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自願曆史 (1) |1913年初的維也納:在鍍金的天空下

楊健

那時候是一個燦爛的世界,就像服用補品一樣全身都是力量。這股力量從歐洲所有海岸線上擊中了我們的心。然而,我們沒有預料到,能讓我們快樂的東西也是一種危險。當時席卷歐洲的驕傲和信心風暴本身就蒙上了陰影。繁榮可能在各個方面都太快了,歐洲國家和歐洲城市可能太強大了,這種權力感總是誘使人們和國家使用或濫用這種權力。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世界》

首先,車子慢了,約瑟夫·布羅茲

1912 年 10 月,剛剛在維也納定居的年輕外省人約瑟夫·布羅茲 (Joseph Broz) 給他家鄉庫姆羅瓦茨的母親寫了一封和平信。母親回信有點着急:去找住在維也納新城的馬丁。

馬丁是布羅特家族的老闆,比約瑟夫大八歲,比他早十年出櫃。馬丁在紐敦火車站擔任觸發器,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馬丁不僅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有一個舒适的家庭,娶了他的妻子,有了孩子。在布羅德夫婦成功撫養的七個孩子中,馬丁的發展與他的排名相符,他是第一個讓母親不擔心的孩子。

馬丁和何塞普,以及布羅茲家族的其他五個孩子,反映了克羅地亞在十九世紀末人口的急劇增長。但在庫姆羅瓦茨所屬的紮戈裡地區,貧瘠的土地不足以滿足每年的收成。對于奧匈帝國來說,紮戈裡唯一能從中得到的資源就是人力。

像許多當地農場的孩子一樣,約瑟夫渴望在維也納等城市試試運氣。這意味着擺脫直接在奧匈帝國内統治他們的瑪澤,以及他們酗酒的父親的經濟糾葛。更不用說更多的錢,上鎖的櫥櫃,厚厚的皮帶和小腰帶,也在約瑟夫的城市生活清單上。在約瑟夫流浪的世界觀中,有一系列似乎牢不可破的論點,源于他的國小老師的欺騙,即未來屬于機械師。如果你能看到鎖的魔力,你自然會修理縫紉機,修理自行車,建造汽車,建造鐵路和橋梁,是以你有打開世界的鑰匙......

1911年3月,約瑟夫帶着口袋裡的一套福爾摩斯偵探,出去長途旅行。他首先在薩格勒布的一個車庫工作了四個月,增加了一個每個移民勞工都會趕上的城市風格服裝,然後去了卡姆尼克,在那裡他在該地區最大的五金廠工作了十個月,參加了一個smooch The Rav色彩的體育俱樂部,鷹協會,與羅馬教會庇護的"庇護協會"競争。 就在卡姆尼克五金廠走下坡路時,Josep和50多名勞工一起被火車拉到波希米亞小鎮Chinchinf。當他到達時,他得知他們被用來填補當地勞工罷工造成的勞動力空缺;三個月後,他去了啤酒小鎮比爾森(Bilson),在斯柯達阿姆斯(Skoda Arms)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久之後,他再次離開,前往德國的曼海姆和魯爾區進行巡回演出。

最終,約瑟夫來到了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就像一根被磁鐵吸引的電線。在火車站旁邊的報攤上挂着一本克裡姆特的《瑪麗·布魯尼夫人》(Mrs. Mary Bruni),它以某種方式觸動了乘客内心最柔軟的部分。離開家十九個月後,他給母親寫了第一封信,母親給他打了電話。

去找馬丁老大哥,一年後開始何塞普的職業生涯。

非自願曆史 (1) |1913年初的維也納:在鍍金的天空下

何塞普·布羅茲·鐵托

在馬丁家安頓下來不到一個月後,約瑟夫和老大哥成為紐敦火車站的同僚。聖誕節前,約瑟夫被戴姆勒汽車公司聘用,因為他的機械技能。他的工作是風很大,測試司機,擺弄最新的梅賽德斯Simplex。看着強大而沉重的黃銅鑄件,奇怪的橡膠球角和刹車,20歲的Josep Broz感覺自己處于機械世界的頂端。每當他穿着狩獵服,戴着防塵鏡,在四年前為慶祝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的鑽石禧年而建造的道路上駕駛奔馳車時,行人都會停下來觀看,他看起來像那個時代的蝙蝠俠。蝙蝠俠的偶像是埃米爾·耶利内克(Emile Jelinek),她赢得了"尼斯之旅"賽車比賽。這名男子是奧匈帝國外交官,戴姆勒産品的兼職代理商,他最小的女兒梅賽德斯成為汽車界的不朽品牌。

