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好幾年的 Apple Car,這次離涼涼又近了一步?

果子今天還沒到公司,就已經在地鐵上看到了一則重磅新聞:蘋果自動駕駛汽車團隊又又位經理跳槽 Meta。據彭博社的馬克 古爾曼稱,蘋果汽車團隊軟體工程管理負責人喬 巴斯(Joe Bass)在工作七年後,最近已經離開了蘋果。巴斯的領英頁面證明了這個跳槽,而他現在已經是 Meta(原 Facebook)公司的技術項目管理總監。
随着巴斯的跳槽,一年前的蘋果汽車管理團隊,幾乎全部都已離開。在此之前,蘋果造車項目已經在 7 年裡換了 4 位主管。2021 年 9 月,福特宣布了一次重磅挖角:蘋果汽車項目主管道格 菲爾德 (Doug Field) 被 “策反”,曾是特斯拉資深高管的他在 2018 年加入蘋果,而他也是蘋果造車項目 “泰坦計劃” 曆史上,第 4 位卸任的主管。
人才的大量流失,使蘋果的造車計劃蒙上了一層陰霾。但果子卻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即使造車項目的管理層變動頻繁,外界對 Apple Car 依然看好,甚至有 “2022 年就能釋出” 的傳言。蘋果汽車要 “早産”?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媒體報道,蘋果的 Apple Car 将會提早跟果粉們見面。供應鍊的人員透露,蘋果已經向和大,貿聯 - KY,和勤,富田等富田台灣汽車零元件廠提出了備貨要求,也将相關企業納入了首批供應鍊。中國台灣省的一些供應鍊也證明,蘋果預計會在 2022 年 9 月釋出 Apple Car,比原規劃提早了兩年。不僅如此,就連 Apple Car 的原型車都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果粉們可以開始存錢了,可能它這次真的要來了。
傳了那麼久,Apple Car 到底長啥樣?很遺憾,果子也找不到太多的确切爆料。因為相比起每年還沒釋出就已經被爆料了個透的 iPhone,蘋果汽車的保密工作要嚴格得多。Apple Car 的前世今生蘋果在大約 2014 年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代号為 “泰坦”(Project Titan)。即使是以保密文化著稱的蘋果,泰坦計劃也是絕密中的絕密。從事相關項目的工程師們都簽下了天價違約金,甚至不允許向外界透露,自己所在的部門和工作細節,也不能在領英上寫這段工作經曆。就算是泰坦項目的不同小組之間,也不清楚彼此的工作進度。這種保密措施,像極了當年蘋果研發初代 iPhone:除了幾個高層,軟硬體部門彼此都不清楚對方的工作,直到正式釋出之前,也沒幾個人見過真正的 iPhone 長啥樣。這麼高的保密規格,讓果子感到非常期待:Apple Car 很有可能像當年的 iPhone,是又一個有劃時代意義的産品。
正因為内部難以攻破,蘋果也對汽車計劃守口如瓶,是以大家都是從供應鍊和專利的消息,來反推蘋果汽車的樣子。果子也找到了一些看着相對靠譜的預測,來和狐友們分享分享。英國汽車租賃公司的 Vanarama,從 iPhone、Macbook 等蘋果産品中擷取靈感,并根據 “蘋果公司送出的真正專利”,制作了一個雙門 作了V 的 Apple Car 概念渲染圖。
在 Vanarama 的預測裡,Apple Car 将會有幾個 “這很蘋果” 的設計。例如,Apple Car 的座椅可以完全旋轉,前排和後排能像在客廳裡一樣面對面扯家常,無柱化的設計也能減少隔閡感,友善走動。
又例如,從蘋果專利裡可以一窺 Apple Car 車廂門的設計:它能“為乘客的移動和裝載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全新設計的窗戶增加了上車時的頭上空間”。嗯?這麼說,男生們不需要很紳士地給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在上車時擋擋額頭了?
再例如,從蘋果專利裡可以推測,轉向柱将會内置 Siri,在前面還有無縫、可定制的儀表盤和導航螢幕。果子不禁在想,這些螢幕會不會是 iPad Pro 的同款,有沒有 HDR 和 120Hz 自适應重新整理?
其他一些蘋果風格的設計,還包括像前幾代 Macbook 的發光蘋果 logo,以及磨砂的白色表面,這是 “自 2010 年 iPhone 4 推出以來的流行配色”。當然,理想很豐滿,專利并不能確定 Apple Ca利 真的就長這樣。但果子覺得,這樣的的果汽車,确實是果子心中的那部 Apple Car。
從各種預測和爆料,不難發現蘋果走的也是充滿科技風、去儀表盤的螢幕化、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的路子。這個方向,和目前已經相對成熟的特斯拉,可謂是正面杠上了。是以果子也和狐友們聊聊,蘋果和特斯拉、庫克和馬斯克的微妙關系。
蘋果與特斯拉的恩怨情仇在 2020 年底,馬斯克曾經發了一條推文,表示在特斯拉開發 Model 3 的最黑暗日子裡,他曾經聯系庫克讨論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他想要以 600 億美元的估值将特斯拉賣給蘋果,這僅僅是特斯拉在 2020 年估值的十分之一,但庫克拒絕了見面邀請。
時隔一年後,庫克終于在 2021 年底的一次采訪裡作作出應。他重申自己沒有和馬斯克說過話,盡管他不知道馬斯克曾試圖聯系他,但他相信馬斯克的确這麼做過。
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今天的特斯拉已經足夠強大。在去年十月底,特斯拉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汽車公司,也成為了全球第六家市值破萬億美院的公院的第一個完成這個壯舉的,正是蘋果。除了 CEO,在産品層面上,iPhone 也和特斯拉汽車 “格格不入”。許多不在蘋果生态的使用者,都會因為蘋果完善的 CarPlay 系統而買一台 iPhone 做備用機。Carplay 已經入駐超過 600 個車型,覆寫了 “所有主流汽車廠商”。但這其中這其中顯不包括特斯拉。
在特斯拉汽車中,蘋果使用者無法通過專門應用直接通路 Apple Music,隻能用特斯拉提供的 Spotify,又或是通過藍牙将音樂由 iPhone 傳輸給特斯拉汽車。但通過藍牙,使用者隻能控制音量和快進,不能像在 CarPlay 系統裡那樣通路整個曲庫。蘋果使用者同樣也不能在特斯拉上,體驗到 CarPlay 系統中的導航、語音通話等與手機直接關聯的功能。
特斯拉不想放棄對車載系統的控制,正是因為 CarPlay 能讓使用者使用蘋果的服務,這将會在 Apple Car 上市時,對特斯拉已有或者潛在使用者造成巨大沖擊。果子認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蘋果的造車計劃并不是難以落地的空中樓閣。不然,怎麼會讓屢次表示 “在特斯拉幹不下去,就去蘋果這個特斯拉墳墓” 的馬斯克,對外看輕蘋果與其造車計劃,對内卻憂心忡忡、如臨大敵呢?果子隻希望,在今年的蘋果秋季釋出會上,真的能看到傳聞已久的 Apple Car,哪怕隻是一次正式官宣而非量産開售。因為,對于果粉而言,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一個真正的 “One More Thing”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