唯一選擇.但是擁有最多項目經驗的人才永遠會是SAP的寵兒,除此SAP與vb是沒兩樣的.
我隻是站在我從業的角度發表看法,畢竟是第一線,雖然會和某些人想法不一緻,但我想總歸有參考性,
畢業了都會體驗到,與客戶打交道有時不得不喝的,這點是中國特色了,相信你的水準會很快大漲的.我聽到喝灑頭就大,但有時必須喝,因為要與外界建立各種融洽氣氛.
我十分贊同你說的,對于我們搞軟體的,如果将業想做咨詢,最友善最可行的方式就是,以我們的軟體技術優勢進入一家适合的企業,通過搞行業軟體(如電信,物流,财務,生産等各領域),熟悉領域業務,進而慢慢轉入咨詢業.這種領域業務絕不是學校能學到的,領域也太多了,必須通過企業實踐才能掌握.我與你的想法完全相同,如果将來想切入SAP咨詢,我們剛畢業的學生從ABAP(或者正在興起的Netviewer J2EE)切入是一條捷徑.最重要的是先有機會這樣的公司.
不過,我提醒,你很快将會看到,SAP顧問或開發者很快會大量湧現,身價會直線下降(當然再降也不會太低).
我覺得很多大學畢業生太注重虛榮了,都要擠在千軍萬馬向往高深的研究機構擠,有多難(當然如果是真有興趣例外).我見過很多人寫了個公司,什麼IBM CSDL>HP GDCC>IBM ISSC,我不同意這種看法.當然如果有興趣例外,其實CSDL主要也是做開發的(CRL才是與MSRA類似做研究的,但那裡隻有最優秀的博士才能進).我對GDCC和ISSC有些了解,因為我們有很多學生在那裡,我覺得GDCC和ISSC最難得的是做的都是大項目(無論是外包的還是為國内大客戶做的),有機會接觸行業領域業務,這是極為難得的機會,也不是小公司所能有的機會,而且還有很多做SAP,Siebel,EBS等的機會,極其難得,而在其它地方,即使做開發,你可能隻是在it技術本身上,無接觸業務的機會,如果你将來想換工作,你會發現,做純it技術的人路是較窄的,而同時掌握it和行業的人則可選擇的機會要多了,就像我剛才舉的我們那位02研究所學生例子一樣,先以軟體專業的優勢進入公司,參加到領域大項目中,進而有機會跳入IBM做該行業的咨詢.
ISSC剛畢業的待遇是很低,但那裡很能學到一般公司學不到的東西甚至絕技,是以我認為那是最适合剛畢業的學生的公司之一.我一直認為01級去ISSC工作的那幾個(大概6個吧)是最聰明的,從不遠的将來看,他們的前景可能是最好的,money增長可能也是最快的,大英雄不計眼前之長短,放眼未來.
我們聰明的同學還很多,比方今年最後願在達豐工作的3-4位02同學,盡管那裡待遇較低,但願在那裡工作,因為那是實實在在大做特大制造企業的SAP實施,将來的身價....,包括去漢得的同學,也是絕對聰明的.我們不要隻看眼前的待遇,要看長遠.