當然,蝙蝠俠的上升曲線并不止于此。進入1913年,好運以一種更讨人喜歡的方式托付給了他。何塞普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而梅賽德斯隻是在滿足自己職業的虛榮心,但遠非耗盡自己的精力。他在業餘時間發展了兩個愛好,一個是擊劍,另一個是社交舞。之前的愛好為他赢得了次年5月奧匈帝國陸軍擊劍比賽的銀牌,這是一項奧林匹克級别的賽事;

舞池裡的約瑟夫很受歡迎,他的運動身材,簡單的步伐,以及在世界各地培養的不守規矩的氣質,使他成為女性最期待的舞伴,所有舞腰都纖細。其中,一位穿着硬鲸胸緊身胸衣的女人後來成為約瑟夫的正常舞伴。她的名字叫麗莎·斯普納(Lisa Spooner),一個典型的資産階級女士,她的眼睛是無法企及的,但她被浪子們緻命地俘虜了。毫無疑問,約瑟夫和麗莎是否在舞池裡認識對方,但他們的關系很快就超越了他們的舞伴,彼此就像膠水一樣。麗莎有着班上任性特有的性格,當愛情來臨時,這個迷人的性格就會被無限放大。麗莎支付了約瑟夫的擊劍課和跳華爾茲舞的費用,給了何塞普幾倍于測試車手工資的零用錢,并要求他去成衣店買幾件本季的禮服。

很快,麗莎·斯普納懷孕了。這對她來說不是個好消息,Josep的年齡并沒有對他們的關系采取謹慎的态度。他抛棄了她,一個支援他的女人,時間給了他一個為他說話的理由。1913 年 10 月,年滿 21 歲的約瑟夫·布羅茲應征入伍,成為奧匈帝國叛軍第 25 團的一名士兵,回到家鄉克羅地亞,留在薩格勒布。

在維也納的這一年是約瑟夫生命中一段愉快的時光。雖然在他回憶過去時,他聲稱沒有多餘的錢進入維也納的咖啡館。但在麗莎·斯普納(Lisa Spooner)的支援下,他像花花公子一樣開朗,說"勞工貴族"不夠真誠。享受奢侈的生活甚至成為他畢生的愛好。大多數心懷沉重的人在政治上都很冷淡,很難說約瑟夫當時有什麼明确的意識形态立場。的确,作為克羅地亞人,他對成為奧匈帝國的二等公民有一種本能的反感。但四處旅行的經曆緩解了他的民族主義情緒。總的來說,他并沒有被政治打得太深。

何塞普·布羅茲(Josep Brodz)戲劇性地轉變為政治人物,這在他參軍後被他更具傳奇色彩的經曆所重塑,他創造了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解體後,那些在不同國家分裂的人記住或抱怨南斯拉夫。他後來的名字叫鐵托。

當時的約瑟并不知道鐵托後來是一張什麼樣的牌。約瑟夫,甚至鐵托,都不會知道:他意外闖入了一部多麼宏偉的電影。

1913年在維也納,鐵托、希特勒、斯大林和托洛茨基這四位重量級人物同台演出,他們來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這四個人在時間上有一個交集,從1913年1月下旬到2月中旬的20多天,斯大林在維也納短暫居住。這段時間成為維也納四個曆史主角的會議數量最多的時期。直到那時,除了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外,沒有人認識對方。

曆史大資料,多愁善感,無情地鎖定了它們。

來吧,和布朗斯坦先生下棋

1913年,托洛茨在這座城市生活了六年,當時布羅茲開着他的奔馳車穿過維也納的街道。布羅茲不認識托洛茨基,托洛茨基當時是政治人物。托洛茨基也不認識布羅茲,布羅茲是流亡政客的絕對老闆。

布羅茲第一次聽說托洛茨基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期間。巧合的是,他在俄羅斯。1915 年 4 月,在加利西亞與俄軍作戰時,奧匈帝國士兵布羅茲被一名切爾克斯騎兵的長矛擊中肋骨,被俘,受了重傷。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布羅茲留在俄羅斯,經曆了改變人類曆史的革命,正是托洛茨基站在革命上司團隊的C位上。

