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院版《小馬亭》首次亮相 昆山壩城演繹昆曲"青春"音效

學院版《小馬亭》首次亮相 昆山壩城演繹昆曲"青春"音效

大學版的《牡丹亭》出現在昆山壩市。孫權

昆山新華社10月14日電(記者孫權)《旅行花園》《夢想》《夢想》...13日晚,首屆國立大學昆曲社群秀首次亮相"昆曲鎮"昆山市巴鎮。現場,來自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同濟大學等10所大學的學生用清力坤腔表演了大學版的"牡丹亭",讓古老的昆曲展現了"青年"的聲音,為昆曲的傳承和保護貢獻了當代大學生的力量。

昆曲是中國古代戲曲的音腔和戲劇,被視為戲曲藝術中的瑰寶。2001年,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的代表作品"。

學院版《小馬亭》首次亮相 昆山壩城演繹昆曲"青春"音效

古老的昆曲展現出"青春"的音色。巴鎮地圖

作為昆曲的發源地,昆曲鎮近年來大力推進"昆曲鎮"建設,積極打造昆曲文化載體,引進昆曲文正産業、昆曲品牌活動、昆曲旅遊路線,使昆曲新風采,綻放新魅力,形成新潮流。

自2015年以來,全鎮連續舉辦7屆重揚音樂博覽會,吸引和培養了一大批昆曲歌迷,并在國内外昆曲社群和文化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反響。13日晚,2021昆山壩市熱陽頌也将同時開幕。當晚,20多位昆曲研究學者、昆曲行為藝術家和100多位國内外昆曲愛好者齊聚這裡,探讨昆曲的起源,探讨昆曲文化,弘揚中國珍寶。

為了讓昆曲更貼近更多年輕觀衆,霸城與北京大學聯合制定了"霸城北大昆曲遺産計劃",并聯合組織了首屆國立大學昆曲社群秀,從年輕人的角度,演繹了一場不一樣的昆曲。

"年輕人是昆曲的未來。我從9歲開始學習昆曲,小時候,昆曲很美,長大後,我能體會到昆曲漢語的優雅,身體部位的美,唱出美的聲音。北京大學學生、哲學系博士生張雲琪在大學版《牡丹亭》中飾演杜麗的母親,表示能夠把學習成果彙報給昆曲發源地的全國各地曲遊,也讓自己看到了昆曲在民間深處的活力,是很特别的。

學院版《小馬亭》首次亮相 昆山壩城演繹昆曲"青春"音效

大學生用清禮坤腔解讀大學版的牡丹亭。巴鎮地圖

在中國昆戲古琴研究會昆劇專業委員會主任、著名昆曲行為藝術家蔡正仁看來,今年的熱陽演唱會是一場促進昆劇場、昆曲會與昆曲愛好者互動交流的盛會,也是新一代昆曲演員和昆曲愛好者的聚會, 一個展覽和一個交流。"這向我們表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昆曲,已經有序地重生。"蔡正仁說。

"昆山是一個美麗的折疊扇,一邊是經濟,另一邊是文化。昆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方雪華表示,圍繞"江南文化"品牌的推出,全市正全力推動以昆曲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意轉型和創新發展,将新時代精神與優秀文化統一起來。

2021昆山巴城熱陽之歌将由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昆山市人民政府、昆山市文化廣播電視觀光局、昆山市霸城人民政府協辦,音樂會将于10月13日至10月15日持續舉辦。

演唱會期間,依托霸城老街等各類昆曲和傳統文化載體,霸城将組織發展松遊雅集、竹笛沙龍、镌刻著名邀請展開幕式、文演奏雅收藏展和古琴雅集、重陽清清等10餘場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昆曲為紐帶, 并不斷放大昆曲"好聲音"。(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