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摩爾的霧化“功守道”:電子煙之外,還有多少想象力?

全球第一支電子煙“如煙”誕生時,它的創始人中國藥劑師韓力或許從來沒想過這個為減害而生的産品能夠發展成日後的龐大産業。

艾媒咨詢釋出的“2021年各國電子煙市場滲透率”資料顯示,第一名美國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高至38%,第二位是日本,滲透率為30.3%。根據《2021電子煙産業藍皮書》,截至2021年11月,國内電子煙零售市場規模為145億元,出口規模則達到1383億元,其中一半銷往美國。

然而,圍繞電子煙的争議依舊衆多,一些投資者對電子煙産業仍然抱着悲觀态度,這點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變動上展現的淋漓盡緻。随着監管政策逐漸落地,悅刻母公司霧芯科技、全球霧化科技制造巨頭思摩爾股價均明顯回落。

難道電子煙産業真像悲觀者們所想的那般?或許,并非如此。

思摩爾的霧化“功守道”:電子煙之外,還有多少想象力?

圖檔來自Canva可畫

路在何方?

2021年3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煙草專賣局研究起草《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提及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這一規定備受市場矚目,盡管大多數電子煙企業都已做好了擁抱監管的準備,但許多投資者仍然感到不安。

當然,無論二級市場态度如何,“電子煙市場将迎來更為有序的發展”這一事實是毋庸置疑的。早在數年前,海外電子煙市場就曾推出AFORN、TPD等電子煙相關标準,在行業規範方面先行一步。行業初步規範後,海外市場對于電子煙的監管隻會愈發嚴苛。

一個例子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近些年正在加強對PMTA(煙草制品預上市申請)的稽核,要求申請者提供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産品的減害性。截至2021年10月,FDA已經向超過323家制造商發出了營銷拒絕令。

這無疑反映了一種趨勢:随着全球電子煙市場監管趨于強勢,市場對企業技術與制造的要求将更高,無法達到标準的渾水摸魚者将被淘汰。那些在産業鍊上積累深厚、具備強悍研發與制造實力的頭部企業地位将進一步鞏固,行業馬太效應會更為明顯。另一方面,行業内的競争烈度也将進一步更新,專利戰極有可能成為巨頭們常用的殺手锏。

電子煙行業野蠻生長階段,不少廠商會選擇以通配煙杆、通配煙彈、産品抄襲等手段在市場上謀求立足之地。而在以安全、品質、規範為導向的監管時代,通過研發積累衆多專利的巨頭們憑借法律武器便能輕易将它們踢出局,就像甯德時代在電池賽道上所做的那樣。

一個例子是,去年10月,霧化科技巨頭思摩爾曾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337調查”申請,指控美國、加拿大等地38家企業及個人侵犯其專利及商标權,請求ITC釋出排除令和禁止令。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獨立作為原告通過“337調查”主動起訴海外企業。

監管加強為電子煙行業帶來了秩序的開端,一旦市場走向正軌,更為先進的技術便能暢通無阻地驅動行業發展。回顧電子霧化行業過去20年的發展,正是一個又一個創新推動着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從電子霧化加熱技術的出現,到霧化芯從棉到陶瓷材料的更疊,在行業變革的關鍵節點上,多輪的科技創新讓消費者擁有了更多選擇。

在技術為本的大背景下,以思摩爾為首的行業推動者及“技術革新者”們,又将會引領行業走向何方呢?

思摩爾的霧化“功守道”:電子煙之外,還有多少想象力?

圖檔來自思摩爾

“霧化科技一哥”的功守道

回望電子霧化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相當典型的供應鍊驅動型行業,供應鍊對品牌方的影響,最終傳導至消費者層面,也就是消費者的實際産品體驗。如同新能源賽道,随着甯德時代等電池巨頭在技術端的不斷進化,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商的車型具備長續航能力,最終也是消費者實際受益。

2016年,思摩爾研發出了第一代“FEELM”陶瓷芯技術。憑借這套領先行業多年的解決方案,思摩爾拿下了英美煙草、NJOY、悅刻等大客戶,成為了它們“無出其右的選擇”,拿到了寶貴的定價權。而這些穩定的大客戶反過來也幫助了思摩爾持續提升全球市場佔有率,并在2019年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霧化裝置制造商。

