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對人造衛星心髒推進器的馴化離宇宙力量又近了一步

南韓對人造衛星心髒推進器的馴化離宇宙力量又近了一步

為了推動"斯普特尼克之心"全部依靠海外進口的"儲液推進器"進行國産化。韓華集團和南韓航空航天研究所于6月28日宣布,将共同開發一種儲能雙液推進器,負責衛星的軌道校正和姿态控制。

由于衛星受到與地球引力不同的行星的引力的幹擾,是以隻有正常推進器才能糾正軌道和姿勢。這一次,韓發和航天研究開發的推進器,為了能夠在更長更穩定的時間内完成任務,增加了一個"儲液推進器"。這是燃料和氧化劑的雙重化,分别儲存在其他儲罐中。燃料的量簡單高效,可以長時間儲存大量燃料。在與火箭分離後,衛星需要在極端的宇宙環境中單獨在軌道上停留超過15年。

南韓對人造衛星心髒推進器的馴化離宇宙力量又近了一步

到目前為止,南韓儲存的二液推進器一直依賴國外的外國公司。從發達國家轉移到南韓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可以擴充到飛彈推進的核心技術。"在新太空時代,将100%依賴國外的核心技術本地化具有非凡的意義,"韓華集團生産和預防部門代表Kim Sang-moo說。

南韓航空航天研究院正在開發尖端空間零部件國産化項目的"太空先鋒"項目。10年來共花費了2115億韓元(約合12億元人民币)。通過推進事業的發展,目前技術進口的現狀本來會花費4000億韓元(22億元人民币)來改變,使南韓衛星産業的國産化率達到97%,并作為大規模核心技術研發的目标。這一次,推進機的研制是今年開始的南韓10個發展項目之一。預計它将用于2029年發射的衛星,然後安裝在所有南韓衛星上。

南韓對人造衛星心髒推進器的馴化離宇宙力量又近了一步

韓華集團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生産"單推進劑"推進器,不斷改進和積累高技術能力。韓華集團還于今年3月成立了一個"航天中心",彙集了集團内幾家公司的航天技術,韓華解決方案的Kim Dong-kwang(38歲)是其上司者,包括韓華,韓華Systems,韓華航空和衛星風險公司Cectrie,金社長為無償注冊董事。

此前,韓華集團的子公司韓華Systems于3月29日宣布,到2030年将建造由2000顆衛星組成的低軌道通信星座系統(南韓版GPS),主要用于城市貨運無人機和民用飛機通信。為此,韓華集團将在2023年之前投資5000億韓元(約合29億元人民币),用于開發低軌道通信衛星、超薄掃描天線和衛星控制系統。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試點服務将于2023年開始,即第一顆衛星發射後不久。到2025年将提供正常服務,目标是到2030年實作5萬億韓元(約合290億元人民币)的年銷售額。

南韓對人造衛星心髒推進器的馴化離宇宙力量又近了一步

今年5月,與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共同成立了南韓"宇宙研究中心"。"有人應該做的是宇宙産業,"金先生說。我們将以對社會負責的方式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