布羅茲第一次給托洛茨基留下深刻印象是在1919年的蘇俄内戰期間。作為國際紅衛兵的一員,布羅茲躲藏在距離鄂木斯克65公裡的哈薩克斯坦村莊,以逃避戈爾察克匪徒的追捕。年底,紅軍打敗了戈爾察克匪幫,奪回了鄂木斯克,紅軍總司令就是托洛茨基。

1935年7月,布羅茲改名為鐵托,作為南斯拉夫共産黨的代表,他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産國際七大代表大會。在會議期間,共産國際的創始人之一托洛茨基是一個禁忌的名字。那時,這個名字的人已經在海外流亡了六年,五年後,他在墨西哥結束了自己的結局。

持續革命理論的編造者通過不斷的流亡來實踐他們的美學。

維也納是托洛茨基一生中的第二次流亡。當他于1907年10月進入奧匈帝國時,他的假護照使用了他的真名:布蘭斯坦。托洛茨基,1902年第一次流亡時使用的化名。檔案欺詐是流亡者的常見政策。但是,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的風格顯然感染了整個國家,舊的和被忽視的以及與之相關的寬容和放縱,進入了托洛茨基。先知和撒旦,用他标志性的濃密的黑發,寬大的前額,山羊胡子和鼻腔眼鏡,使它成為歐洲最頹廢的帝國的心髒。那一年他28歲。

托洛茨基最喜歡的德語城市不是維也納,而是柏林。柏林有一種使他誘人的精神,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頭發明亮的小科茨基,一個幹澀,瘦弱的老人,有點滴答作響。但柏林警方不是他的朋友,而且因為護照問題,警察拒絕讓他活得很久。

非自願曆史 (1) |1913年初的維也納:在鍍金的天空下

托洛茨基

莫名其妙地,托洛茨基對維也納更加苛刻,維也納接受了他。他的挑剔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說這裡的生活就像小松鼠輪一樣忙碌,這裡的人充滿了市場精神。

這座繁忙的城市已經容納了托洛茨基家族七年。

他們在城市郊區的赫特爾多夫(Hurtledorf)的一個滑雪勝地附近租了一個别墅區。這是一處将秋冬之美融為一體的特色酒店,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秋天紅葉的山葉,不遠處穿過籬笆進入白雪皚皚的荒野。托洛茨基的妻子謝多瓦(Shedova)曾稱贊她家租的房子"好得令人難以置信",托洛茨基最小的兒子謝廖薩(Sheryosa)于1908年出生在那裡。不幸的是,托洛茨基一家隻能享受秋天和冬天的季節。因為房東在春季開始後稍微提高了租金,他們不得不搬到塞文,那裡也是郊區,但更實惠。

經濟限制是托洛茨基不時維也納生活的一個基本方面。奧爾金是一位俄裔美國社會主義者,他拜訪了住在西弗林的托洛茨基,他回憶說:"這個家庭比普通勞工更窮,男人穿得很便宜,女主人有家務,兩個可愛的男孩無人看管。家具是如此破舊,以至于唯一給房子增添色彩的是堆在角落裡的書籍。"

為房屋增添色彩的書籍有時可以得到更大的使用。當家庭開支緊張時,托洛茨基會挑選幾本書,然後把它們送到舊書店去買錢。他的妻子舍多瓦(Shedova)對當鋪的熟悉程度不亞于他對去當鋪的熟悉程度。當子彈全部耗盡時,極其破舊的家具将彌補拖欠的租金。

從理論上講,托洛茨基不應該被束縛。在維也納的七年裡,他是《基輔思想報》的特約記者,也是俄羅斯、德國和比利時六家報紙的特約撰稿人。對于報紙出版商來說,他的筆名安迪特·奧托(Andit Otto)是保證發行量的金星。

這筆費用足以讓托洛茨基家族越過維也納的中線。生活是冰冷的,因為托洛茨基把他從報紙上賺來的錢投資在另一家報紙上,他自己的報紙《真理》。經營自己的報紙是托洛茨基占據公衆輿論地位的需要。在當時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内,他是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的第三條出路。他想用有感染力的詞語來影響國内的普通勞工。