思摩爾之是以能在“霧谷”深圳的無數電子煙企業中殺出重圍,成為王者,對技術的追求無疑是關鍵所在——早在創業伊始,它就不遺餘力地進行技術投入、意圖打造高不可攀的技術壁壘,這一點可以從思摩爾快速增長的研發費用投入看出來。

從财報來看,2016年至2020年,思摩爾的研發費用投入增長了近3倍。2021年上半年,思摩爾研發開支再次同比增長13.1%,研發團隊人數占員勞工數50%以上。

研發投入方面,花錢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不花錢則大機率解決不了問題。放眼全球,優秀的公司總在做着同樣的選擇,在保持市場領先的同時不斷加大研發端的投入,思摩爾同樣如此——當下,它的研發開支同比增長率已與谷歌、蘋果、華為等頂尖科技公司處于同一水準。

以當下的視角看,蘋果、特斯拉、英偉達的市值屢創新高。但若是将時間線往前倒推10年,不難發現,我們曾經以為的高點隻不過是它們的中途休息點。

現在,思摩爾正處在這樣一個階段。不妨看看持續的高研發投入為思摩爾帶來了什麼。

專利方面,截止2021年12月31日,思摩爾累計申請專利已達到3326件,其中授權專利1549件,發明專利申請1526件,發明專利授權299件。

自動化方面,思摩爾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全流程全自動霧化器生産線,目前單線裝置産能達到7200UPPH,一次直通率達到99%以上,節約直接人工成本90%以上。不僅如此,思摩爾還在2021年實作了電池杆的自動化生産,成為行業内唯一一家實作了全流程、全工藝自動化生産的企業。從市場消息來看,英美煙草已經采用了思摩爾的全自動制造産線,悅刻也正與思摩爾商讨合建專屬智慧工廠事宜。

市場佔有率方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最新報告來看,2020年,思摩爾在全球電子霧化市場上的占有率達18.9%,排名第一,遠超第2-5名的市占率總和。此外,思摩爾成熟的PMTA級檢測實力(一旦品牌商的某款電子煙産品通過PMTA,就意味着該産品的參數固定下來,無法輕易更換供應鍊)也足以說服品牌方們繼續與其保持深度綁定關系。如今的思摩爾之于電子煙正如同甯德時代之于新能源汽車,是各大品牌方難以替代的存在。

技術壁壘的加碼,需要立足當下放眼未來,這也是優秀科技企業的共同選擇。一如思摩爾 “應用一代、儲備一代、預研一代”技術政策,現在很好,但未來總是更好。

思摩爾的霧化“功守道”:電子煙之外,還有多少想象力?

FEELM Air,圖檔來自思摩爾釋出會宣傳

今年1月18日,思摩爾在英國倫敦推出了新一代電子霧化解決方案FEELM Air,引領行業進入超薄時代,為行業發展拓寬增長空間。據悉,FEELM Air采用了納米級真空覆膜工藝,在減害性、口感還原、漏液率、能效比上均有大幅提升,被譽為全球超薄霧化解決方案。

當下,全球電子煙産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集中度還在不斷提升。基于此,我們可以大膽地判斷,思摩爾未來的市占率還将穩步提升。而它重新被投資者青睐也隻是時間問題——事實上,自FEELM Air這一解決方案釋出後,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等券商便紛紛給予了其“買入”評級。華泰證券還在研報中指出,思摩爾的新一代解決方案開啟了霧化技術新時代,預計将進一步提升公司産品力,夯實其市場主導地位及競争壁壘。

與同為頂級技術與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甯德時代相比,思摩爾的價值還遠遠沒有在二級市場得到展現。根據SNE Research的報告來看,甯德時代去年1-11月在動力電池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1.8%,市值截止目前為1.33萬億元;而思摩爾雖占據了電子霧化市場18.9%的份額,其上市以來市值最高也隻有5000億港元。不難想見,待到霧化産業的其他潛力被發掘,市場勢必将重新審視這家霧化科技巨頭的投資價值。