前面有人說做SAP或者類似的這樣那樣的咨詢,個人體會基本相似,項目就是一切,是以如果去做内部顧問,是否能獲得一個真正的consultant的經驗和工作,确實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号,畢竟外部顧問去實施的時候,客戶是弱勢,你教會他們一是一二是二,而如果做内部顧問的話,最初實施的系統已經成型,做support的事情更多的是雜七雜八的fix work,遠不如參與設計實施的時候對整個項目的設計和流程了解完整和深刻,是以個人覺得單純做内部顧問其實發展有限,要想做得好,還是要到能參與實際項目的公司去,完整地跟一兩個project下來,身價自然就上漲了。
關于咨詢服務業,其實大家不必要緊盯SAP,事實上SAP China的名額又少要求有高不适合大學生,國内有不少的資訊咨詢服務公司,如漢得Hand(上次hand來軟院找人的時候,學院網站那條消息裡,萬老師居然講Hand是國内erp實施的一家“小有名氣”的公司,感覺萬老師對這個方面的了解不算多,不過作為IT為主的學院,這也不用作為我們的主要方向),國外做的好的有艾森哲Accenture,而且這個公司是做IT咨詢的,通訊、OA亂七八糟的滿多。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優秀咨詢公司,就不一一列舉了。
至于适合做咨詢的人,感覺大學生最适合,研究所學生畢業的時候成本已經很高,加上和專業方向已經存在一定差距,碩士去咨詢公司從初級做起有點浪費。
咨詢公司按業務劃分有很多種方式。如按功能劃分有:政府決策咨詢機構;兼有投資功能的咨詢機構;技術轉讓為主的咨詢機構,主要将科研部門和大學最新成果向企業推廣;純赢利性咨詢機構。按市場的劃分有:政府、企業集團、國有大中型企業、上市公司、海外上市公司,跨國公司中國子公司。按解決方案劃分有: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鍊管理,企業解決方案,資訊技術架構及解決方案,管理外包服務,戰略及業務流程服務(畢博官方網站提供)。
按企業自身職能劃分有:商業技術部,公司理财,營銷和銷售,營運,組織,戰略(可參閱麥肯錫官方網站,在職能下面還可以細分,如營運可分為生産制造,供應鍊管理,産品發展,服務營運)。對于較大規模的跨國公司而言,為了滿足對客戶的解決方案業務服務,往往還按照自己在某些行業領域的優勢進行行業劃分(閱讀完本報告後,可以按你的興趣去各大咨詢公司的官方網站)。
另外,對于跨國咨詢公司而言,其客戶的重點已經由當初進入時的财富1000強之類的跨國企業轉向國内大型和知名企業。據說麥肯錫80%的客戶是中國公司,其在中國區的業務量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遞增,70%的客戶因為對服務感到滿意而二度光臨,不知是真是假。當然對于我們這樣的報告來說并不需要知道具體數字。不過對于跨國咨詢公司而言,無論人才還是業務都迅速的本土化這是不争的事實。這從跨國咨詢公司每年招人規模的擴大可見一斑。
相對于跨國咨詢公司,本土的咨詢公司大多數把業務集中在當地相對中小型的企業。除了幾家大的咨詢公司(尤其是北京的),如新華信,北大縱橫,和君創業,他們的客戶分布到全國。其他的當地咨詢公司的服務對象都是本省的企業。如江蘇的某家咨詢公司的客戶就包括了江蘇本土的一些知名企業。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裡的大型企業或知名企業是指像移動,聯想,中石油,平安保險之類的巨型企業。有些知名企業可能也會把一部分咨詢預算撥給當地的一些關系良好并有良好聲譽和實力的本土咨詢公司。
為了友善同學們對咨詢公司的了解,我們将解決方案或咨詢公司服務的職能劃分為3個層次
(呈金字塔型),我們以此來判斷各咨詢公司的業務優勢在哪裡,你也可以根據你所學的專業來重點了解适合你的公司:1) 最頂端同樣也是咨詢高端的是戰略群組織。這類業務對公司層或業務機關層的建議和意見。這類公司的代表有麥肯錫,波士頓BCG,博思,摩立特,貝恩等。這類公司往往被稱為純戰略公司。