該報創刊于 1908 年 10 月,在維也納印刷,由俄羅斯的讀者出版,沙皇政府的審查制度是一個貫穿各領域的問題。高牆是不可逾越的。堆積在敖德薩港的《真相》解釋了為什麼主編托洛茨基很窮。更重要的是,這位主編曾希望利用這份報紙來調和列甯與馬爾托夫的沖突,但他發現自己成了兩派聯合攻擊的目标。無序的出版周期表明,這份報紙是多麼不合時宜,無論是每周、每月、每季度。1912年4月,托洛茨基的《真理報》停刊。與此同時,另一份報紙《真相》(The Truth)由約瑟夫·朱加什維利(Joseph Jugashvili)在彼得伯勒出版,他沒有炫耀自己的露水。朱加什維利的《真理》是共産黨曆史上的"真理",托洛茨基的《真理》隻能稱維也納為《真理》報紙。那個剝奪了托洛茨基《真理報》創始編輯的榮譽的人後來從他那裡偷走了更多。

托洛茨基在一段時間内感到沮喪,1912年10月,也就是約瑟夫·布羅茲抵達維也納的同一個月,他在維也納的同一個火車站登上了開往貝爾格萊德的火車。他将作為《基輔思想報》的軍事記者報道第一次巴爾幹戰争。

巴爾幹戰争對托洛茨基的個人生活産生了一些影響。塞爾維亞在戰争中的崛起引起了奧匈帝國的不安,兩國之間的敵意使戰争不可避免。1914 年 7 月 28 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維也納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滅絕塞爾維亞人",而托洛茨基六歲的兒子謝廖薩在他家門前的草坪上高呼"塞爾維亞人萬歲"。兒子的地位并不代表父親的立場,在他父親身上最難看到的政治光譜是斯拉夫主義。但關心此事的奧地利人的民族情緒已經達到了沸點,驅逐俄羅斯移民的浪潮開始了。戰争爆發一周後,托洛茨基夫婦匆匆告别維也納,前往蘇黎世前往巴黎。

在艾薩克·多契爾(Isaac Doitcher)的托洛茨基傳記中,在維也納的七年被定義為"沒有政治成就"的一章。但高調的政治社會化是"沒有政治成就"一章的豐富部分。

在柏林一個年輕人考茨基的家中,托洛茨基遇到了《金融資本》的作者魯道夫·希法廷(Rudolf Shiffatin),後者後來成為魏瑪共和國的财政部長。希法廷向維也納的朋友推銷托洛茨基,這是一群左翼政客,包括卡爾·雷納(Carl Renner)和奧托·鮑威爾(Otto Powell),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擔任奧地利總理,曾擔任奧地利政府的外交部長。

托洛茨基在維也納中央咖啡館會見了未來的總理和部長們。他無法抗拒咖啡的誘惑,他無法放棄對國際象棋的迷戀。在專心緻志地聽完他在維也納的朋友的布道後,托洛茨基會邀請他們玩遊戲,梳理黑白64排棋盤上雜亂無章的想法。他的國際象棋朋友很快就走出了政治圈,許多在中央咖啡館度過時光的文化人物經常聚在一起,發現自己在思想開闊的俄羅斯人面前受到侮辱。中央咖啡館的卡斯帕羅夫·托洛茨基(Trotsky)讓他的手下與當地最好的作家:施尼茨勒,卡爾克勞斯和阿爾滕貝格聚集在一起。許多年後,當卡爾·克勞斯在報紙上讀到十月革命的新聞和革命領袖的照片時,他忍不住驚呼:"誰會想到布蘭斯坦先生會這樣做呢?""

布蘭斯坦下了一場大棋,這場棋局改變了20世紀的曆史程序。也許,在下棋的時候,他還在為自己的不作為而焦慮。

三、平庸,最傑出的平庸

1913年,大約在一月底,在接受巴爾幹戰争采訪時,托洛茨基短暫地回到了維也納。有一天,他在明治宮城堡街30号的一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裡遇到了孟什維克成員斯科别列夫,這是在老布爾什維克的特羅亞諾夫斯基家中。托洛茨基和斯科别列夫在報紙的編輯委員會中一起工作,他們分享了他們在茶之間談話中溫暖的場景的美好回憶。

突然,一個臉色灰白的小陌生人臉上帶着大麻,闖入了這幅畫。一個重要的細節是,這個馬卡誇萊陌生人在進入茶室之前沒有敲門。這讓托洛茨基大吃一驚。他敏銳地意識到托洛茨基的驚訝,在門口,他的喉嚨裡發出了令人不快的聲音。然後,他手裡拿着一個空杯子,走到竈台上,拿起茶壺,裝滿水,一言不發地走了出去。

