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防部:8500名美軍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至東歐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當地時間24日宣布,為應對不斷更新的烏克蘭危機,多達8500名美軍士兵已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到東歐地區。就在此前一天,有美政府官員放風稱,拜登政府正考慮改變以往立場,計劃向東歐及波羅的海增兵。

同樣在24日這天,美國總統拜登和北約歐洲盟友舉行視訊會晤,但這場會議傳遞出的資訊并沒有新意——加強北約内部團結,并警告俄羅斯打擊烏克蘭将“付出慘痛代價”。

俄羅斯方面當天回擊道,美國和北約才是局勢更新的罪魁禍首,他們散布了大量謊言和虛假資訊。俄方還發出警告,有迹象顯示烏克蘭當局計劃對東烏地區發動進攻,北約應當阻止烏克蘭挑起這場戰争。

外交上唇槍舌劍,軍事上加速部署,局勢似乎一觸即發。繼美國和英國之後,德國和澳洲也被曝計劃撤離其外交人員及家屬。不過處于旋渦中心的烏克蘭,至少從表面上看,試圖表現出冷靜的狀态。

“大部分美國軍隊已處于高度戒備狀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報道,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在例行記者會上稱,考慮到俄羅斯軍隊在邊境地區集結所帶來的威脅,多達8500名美軍士兵已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到東歐地區。

美國防部:8500名美軍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至東歐

CNN:緊張局勢下,8500名美軍進入戒備,随時可部署至東歐

報道提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是在總統拜登的訓示下發出了戒備指令,這也是美國為應對俄羅斯可能對烏克蘭采取軍事行動而采取的最新舉措。

連日來,盡管俄羅斯方面多次表态沒有進攻烏克蘭的計劃,但美烏對俄軍事部署威脅的渲染從未終止。烏克蘭國防部此前稱,目前有12.7萬名俄軍駐紮在兩國邊境;在東歐的其他地方,俄羅斯還在舉行大規模軍演,參演兵力包括140艘艦艇及1萬名軍人。

柯比稱,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大部分”美國軍隊處于高度戒備狀态,目的是為歐洲的北約快速反應部隊(NRF)提供支援。但他表示,截至24日下午,拜登政府尚未就部署軍隊作出最終決定,他也沒有透露美軍可能的部署地點。

“美國已經采取步驟,提高其國内外軍隊的戰備狀态,以便他們準備好應對一系列突發事件,包括在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啟動時提供支援。”柯比表示,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由大約4萬名多國部隊士兵組成”。

他為此作出進一步解釋稱,“一旦北約部隊因安全環境惡化被激活,美國(這麼做)将能夠迅速向歐洲部署額外的戰鬥旅,加強後勤、醫療、航空、情報、監視、運輸等方面的能力。”

美國防部:8500名美軍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至東歐

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24日出席記者會

23日,美政府官員曾向《紐約時報》透露,拜登正在考慮改變以往立場,計劃向東歐和波羅的海地區增兵。 五角大樓進階官員上周六(22日)向拜登提出幾個選項,包括向東歐國家派遣軍艦飛機以及1000至5000名士兵;如果情況惡化,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十倍。

CNN指出,美國向東歐派遣增援部隊的目的是威懾俄羅斯并安撫盟友,盡管美國在烏克蘭确實有軍事顧問,但暫時沒有迹象表明美國作戰部隊将部署到烏克蘭或參與任何戰鬥任務。

美歐開會再放狠話:俄羅斯恐将付出“慘重代價”

一個月來的多輪密集談判,俄羅斯與美歐毫無妥協迹象,各方隻能不斷加碼施壓,以局勢惡化為代價維護自身立場。同樣在24日這天,美國總統拜登和北約歐洲盟友再度舉行了長達80分鐘的視訊會晤。不過這場會議傳遞出的資訊并沒有新意——加強北約内部團結,并警告俄羅斯打擊烏克蘭将“付出慘痛代價”。

拜登在會後的記者會上稱,他與歐洲上司人舉行了“一次非常、非常、非常棒的會議”,他們在應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上“完全一緻”。白宮在新聞簡報中說,這場會議是拜登政府與歐洲盟友磋商和協調的一部分,以應對俄羅斯的軍事建設,上司人讨論了如何加強北約東翼安全的問題,并警告俄羅斯将為進攻烏克蘭的行動“付出慘重代價”。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24日透露,拜登和他的國家安全團隊一直在完善“應對所有情況”的軍事計劃,包括在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之前向東歐派遣軍隊的選項。但他試圖強調,增兵之舉并不意味着拜登的想法發生轉變,因為拜登從未排除在俄羅斯“入侵”前派遣更多美軍的可能性,“這是我們應急計劃的一部分。”

美國防部:8500名美軍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至東歐

拜登24日同歐洲盟國和北約上司人舉行線上會晤(圖自美總統推特)