這類公司對專業的要求并不高,其技術門檻較低。如果你在大一大二或者研一就關注,也許憑你的聰明才智,較好的英語口語以及出色的面試準備,任何專業的人進去都沒有問題2) 中間一層被稱為管理營運實施與IT實施,在這一層裡包含的公司最為廣闊。具體包括:營運管理,說明如何改善業務運作的效率或生産率;人力資源,設計解決方案,補償和受益建議,吸引、激勵和留住高素質的員工; 資訊技術,設計、執行、測試和生産資訊技術方案或者安裝并實施大規模的一攬子軟體解決方案。
這類咨詢公司的代表有埃森哲,凱捷,羅蘭貝格,科爾尼,德勤咨詢。這類公司又分為兩類。一種是科爾尼和羅蘭貝格為代表的偏重于非IT實施的,他們要求最好有一定的工作經曆,再回校園的人才。當然,要是你足夠優秀,達到了麥肯錫所要求的水準并符合他們的能力測試要求,相信也不會有多少公司會拒絕你。另一種是以埃森哲,凱捷,德勤咨詢為代表的注重IT系統實施(甚至設計)的現代咨詢公司,一般來說除非他們需要搞戰略組織的人才,否則計算機,軟體學院等工科背景是很被看重的,同樣作為實施團隊中的一員,你的能力以及實習經驗很被看重,南京大學的學生應當在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3)與IT技術相關的咨詢服務。這類公司的代表主要是IBM,EDS,CSC與惠普等。這裡我們有必要明确一下IT服務和IT咨詢的涵義。這是兩個現在非常時髦的詞彙,但是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了解。從IT服務最為成功的企業IBM認為,IT服務不但包括簡單的基于軟硬體維護和零配件更換的售後服務,更重要的是諸如專業系統服務、網絡綜合布線系
統內建、獨立咨詢顧問、人力教育訓練、運維服務等新興服務。IBM全球服務部門(IGS)的工作内容涵蓋了從行業戰略層面的商務戰略咨詢和運維服務,到企業管理層的電子交易,電子協同工作,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鍊管理,企業資源規劃,商務資訊咨詢等全方位服務,還包括IT系統的設計、實作和後期的維護服務。實際上,IT咨詢這個詞最初是為了區分傳統的管理咨詢而提出的。傳統的管理咨詢偏重從企業的管理角度對企業的經營運作提出咨詢意見,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的戰略、組織架構、市場政策、業務流程、人力資源、财務管理等領域;而IT咨詢關注的是清楚企業内部與信
息化應用有關的咨詢服務,包括:企業IT戰略、IT發展規劃、系統的選型與內建、實施應用、資訊化教育訓練等。而IT服務的範圍就更為廣闊了,不但包括定制軟體的開發、流程的外包(如Call Center服務),還包括應用服務供應商ASP、IT系統的維護(如硬體的維修及應用軟體的維護、更新)等。
IBM,EDS,CSC與惠普已經從原先的網絡和系統管理,為企業提供教育訓練外包服務逐漸進入到為企業整合不同的産品與解決方案的時代。嚴格的說,IBM的業務囊括了第2)與第3)兩個層次的内容,尤其是在2002年并購普化永道的咨詢部後,更是将其他咨詢公司的業務蠶食。相比之下麥肯錫等傳統咨詢公司的業務停滞不前甚至下降,這與IBM等五大咨詢公司所提供咨詢的吸引力不可不說有很大的影響。
同樣的處在中間層次的公司也試圖向兩邊延伸業務。比如科爾尼的戰略咨詢在中國也很有名氣(加上它本身就是麥肯錫分化出來的),在1995年被IT巨頭電子資料服務公司EDS兼并後更是向IT與戰略的結合來進行實施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03年,純戰略咨詢與IT咨詢的世界市場容量分别為850億美元和4750億美元。分處于不同的子市場,這也是為什麼IBM與麥肯錫業務收入對比懸殊的原因之一。