斯科别列夫告訴托洛茨基,這個人是高加索人,剛剛從克拉科夫來到這裡,住在特羅亞諾夫斯基家族,名叫約瑟夫·朱加什維利。是的,是Jugashvili,共産黨曆史上"真理"報紙的創始編輯。

在朱加什維利動身前往維也納之前,他在《社會民主黨報》(Social Democrat)上發表了一篇批評托洛茨基的文章,稱他是一個"喜歡大喊大叫的大力士"。在文章的結尾,Jugashvili首次簽署了"斯大林"。從那時起,Jugashvili成為斯大林。

這次交流沒有對話,是斯大林與托洛茨基的第一次正式會晤。在接下來的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這兩位同行将共同出演黨内的一部對立劇。1939年,在托洛茨基被斯大林的刺客拉蒙·梅爾卡德用冰雹擊垮的前一年,托洛茨基在他的回憶錄中首次透露了他在特洛伊諾夫斯基家中與斯大林的相遇。斯大林留給他的不寒而栗的感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魯吉亞人陰郁的外表,充滿敵意的眼神和他在沼屋裡的喉嚨聲,一直刻在他的記憶中,直到去世。

托洛茨基不知道,1913年的維也納不是兩人第一次見面,或者至少不是斯大林。

六年前,即1907年5月,維也納召開了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在倫敦會議上,托洛茨基首次以正方形英雄的身份宣揚了持續革命的理論。托洛茨基空洞的、開玩笑的架構被桌子外的一名格魯吉亞代表捕捉到。他當時是Jugashvili,而不是斯大林。當托洛茨基譴責勞工的戰鬥隊是民粹主義恐怖主義時,格魯吉亞人陰郁、恬愣的臉上閃爍着難以察覺的憤怒,他是列甯快樂的上尉。久加什維利沒有參與關于代表列甯參加布爾什維克的戰鬥隊的讨論,但他悄悄地、堅定地記住了托洛茨基,并在他的私人報告中對托洛茨基進行了定義:華而不實。

托洛茨基還将斯大林定義為最傑出的平庸者。

斯大林是完美的反托洛茨基版本。上帝賦予托洛茨基無限的才華和非凡的魅力,以及一個空洞的結局。斯大林才華橫溢,沉悶,無聊,獨自一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事後看來,斯大林是用個人力量粉碎一個時代的人,而力量的源泉是他獨特的目标導向型人格。從鞋匠的兒子,第比利斯神學院的學生,到萬民的父親,克裡姆林宮的主人。

非自願曆史 (1) |1913年初的維也納:在鍍金的天空下

從左到右:斯大林、列甯和加裡甯(1919年)

如果說1907年,朱加什維利在黨内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路人,那麼1913年的斯大林則是權力的中心。在這六年中,列甯與各黨派的反對派作戰,需要加強他的聯盟。斯大林是他的好學生和助手,他把計算公式推導出為公理。

不管你是否同意,無條件地晝夜不停地執行列甯的訓示,是平庸最了不起的方面。

在去維也納之前,斯大林去了克拉科夫,列甯在那裡召喚了他。或者更确切地說,維也納是克拉科夫的一個附加問題,因為這是列甯在克拉科夫給他的訓示。

在克拉科夫,與列甯共處的日子讓斯大林嘗到了追随列甯的甜蜜。他是列甯家的客人,為了讓他每天過來吃晚飯,克魯普斯卡娅準備了他最喜歡的餐前啤酒。列甯有一個訣竅,就是讓下屬感到放松和舒适,當對方放松時,給任務:神奇的格魯吉亞人,暫時擱置手頭的事情,寫一篇關于民族問題的長篇文章。

1913 年 1 月下旬,斯大林帶着列甯給他的假護照抵達維也納,這本護照的筆名是斯塔夫羅斯·帕帕索普洛斯( Stavros Papasopoulos)。希臘名字,俄羅斯服裝,在外觀上完全是高加索人,是以顯然不比對,但被邊境檢察官奇怪地忽略了。

奧匈帝國長期以來一直被其萬花筒般的民族所困擾,帝國允許使用多達十種語言,為此議會取消了口譯員,議員們直接用肢體語言進行交流,最高形式的交流是一場戰鬥。對于緻力于民族研究的斯大林來說,還有比奧匈帝國更好的解剖學麻雀嗎?他的木制行李箱裡裝滿了關于麻雀的書籍和材料。

