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作者:紅星新聞

11月13日,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新校名揭牌儀式,廣東省社科聯“大灣區鄉村振興經濟咨詢研究中心”等多個省級平台落戶該校并揭牌,傑出校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返校分享成功經驗。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成為廣東省“十三五”期間第一所轉設為非營利性民辦大學高校

2020年6月,教育部緻函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天河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的民辦普通大學學校并更名為廣州理工學院。以轉設更名為新起點,該校迎來了事業發展新階段,學校明确以新工科為特色,工、管、經、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定位,明确人才強校、品質立校、特色興校、開放辦校、改革活校的發展戰略定位,明确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定位,明确立足廣東、面向華南、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面向定位,明确緻力于培養知行合一、資訊化素養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标定位。學校有省重點學科2個、省一流專業1個、省特色專業4個,省科技廳、省社科聯、省教育廳命名的科研平台與咨庫3個,教學品質、教育品牌、社會形象不斷新提升,成為廣州市知識産權試點學校,被評為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突出貢獻機構”,在全國同類民辦高校中位居前列。

啟動廣東省民辦高校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

今年5月,《廣東省學位委員會關于調整省博士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機關的通知》釋出,廣州理工學院入列,成為廣東省民辦高校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機關,在電子資訊、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等領域培育建設專業碩士學位點。

據了解,學校在“十四五”時期在惠州博羅縣動工建設新校區、推進碩士學位授權機關建設、建設國家和廣東一流學科、一流專業,探索民辦高校加強内涵發展、提高辦學品質的新路子,在師資隊伍水準、教學科研平台、人才培養品質、科技開發服務、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整體提升,建設成為廣東非營利性民辦品牌高校。

工科為主特色發展

學校新工科特色鮮明,工、管、經、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設有11個二級學院、3個産業學院,43個大學專業,其中21個工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15000多人,緻力于加強“新工科”專業叢集建設,打造機械制造、機電一體化、機器人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資訊、通信、計算機、大資料、軟體工程、網絡工程、土木工程、物聯網等工科類專業叢集,重點在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等方面彰顯特色、形成優勢。

積極組建新學院服務大灣區

在舉行廣州理工學院揭牌儀式後,智能制造與電氣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等三個新組建的二級學院正式挂牌。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為适應國家、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發展需要,廣州理工學院動态優化調整改造老專業,積極舉辦社會亟需新專業,整合力量組建新學院,服務廣東戰略性支柱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設計創意産業。為此,學校新組建智能制造與電氣工程學院,整合廣東省科技廳機器人內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和校辦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園大機器人公司,現有儀器裝置總值超過4200萬元,服務大灣區先進制造業和裝備産業。組建新的藝術設計學院,加強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産品設計、工業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等社會亟需專業建設。組建新的音樂舞蹈學院,成為廣東高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機關,主動承擔傳承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的職責使命。

學校為新學院提供更好的發展條件,促進特色發展、提高水準。學生通過刻苦的專業學習、積極的改革實踐和社會服務,提升專業水準、實踐能力、社會服務影響力,推動創新、創造、創意成為最閃亮的符号,将更多的專利、成果、作品轉化為帶有校園logo的應用性産品。

多個省級平台挂牌

揭牌儀式後,省社科聯主席張知幹和校長胡社軍共同為“大灣區鄉村振興經濟咨詢研究中心”揭牌。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今年5月,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發函同意廣州理工學院設立“大灣區鄉村振興經濟咨詢研究中心”,明确要求建設成為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中心利用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民辦高校體制機制靈活優勢、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優勢和産業學院、實踐教學基地優勢,聚焦大灣區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産業轉型更新、鄉鎮企業和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改制、城鄉流通體系智能化、鄉村文化、電子商務、農民創業就業等方面的咨詢研究。9月,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省社科聯原主席、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田豐,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南方日報社原社長、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原主任楊興鋒,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州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原主任、廣州日報社原社長顧澗清,省現代社會評價科學研究院院長林炜特邀為中心建設出謀劃策。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同時揭牌的還有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的“博士工作站”、教育廳“大灣區企業人才管理研究院”。前者于今年5月份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文公布,是廣東省博士人才管理服務的創新平台。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該校于2017年9月獲得廣東省科技廳準許建立“廣東省工業機器人內建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8年10月和香港互聯立方聯合建立“粵港合作BIM國際合作工程技術中心”。

該校堅持産學研結合、科教融合,突出應用研究、協同創新,經過獨立學院轉設更名,在師資隊伍、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儀器裝置等方面的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已經擁有5個省級和粵港澳合作高端平台。以此為依托,教師積極推進新技術新産品開發和成果轉化,獲得省廳局級以上項目130餘項、橫向項目200餘項,師生獲授權專利213項,科技成果轉讓7項、高新技術産品認定14項,工業機器人內建與應用産品銷往12個省市20多所中職高職院校。

多位優秀校友返校分享成功心路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校友分享會上,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國真、最美客家妹妹鐘彩媚、新時代創業典範蔡曉佳、2019年廣東省大學生年度人物巫澤慧、世界銀行專題紀錄片主人公梁育琪等作為主講嘉賓,和學弟學妹們分享了成功經驗。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現為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BIM研究中心咨詢主任、廣東省BIM技術聯盟專家的張國真,是該校2008級土木工程專業校友。他參與的項目先後獲得詹天佑獎、魯班獎、結構設計國家一等獎,個人先後獲得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廣東省技術能手和廣東建工崗位能手等稱号,2021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畢業10年來堅持學BIM,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用青春诠釋了中國夢、勞動美。

2008年級物流管理專業的蔡曉佳,從廣州東圃開廠生産化工材料,到廣西柳州承包工程項目,後回到汕頭發展,創業之路坎坷,現名下有4家公司,2018年初參與投資第一部潮汕話電影《爸,我一定行的》。2007年入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鐘彩媚,分享了作為“中國最美客家妹”“客家文化宣傳大使”的奮鬥經曆。2011級金融專業的梁育琪,是世界銀行專題紀錄片《Zero Ten Twenty》主人公,她的成長經曆見證了近10年來廣州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2019年廣東大學生年度人物、第八屆感動南粵校園廣東大學生年度十大人物巫澤慧分享了帶動鄉親們立足潮汕嶺頭開發單叢茶葉實作集體緻富一路走來的艱辛過程。

廣州理工學院積極建構全員參與的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畢業生主要在大灣區核心地帶就業,就業率穩居全省大學高校前列,就業品質高,學生滿意、用人機關歡迎,多次被評為廣東省“就業工作先進機關”“創新創業工作先進機關”。

廣州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多個省級平台落戶

在接受采訪時,廣州理工學院校長胡社軍說:“學校立足廣東、面向華南、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以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設定大學專業,走産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道路,促進學校内涵建設和高品質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廣東一流、全國知名的非營利性民辦品牌大學高校。”

(通訊員 黃菲青 唐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