我們學院的長遠目标根本不是與國内的院校去糾纏,我覺得這樣去比是沒有出息的。因為從與國外大量大學打交道了,我們感到中國的大學普遍都很封閉,所謂名校也不過是關起門來稱大王,如果我們在這一點上較大突破,我們便可一下子就會将其它學校遠遠甩在後邊。是以我們從05年起,就将奮鬥目标定為建設全面國際化的開放式新型學院,通過國際化帶動學院人才培養事業的發展。這次教育部專家組來驗收,我們很明确地彙報,我們的目标就是用幾年時間建成有一定國際影響的軟體學院。也許大家覺得我們在吹牛,但我們的确是在往這個方向踏踏實實地推動的。特别是由于楊老師的巨大努力和成績,使我院在國際化的很多方面都在了全國同類院校的最前列。此次教育部驗收專家在最後評價時說,他們對我院推動化的力度方面非常感慨,我們是目前僅有的将國外學生吸引過來直接在軟體學院參加全英文課程的學院,被專家認為是“獨創”,遠超出了當初教育部對軟體學院的要求。我們在推動國際化方面的力度會越來越大,三年内我院完全可能會有超過一半的課程采用全英文授課,我們正在全力引進的一位剛畢業于CORNELL的專門搞算法研究的博士若能到位(估計問題不大),今後離散數學,資料結構,算法分析與設計課程可能都會采用純英文授課,我們在一步步推動。我們的目标應是往國外大學看齊,有出息的大學應眼晴盯着國外,而不是與國内那些關門自稱大王的所謂名校叫勁。
關于為什麼要強調技術這一點,其實從我們學院成立那一天起,我就是這樣想的,而且我現在越來越感到這是非常正确的。其中最重要的動機是,大家知道,上海有兩家據說很強的學校,而IT整體水準我們同濟(至少在外界,特别是那些大公司看來)不是最強的,在這樣的先天不足環境下,我們學生今後的生路在哪裡?隻有死拚技術一條路!以我們的專業實力說話,隻要一家公司有我們一位不太差的學生進去,他們就會感到我們同濟學生的實力,這樣一個個公司就會被突破。現在基本上所有有我們學生的公司都已對我院學生的實力留下很深的印象,隻要他們再要人,通常不會忘記我們的,像HP、QAD、KODAK等都是這樣的,甚至KODAK今年幾乎所有實習生都從我們這裡招的。我已與同學說過,上周帶教育部驗收專家去HP實習基地考察時,專家直接問公司的人,為什麼HP要同濟軟體學院的學生最多,而不是其它學校,公司回答的很幹脆,同濟學生工作踏實,技術過硬,我相信他們講的都是大實話(這種印象實際上反倒成了我們同濟學生的優勢)。我周五打電話給THALES公司,我院今年在那裡實習的兩位02大學生全部成為他們的員工(THALES是很牛的500強之一),我在感謝他們的同時,也問公司對我們學生各方面有什麼意見,他們說,對這兩個學生非常滿意,非常踏實,技術上非常好。我請他們不要太客氣,一定要講出一些意見,他們想了一會兒說,最開始時經過了一段磨合期,我估計可能是指,一位同學在那裡做的是基于VXWORKS實時系統的地鐵檢票機,在校時他未學過。公司最後一再說,對我們的學生非常滿意,我聽了後非常高興。
我們學校沒有那兩所學校的耀眼光環,如果我們再淡化技術,如果我們不靠實力說話,不靠實力開路,如果我們來虛的,那等待我們學生的,隻有死路一條。那些人人都可應聘,不需要任何專業背景的大公司職位(比方“四大”的咨詢職位),很多并沒有同濟學生的福份(當然不排除極個别綜合素質極為優秀的同濟學生),來虛的,更多地是某些所謂名校的專利,他們有令人羨慕的光環罩着他們,而我們隻有靠實力說話。這是我們一直倡導技術的最樸素思想,從學院成立那天,我就是這樣想的,就是以技術和實力打開學生的出路。
曾有多次,有上門來要人的公司問我們,比起XX學校,你們怎麼樣?我每次都直截了當地回答,XX學校,還有YY學校的确是非常優秀的,但很多看重實際水準,看重強調務實的公司,都喜歡要我們的學生,然後便舉例,XX,YY等大公司去年要了我們多少學生實習,并且有多少人已被留下為員工。我總要補上一句,如果一家公司看重實力和務實,那他會喜歡要同濟的學生。這樣的事實,問話的人還有什麼可說的,基本上他們都是跟着附和我的說法。不強調技術行嗎?