斯大林在維也納的住所特洛伊諾夫斯基家族是列甯為他選擇的。當他被保姆介紹到一樓的房間時,他發現店主已經擺好了一張桌子和一張沙發讓他坐。夠了。更重要的是,Trojanovsky家族靠近維也納圖書館,那裡的藏品遠離克拉科夫。

為了做一件事,斯大林的國家迅速切換到清教徒模式。在維也納的20多天裡,他以一種令人讨厭的方式工作,就像粘性貼紙的有節奏的副本一樣。早上在圖書館泡一泡,下午回到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寫作。晚上,他會休息一會兒,看着窗外的街景。夕陽散落在白雪皚皚的城堡街道上,使人行道呈現出淡淡的金色。斯大林不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人,但他有一種強烈的繁榮感,認為他是一片廢墟和一條死胡同。眼前的景象,就像奧匈帝國一樣,懂得沒有人能離風雨隻有一步之遙,卻沒有人知道如何設定曆史的時鐘。

明治宮就在不遠處,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就住在那裡。在相繼失去心愛的兒子和妻子後,美泉宮的主人自稱是"找不到家的孤獨靈魂"。孤獨的靈魂以一種奇怪的方式與他的臣民互動,每天早上當他乘坐馬車前往霍夫堡宮辦公室時,美泉宮門口的人群都會陷入騷動。去圖書館的斯大林偶爾會在人群中養貓。馬車裡的人都知道,更大的興奮其實是在等他突然不離開宮殿的那一天。老皇帝為他的發現感到自豪,臉上帶着調皮的笑容,雪白的軀殼裡冒了一圈煙。此時,他已經在位65年了,他已經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傳奇,一個笑話。他在霍夫堡宮用德語頒布的每一項法令都被翻譯成其他九個中國帝國,包括俄羅斯,這是特洛伊諾夫斯基家族共有的。不可思議的是,九種外語,老皇帝居然能掌握。

一旦民族問題被觸及,斯大林的思想又回到了原點。是時候工作了。他将繼續撰寫題為"國家問題和社會民主黨"的長篇文章。這與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奧托·鮑威爾(Otto Powell)在中央咖啡館與托洛茨基下棋的構圖相同。斯大林的組成受到鮑威爾和他的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批評。為了與弗朗茨·約瑟夫達成妥協,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放棄了統一黨的建設原則,将基層黨組織按不同民族劃分。問題是,鮑威爾對老皇帝的語言沒有任何天賦。

斯大林的工作效率如此之高,以至于當他遇到托洛茨基時,他撰寫了這篇文章,到1913年2月中旬,他已經完成了這篇文章的初稿。他登上了傳回俄羅斯的火車。

從1912年12月底到克拉科夫看望列甯,到1913年2月中旬回到俄國,斯大林在國外生活最長一段時間。他在維也納寫了20多天的《民族問題與社會民主黨人》,很快将由彼得伯勒的《啟蒙》雜志分三期出版,但作者本人卻第一次沒能看到這本油畫雜志。

斯大林傳回彼得伯勒不到一周後,他在紀念國際婦女節的舞會上被捕。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亞,雖然不多,但已經四年了。這是斯大林失去自由的時間最長,也是最後一次。

四、與一切頹廢的藝術鬥争

在維也納期間,特洛伊諾夫斯基夫婦有時會邀請他在明治宮公園散步,以獎勵寫了一本書的斯大林。在走路的成年人面前,正在奔跑着寵物加裡娜,房東的六歲女兒。斯大林非常愛這個孩子,以至于她讓他想起了他的兒子雅科夫,他遠在格魯吉亞。每當斯大林向加林娜承諾"高加索綠巧克力"時,她都會被小女孩無私地拒絕。是的,來自高加索人喉嚨深處的聲音太刺耳了。

斯大林并不知道,幾乎在同一時間,堕落的藝術候選人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經常在明治宮的公園裡,為他的新作《凱旋門》尋找靈感。希特勒在美泉宮公園周圍徘徊,身高中等,骨瘦如柴火,看起來很悲傷,冰藍色的眼睛,二手黑外套,不時咳嗽幾次。

這是維也納在過去五年中的樣子的刻闆印象,他稱之為"最悲傷的時刻",當然也是"最全面的學校"。

也許斯大林已經和希特勒一起去世了,或者也許根本沒有。沒有證據支援先前的低機率事件。即使兩位偉大的路人快速瞥了一眼美泉宮公園,他們也不會在充滿宏大叙事的記憶中留下任何痕迹。這是認知的第三類,他們不知道他們不知道什麼。

斯大林和希特勒真正開始将對方視為重量級對手,直到20年後希特勒上台。早在20年前,希特勒就想知道,我未能進入美術學院,對世界來說,這是多麼巨大的損失。也許命運注定了我做别的事情?