打着安全援助的旗号,美國在過去一周陸續向烏克蘭運送了兩批武器。第一批超過90噸“緻命武器”抵達後,烏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23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第二批武器已抵烏。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24日的一份聲明中說,北約國家還将向東歐派遣更多船隻和戰鬥機,并将部隊置于待命狀态。“北約将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保護和保衛所有盟國,包括加強聯盟東部的力量。”

美國防部:8500名美軍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至東歐

拉脫維亞軍隊參加北約軍演(北約官推)

就目前情況看,除美國外,丹麥向波羅的海派遣了一艘護衛艦,向立陶宛派遣了四架F-16戰鬥機;荷蘭向保加利亞派遣了兩架F-35戰鬥機;法國表示準備向羅馬尼亞派遣軍隊......

但斯托爾滕貝格對此辯稱,這些措施都是适度的防禦性手段,北約“沒有威脅俄羅斯”。

CNN注意到,北約聲明并沒有暗示增加的部隊将用于援助烏克蘭,畢竟烏克蘭還不是北約成員國。

而去年12月,拜登也曾表示,因為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是以美國不會派遣軍隊保護烏克蘭,美國并沒有出兵的義務。

俄方反擊:美國和北約是導緻局勢更新的罪魁禍首

針對美國和北約昨日繼續加碼施壓俄方的操作,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抨擊道,“正是由于美國和北約采取的具體行動,導緻緊張局勢更新”。他反駁了此前英媒爆料的所謂“俄羅斯計劃在烏克蘭安插‘傀儡政府’”的消息:“我的意思是,我們正在目睹資訊領域一場歇斯底裡的現象,充斥着大量虛假資訊和謊言。”

佩斯科夫24日還将矛頭對準烏克蘭,稱烏克蘭軍隊在頓巴斯地區接觸線大規模集結表明,烏克蘭正計劃發動一場襲擊。

“烏克蘭政府正把大批軍隊和裝備集中在與自行宣布獨立的‘頓涅茨克共和國’接壤的邊境上。事實上,這種集結的本質是為進攻行動做準備。”佩斯科夫說,在這種情況下,俄方希望北約敦促烏克蘭不要考慮軍事解決的可能性。

“目前,烏克蘭在烏東地區挑動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佩斯科夫說。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秘書阿列克謝·丹尼洛夫24日在記者會上聲稱,“烏克蘭沒有準備進攻任何人”。丹尼洛夫辯稱,烏克蘭現在接受的武器都是防禦性質的,很多人希望烏克蘭用它們抵禦俄羅斯“入侵”。

烏克蘭:不屈服挑釁,但會“保持冷靜”

緊張氛圍下,美國和英國日前相繼開始削減駐烏克蘭外交人員數量。

23日,美國國國務院宣布準許駐烏克蘭使館美政府雇員自願離境,責令外交人員家屬撤離,并敦促美國公民離開烏克蘭。英國24日緊随其後,宣布一些大使館從業人員及其家屬正在撤離基輔,同時提醒本國公民非必要不要前往烏克蘭。

美國防部:8500名美軍處于高度戒備狀态,随時可能部署至東歐

美國已将烏克蘭旅行警告提升至最高第四級别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博雷利24日在布魯塞爾的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對記者說,歐洲将首先尋求通過外交手段調和俄烏之間的緊張關系,但他警告莫斯科,如果有必要,歐盟将準備采取行動。他還敦促大家保持冷靜,強調有必要避免“可能導緻事态更新的過度反應”。

傅雷利補充說,歐盟暫時沒有從烏克蘭撤離外交人員及其家屬的計劃。不過,繼英美之後,德國和澳洲也被曝計劃撤離其外交人員及家屬,但官方尚未表态。

在CNN報道看來,俄烏之間劍拔弩張,北約國家加強了準備,歐盟也在讨論日益嚴重的安全問題,但烏克蘭政府卻沒有——至少在表面上沒有表現出同樣的緊迫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4日在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的電話交談中表示,烏克蘭不會屈服于挑釁,但會“保持冷靜”。

報道提到,澤連斯基政府曾試圖淡化俄羅斯“入侵”的風險,他們強調這種威脅已經存在多年,最近幾個月并沒有進一步加大。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烏克蘭對美英撤離駐烏人員的反應。在美國國務院釋出撤離檔案後,烏政府批評了拜登政府的決定。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奧列格·尼古連科(Oleg Nikolenko)在推特上表示,“我們認為,這一舉措為時過早,過度謹慎了。”

一位接近烏克蘭政府的消息人士也透露,澤連斯基已經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交流過這件事,澤連斯基表達了不滿的态度,他告訴布林肯,如果美國采取“如此戲劇性”的手段,那将是“反應過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