霧化産業中場時刻

誠然,思摩爾已經在電子煙領域有足夠的地位,大多數投資者在研究電子煙行業時都無法忽略它。但實際上,思摩爾的增長潛力并不局限于電子煙領域——從市場趨勢來看,電子霧化技術已經開始在各行各業發揮更重要的價值。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針對哮喘等呼吸道、肺部疾病患者的治療中,經常會用到吸入式霧化器,這當然也包括當下正于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今年6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就曾公開表示,疫苗不隻可以通過皮下注射,還可以通過鼻噴霧式吸入,相較皮下注射,鼻噴霧式 / 吸入型新冠疫苗所需的劑量僅是前者的五分之一,而且能夠形成粘膜免疫。

中商産業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吸入式治療霧化器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5億美元,到2026年,這一市場預計将達到10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約為6.5%;在國内,這一市場在2019年的規模是17.2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22.12%。中商産業研究院在報告中預測,國内吸入式霧化器市場将在2021年達到25.0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思摩爾已經在醫療和大健康市場有了一些積澱。2020年4月份,它與AIM ImmunoTech簽署了一項材料轉讓和研究協定(MTA),目的是在中國進行AIM旗艦藥物Ampligen的霧化吸入給藥裝置使用療效的研究。從這次合作中,或許能看出思摩爾未來的發展路線——以藥械一體的方式與藥企展開深度捆綁式合作。

2021年1月,思摩爾曾與Aletech Holding Limited以及中信裡昂訂立配售及認購協定,計劃折讓7%先舊後新配售6000萬股,以此籌集44.46億港元的巨資。從所披露的檔案來看,這筆款項的其中一個用途是“醫療保健及制藥行業的電子霧化裝置的R&D方面進行更多投資”。

思摩爾的霧化“功守道”:電子煙之外,還有多少想象力?

其他值得關注的賽道還包括醫美——醫美對霧化儀器有着較高需求。時下醫美普遍使用注射等有創方式,如改用與醫療霧化吸入類似的透皮吸收方案,這樣能有效減少消費者對痛感的恐懼和對有創恢複期的無奈,給到消費者有效、友善的醫美新選擇。

放眼全球,醫美市場仍是一片廣闊天地。根據Markets&Research的資料,目前涵蓋注射劑、能源裝置、外用藥和其他産品的全球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為120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将增長到2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11%。在這一市場中,基于能源的美容裝置類别目前估計接近40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将增長到8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12%。

牛财經注意到,思摩爾旗下工廠之一“東莞思維爾科技有限公司”有關化妝品生産許可證的申請已在去年8月20日被準許,獲得護膚水、膏霜乳兩個單元的生産資質。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标志着思摩爾美容霧化産品研發已經走到了最後的批量驗證階段。

那麼,思摩爾又能從醫療、醫美等賽道中擷取多少增長呢?

關于這個問題,或許來自日本的醫械巨頭歐姆龍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這家公司的産品陣列包含了血壓計、霧化器、低頻治療儀等,其市值高達1.91萬億日元。根據其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報告來看,醫療硬體業務為它創造了1120億日元的收入,而在這一收入中,醫用霧化器占據11%,也就是123億日元(約合人民币6.81億元)。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是去年10月預備上市的老牌醫美器械供應商Candela Medica,其估值為17億美元。根據招股書,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六個月裡,它調整後的EBITDA為3800萬美元。

可以預見,霧化醫藥器械、醫美等領域的市場增長空間廣大。而作為霧化器制造巨頭之一,思摩爾的入局能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

當我們對新行業和新巨頭認知還比較模糊的時候,不妨多看看曆史。2011年電動汽車市場尚不明朗,特斯拉、比亞迪等先驅者都虧得找不着北時,曾毓群卻認定動力電池将有巨大前景,為此甚至甘願從“舒适區”ATL出走,建立甯德時代。正因為他當年的豪賭,才有了如今二級市場上“萬億甯王”的傳奇。這之後,穩坐萬億寶座的甯德時代仍然不甘于自我滿足——就在1月18日思摩爾釋出新一代霧化技術解決方案的同一天,甯德時代旗下時代電服也釋出了自有換電品牌EVOGO,宣布殺入群雄逐鹿的換電市場。

正如曾毓群當年賭上身家重押新能源賽道,如今甯德時代進軍換電賽道那般,思摩爾同樣有着屬于自己的“賭性”——以技術投入、專利積累為籌碼,這家制造業巨頭或許也能基于前景無量的藥械、醫美等市場開辟出新天地,在二級市場上留下屬于自己的科技界傳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