命運注定要讓希特勒做别的事情,是以他在通往藝術的道路上設定了地獄般的障礙。

1907年10月,維也納美術學院公布了其名單。很少有人對來自林茨的候選人希特勒發表評論:阿道夫·希特勒,出生于1889年4月20日,天主教徒。重新測試繪畫平庸,沒有角色,缺乏創造力,不合格的結果,不被錄取。

這是希特勒第二次通路維也納,第一次申請維也納美術學院。

在第一場戰鬥中失利後,希特勒回到家鄉,陪伴他患有乳腺癌的母親克拉拉·希特勒(Clara Hitler)踏上最後的旅程。克拉拉曾希望她的寶貝兒子能有一個穩定的職業,并成為一個傑出的人。如果她休息一天,她會發現她的願望已經實作了一半,希特勒已經離開了世界,但他的作品從來都不是穩定的,無論是藝術還是政治。

1908年2月,希特勒第三次來到維也納,第二次為維也納美術學院做準備。朋友庫比澤克和他在一起。希特勒對友誼和未來有着雙重願景:他去了美術學院,庫比澤克去了音樂學院。在他的願望進行到一半時,庫比澤克進入了音樂學院,他甚至沒有從美術學院獲得通行證。

在随後的幾年裡,希特勒過着悲慘的生活。他的母親給他留下了很少的錢,他不得不搬出他在斯通帕加斯租的房子。當庫比澤克回家治療眼疾時,希特勒沒有把新位址留給房東查克勒斯太太,兩人失去了聯系。但即使是希特勒的新位址也無濟于事,因為很快他就又搬家了,新位址變得越來越個人化,有低層旅館、咖啡館、公園、門廊、躺椅。藝術家們總是想流浪,希特勒可惜,并沒有成為一名藝術家,而是成為了一名職業流浪漢。

直到1910年2月,當曼海姆的流浪者之家安置希特勒時,他才結束了他的流浪生涯。曼納海姆位于多瑙河畔,是維也納第二大猶太人定居點,希特勒在那裡生活了三年零三個月。

盡管希特勒的生活艱難,但他并沒有死在缪斯女神面前。在流浪者之家安頓下來後,他第三次申請了美術學院。他找到了霍夫博物館的雪兒教授,并要求教授幫助推薦他到美術學院。教授看着他拿起的作品說:"從建築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堆準确的圖紙,但我并沒有被這幅畫所打動。

希特勒的許多作品,尤其是建築畫,都非常漂亮,但缺乏藝術性。從技術上講,他更像是一個工程師,而不是一個藝術家。多麼痛苦的見解。人們總是說元首是一個被政治耽擱的畫家,其實他是一個被繪畫耽誤的建築師,或者說是一個城市規劃師。建築學院是希特勒的第一個夢想。這需要高中文憑,但他不需要。

被雪兒教授用悶燒的棍子毆打的希特勒冷靜下來。他做了兩件務實的事情:第一,他開始賣畫、拳頭産品或建築畫,"明諾科特教堂"、"維也納歌劇角"、"凱旋門"等等。這些畫作要麼印在明信片上,要麼直接通過畫家雅各布·奧爾登伯格出售。其次,他們安頓下來,他對政治産生了興趣,無家可歸者之家的三樓宿舍是他演講的舞台。他越是談論政治,人們就越會聽他說話。原來,那次演講是神的飯。後來,他的演講舞台超越了維也納,超越了奧匈帝國,所有的德國人都成為了他的聽衆。

政治也給了他對藝術的看法。維也納美術學院,為什麼我嘗試了這麼多次?考官們早已被克裡姆特和席勒俘虜!色情,芬芳,堕落,頹廢的現代主義正在侵蝕健康的藝術主體。古典主義是未被封存的,但分離主義的藝術展覽正在充分展示。維也納的藝術偏離了正确的軌道,因為這個城市充滿了異國情調。日耳曼人淪為無處不在的捷克語、羅馬尼亞語、馬紮爾語、斯拉夫語和意第緒語,日耳曼人成為一個弱小的民族。