每次我們向一家公司第一次推銷學生時,都是這樣向公司推銷,我們學生都學過VC++/J2EE/UML課程并做過較大課程項目;我們有一部分學生學過課程WINCE課程并完成一個課程項目;我們還有一部分學生學過嵌入式LINUX,數字圖象處理課程并做過項目等等,一句話,你公司要什麼樣的學生,我們都有。很多次那些公司的人都說,現在學校裡怎麼連這些都學過(因為公司的項目經理多是早期畢業的傳統IT專業畢業的學生,他們很多從不知道現在軟體學院課程已如此貼近公司需求,并且很多課程不再是他們在校時的筆試,而是直接完成課程項目評定成績,這樣推銷,很少有公司不動心的,公司要人就是要來能幫助幹活的,不是來做秀的。我看高老師發給源訊的推銷主機學生的EMAIL中,甚至将我們學生學的所有主機課程清單,學分,及課程介紹等發過去了,證明都是真的,将公司吸引過來。這就是我們的緻勝法寶,我們的競争優勢。
正如前面NEWNEW同學所講,如果公司的某個職位不要技術也可以,那個職位必定是人人都會做的,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去競争。是以,我們會永遠重視技術,并且會随着IT發展和公司的回報,不斷調整技術的方向,适應社會需求。
如果說我們最缺少什麼課程的話,我個人最有必要加一門演講與交流課程,我發現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表達能力太差,或不敢講話,不能與人合作。今年我問一家不錯的公司老闆,不願留我們那位專業不錯的同學,是不是因為他不太與人交流,他說正是。今年我發現有不在少數的同學在找工作時,在交流與推銷自己方面吃了大虧。我上學期就想能在我院上這樣一門課,不需老師講課,每個學生輪翻上台演講30分鐘,然後回答其它同學的提問,逼着同學敢在衆人面前講話。由于學生人數較多,這樣安排不過來,我曾與一些老師說過,隻挑那些不太願講話的同學上台講,但大家說這樣會影響這些同學的自尊心,不妥。可惜事情太多,沒有精力,一直沒有實作這樣的想法。
項目經驗應該分幾個層面來說吧,一塊是行業的積澱,對業務了解力的加深;一塊是方法論或者知識的積累,比如财務知識;還有一塊是項目中的技能,溝通交流、presentation skill、項目管理等等。
另外,很多function顧問都是當年從五大entry level直接做起來的,10年前的AABC、PWCC和AC,當時出道的這一批顧問都是現在SAP領域的頂尖人物;當然企業的key user,也是很重要的一塊來源;做ABAP出身的人,真正轉function不容易吧,我見過很多,有不少倒轉去做BI了,呵呵,其實好的ABAPer也是非常值錢的,一年賺一百多萬的ABAPer freelance也有,可是大部分人都不願意一直做
五大不都是做實施的麼,IBM BCS、Accenture這兩家現在做的最好,而且各自的SAP team和Oracle team都有招fresh graduate,如果說國内的公司,漢普和漢得都是不錯的;做歐美日support的一般都是IBM ISSC、HP GDCC,還有IBM新成立了一個GDC,應該也是幹這個的;SAP是package solution,technical确實是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整個項目最值錢的地方,還是在于前期的process design,以及從流程到系統上的配置,通常一個SAP項目,最貴的部分也是strategy和functional consultant的charge,就拿IBM的項目來說,前期的需求分析和流程設計最重要,ABAP基本上都會找sub來做了。
1. SAP china具體不清楚,隻知道每年會招一些做business的
2.埃森哲的前身是安達信咨詢(Andersen Consulting,簡稱AC),1989年脫離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on,簡稱AA)
3.3Q是第三季度(qu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