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魯工學院開展"紫魯路"文化考察活動

讓大學生在"行走課堂"中培養情操,增進洞察,零距離感受齊魯文化的魅力,近距離體驗齊魯文化的精髓,10月22-24日,齊魯工業大學齊魯文化學院專家和學生代表代表團,開展了"紫麓路"文化實踐考察活動, 這是大學首次組織的曆史文化畫廊實地活動。

齊魯工學院開展"紫魯路"文化考察活動

著名儒學專家、齊魯古代公路旅行策劃者傅永舉教授在開幕緻辭中說,三千多年前齊魯文化創造的主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支柱。愛祖國,首先是愛家,懂得、熟悉齊魯文化,是傳遞和發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視窗。齊國與麓國共同孕育出一支輝煌的齊魯文化,齊魯古道是典型的文化走廊,與這條文化走廊相比,隻有齊魯文化輝煌,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對齊魯古道的文化考察,幾乎是空白的。這使我們能夠站在前輩的肩膀上,進行發現和創新。期待同學們在重走齊魯路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成長人才,提高文明水準,成為齊魯文化布道大使,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講解齊魯文化,讓齊魯科技的同學們與齊魯文化一起被全國人民、走向世界!

齊魯工學院開展"紫魯路"文化考察活動

張安福教授,上海大學曆史系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環塔裡木曆史文化資源調查研究"項目首席專家,西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紀錄片與研究"組首席專家, 向活動發送了祝賀資訊。賀詞說,孔子走遍全國,儒家文化傳播四重奏,澤是後世,突出了齊魯地豐富多彩的人文情懷和人文地理。齊魯工學院為大學生舉辦了如此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使當代青年從靈秀齊魯大地上汲取曆史養分,有助于培養大學生了解由來已久的儒家文化,增加年輕一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義。預祝"紫麓路"文化巡視活動圓滿成功,期待與齊魯工學院在曆史文化教育研究領域加強良好合作,共同開展東西方聯合文化路檢。

齊魯工學院開展"紫魯路"文化考察活動

曆史文化遺産不僅生動地描述了過去,而且深刻地影響着現在和未來。"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曆史研究,使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廣袤土地上陳列的文物、古籍的文物能夠活起來,豐富全社會的曆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會上強調。十九大報告也提出要"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齊魯工學院在齊魯的家鄉設有校區,負責深入挖掘齊魯文化,發揚齊魯文化精神的曆史責任。"齊魯文化下的理工科生"的引入,展現了這種教育人的目的。學校"紫璐古道"文化考察活動,是貫徹以利德樹人為教育根本任務的創新舉措,是拓寬學生能力的重要管道,是實踐培養齊魯文化培育的理工科學生的重要手段。開展的活動填補了齊魯古路文化考察的空白,讓學生在第一課堂學習"紫麓文化精神"的基礎上,走出課堂和學校,走向田野和社會,在廣闊的第二課堂上,親身接觸曆史,了解齊魯文化的起源,感受齊魯文化的魅力。不僅有利于學生從曆史地理的角度了解由來已久的齊魯文化,而且對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心也具有重要意義,使文化成為學生自身成長的内在力量,在心靈中内化,在行中外化,在旅遊中學體驗, 學習與研究,研究,思考,讓學習與實踐,知識與實踐齊心協力,真正在祖國的土地上寫論文。

齊魯工學院開展"紫魯路"文化考察活動
齊魯工學院開展"紫魯路"文化考察活動

據悉,這次遠征從曲阜"鹿國城遺址奇門"出發,經過萊蕪"子路第一關——青石關",最後到達臨沂市宮遺址,參觀了齊魯古道和沿孔子文化。三天時間,代表團參觀了曲阜路古城遺址、孔子周邊國家雕塑、魯璐谷同盟遺址、魯璐長城、關中紀念館、下學校宮遺址遺址和七國古城考古遺址等齊魯文化遺址和标志性地标,實地考察了齊魯文化脈絡, 感受那段輝煌的曆史歲月。期間,著名儒學研究專家、"紫麓古道線"策劃者傅永舉教授、尼山世界孔子中心孔子學院資訊聯絡部長、研究員齊晉江教授、山東省齊文化研究基地原首席專家、齊魯文化研究院副院長玄兆璇教授、山東理工大學編輯部副主任、 齊魯文化研究所、張傑教授等文化研究專家對齊魯古道的文化意義進行了專題講座,讓學生在沉浸式文化學習中,接受齊魯文化的熏陶,感受廣闊而深刻的齊魯文化。

找記者、找報道、求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赤路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點情報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報道!

齊魯工學院開展"紫魯路"文化考察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