回到神面前的希特勒站在救主的高度,反思他個人的遭遇。誰讓他感覺不好?哦,主要是可憎的猶太人。克裡姆特和席勒都是猶太人,制造噪音的馬勒是猶太人,休伊特人叫嚣着"藝術的自由",未能拯救母親的布洛克博士是猶太人,油漆商沃爾登伯格是猶太人,Chacres夫人整天都在敦促他支付房租,或者是猶太人......它是活的。後來,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種族滅絕,以消除他早期在藝術道路上的挫折感。相對幸運的是,克裡姆特和席勒很幸運,希特勒沒有機會接他們,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把他們帶走了。

非自願曆史 (1) |1913年初的維也納:在鍍金的天空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希特勒(左一)

從沮喪的工匠到熱情洋溢的演講者,希特勒完成了一個宏偉而可怕的轉變。維也納,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級城市,無法容納他。在美泉宮公園欣賞凱旋門後不久,希特勒于1913年5月帶着一個破碎的鼓袋口袋離開了曼海姆的無家可歸者之家。他的下一站是慕尼黑,一個真正的德國人而不是奧匈帝國的城市。一年後,他自願參軍,作為德國第16巴伐利亞後備步兵團的一名士兵前往西線。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了。

*** *** ***

段落中的人卡爾·克勞斯(Karl Klaus)說,柏林是認真的,但不是絕望的,維也納是絕望的,但不是認真的。1913年初,維也納帶着一股知道巨大困難即将來臨的浪潮,也放開了溢出。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Franz Josef)非凡的韌性加劇了這種絕望的嚴肅性。他的侄子弗朗茨·費迪南德(Franz Ferdinand)于1889年成為王儲,他等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等待着他無法等待到來的那一天,而是等待着普林西比黑洞的槍口。他的遭遇更像是一場世界末日的鬧劇。

維也納是戲劇的溫床。這裡的人們,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界野心家,冒險家還是玩家,都将其作為公開練習的舞台。鐵托,希特勒,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他們的故事也是維也納集體神話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交彙點,你可以在舞台上模拟和推斷他們的或謊言:特洛伊諾夫斯基和斯大林在特洛伊諾夫斯基的家中相遇,斯大林和希特勒在明治宮公園擦肩而過,鐵托與梅賽德斯一起在中央咖啡館的門上咆哮,托洛茨基正在用詭計羞辱卡爾克勞斯......如果你相信曆史的機會,你可以把神話當作事實,畢竟,它們确實分享了舞台。

當強大的自由電子離開維也納時,将會有更多令人興奮和殘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新故事背後的推動力,它摧毀了奧匈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對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的兒子希特勒在德國建立了統治,他是另外三個人的敵人;奧匈帝國的另一個兒子鐵托有一個新的家園,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囚犯,英雄和統治者,他是希特勒的敵人,他是斯大林的朋友,托洛茨基是基于他的禁忌名字;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聯手建立了蘇聯,但很快就成為毫無戒心的敵人。最後,斯大林消滅了他以前的敵人希特勒和他以前的戰友托洛茨基,并驅逐了充滿仇恨的鐵托,直到最後。

幸運的是被驅逐的鐵托,他比斯大林多活了27年。晚年,他在布裡奧尼島的宮殿裡品嘗了葡萄酒和雪茄,回憶起維也納的快樂時光。

書目:

《鐵托傳記》,菲利斯·奧提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

《鐵托自傳》,達姆賈諾維奇編輯,新華社,1984年10月

《希特勒的傳記:從乞丐到元首》,作者:約翰·托蘭,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11月

《希特勒的藝術盜賊》,蘇珊·羅納德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托洛茨基的自傳:我的生活,托洛茨基,2014年7月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先知三部曲》,艾薩克·多伊徹著,中央彙編出版社,1999年1月

《斯大林的傳記》,謝偉思著,2014年2月版

《斯大林的傳記:命運與戰略》,斯維亞托斯拉夫·雷巴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

《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茨威格著,三一書店,1991年3月

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世界》,查爾斯·愛默生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9月

"1913: The Wavers of the Summer of the Century",Florian Ellis著,Translational Press 2014年2月版

《打開咖啡館的大門》,張瑤著,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

責任編輯:于繼賢

校對: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