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能測試課堂-jmeter壓測基礎知識筆記

性能測試基本思路

測什麼

1.确定業務場景

2.确定測試方向

3.确定業務範圍

4.确定業務邏輯(任何測類型都不能脫離業務邏輯)

怎麼測

1.熟悉常用性能名額描述

2.學會設計測試場景

3.确定并發使用者數

4.熟悉性能腳本設計

對不對

1.分析資料結果

2.優化性能資料

3.整理測試報告

性能測試課堂-jmeter壓測基礎知識筆記

性能測試視角

1.使用者視角

關注浏覽器響應時間(浏覽器時間+接口時間)

2.開發視角

隻關心代碼處理速度

3.運維視角

關心使用者數增加對伺服器資源的影響

4.測試視角

使用者體驗+硬體資源+代碼品質

性能測試名額

error

1.需要優先保證正确率

2.脫離了正确率的性能結果都沒有意義

RPS

request persecond(每秒請求數)代表了壓力值

100線程,每秒請求1次:rps=100/s

100線程,每秒請求2次:rps=200/s

1線程,每秒疊代100次:rps=100/s

TPS:transaction persecond(每秒處理數)

代表了伺服器(cpu)的處理能力

1.cpu的處理能力是有上限的

2.通過設計RPS,施壓伺服器,觀察TPS曲線,可以找到cpu的處理上限

3.tps随時都在波動,影響的可能性也有很多(磁盤,網絡,記憶體)

性能測試課堂-jmeter壓測基礎知識筆記

rt:響應時間

latency:總延遲

connect time:網絡連接配接

response time:服務處理

latency=connect+response

latency和connect內插補點大,表示時間消耗在了服務層

latency和connect內插補點大小,表示時間消耗在了網絡層

性能測試類型

并發測試

1.不存在絕對的并發,并發一定是有機關時間的,通常都是秒

2.線程是一邊啟動一邊發送請求,是以同步并發需要加集合點:Synchronizing Timer

負載測試

1.持續不斷的增加壓力,找到性能瓶頸點(階梯加壓線程組)

2.随着負載增加,tps應該持續增加。如果出現下降的趨勢,表示瓶頸點已經到了

3.找到瓶頸點之後就可以停止測試

壓力測試

1.維持一定的負載量,持續運作一段時間(幾小時或者幾天)

2.穩定性壓力測試:保持最大壓力的80%,目的是找到記憶體洩露的問題

3.破壞性壓力測試:極限壓力持續運作,目的就是讓伺服器快速的暴露異常

性能測試課堂-jmeter壓測基礎知識筆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