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書福比誰看的都明白:特斯拉搞快充是無奈,吉利搞換電比誰都有優勢

目前對電動車電能補充的政策主要是兩種,一種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快充隊伍,執行的高壓政策,隻要技術夠好,就能縮短充電時間,另一種目前則是以蔚來為代表的換電隊伍,執行的是扔錢政策,隻要你企業預算夠多,友善的終究是消費者。

前者拼的是技術,對于中國市場來說,真正意義上想完成技術超越的企業,真的少之又少,在目前充電速度上超過特斯拉的,我還沒看到。

李書福比誰看的都明白:特斯拉搞快充是無奈,吉利搞換電比誰都有優勢

特斯拉做快充的原因很簡單,其擁有技術高度,同時作為美國品牌,它需要面對的是全球市場,以美國本地為例,地廣人稀的美國給特斯拉充電,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快充,插上充電槍充電的方式對于使用者、企業來說都是最省事的。

如果在美國搞換電站,幾百英裡不見幾台電動車的新能源環境,建換電站就是一種資源浪費,是以對于這個品牌的起點方向來說,搞成本更低、對技術要求更高的充電站,更友善。

中國企業打破不了特斯拉如此高的充電速度,我們就應該找我們的發展政策。

李書福比誰看的都明白:特斯拉搞快充是無奈,吉利搞換電比誰都有優勢

中國品牌目前的主要市場依然是國内,國内的發展就非常簡單,我們人口密集并且目前有巨大的銷量,目前的新能源車保有量是充電樁數量的三倍,也就是說我們在現有形态上再擴大充電樁數量,第一基礎建設有壓力,第二跟不上新能源的增長速度。

總之,在速度沒有特斯拉快,充電網絡跟不上發展的時代,我們需要思考怎麼做才能更好。

那就是另一種方式,換電站。

李書福比誰看的都明白:特斯拉搞快充是無奈,吉利搞換電比誰都有優勢

一個換電站隻要設計合理、電池儲備量足夠,每天能夠為上千台電動車更換電池,這樣的速度甚至超過了同等量級加油站的速度。

當然,建設一個換電站的成本也非常高。

但我們需要做一個長線思考,現在換電站是為了十年、二十年而準備,如果未來滿大街都是電動車,充電樁的壓力就真的很大,而到時候換電站就是另一種補電方式。

一個換電站服務上千台車,一個中量級城市預計30座就能滿足當天的換電需求。

李書福比誰看的都明白:特斯拉搞快充是無奈,吉利搞換電比誰都有優勢

前提也需要企業做努力,大量的企業應該做好設計,所有的電池至少都應該互相相容,你取下來的電池我的品牌也能用,來的電動車都能換其他品牌的電池,這才是一座未來超級電動城市該有的狀态。

而這麼做,需要有頭部企業牽頭。

蔚來的換電之是以不被人看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定位高端的蔚來,根本無法把它的産品賣給更多人,也就是說想要所有企業跟着它走,根本不可能。

李書福比誰看的都明白:特斯拉搞快充是無奈,吉利搞換電比誰都有優勢

吉利入局了,這是一個年銷量輕松130萬的企業,使用者儲備數量、資金力量遠遠超過蔚來,它搞這件事兒,号召力是很強的。

首先能夠通過自己未來大量的新能源車銷量統一技術方向,完成初步的電池設計統一化,同時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大量的換電站。

還能根據自己的市場話語權,與其它企業做設計聯手,擴大同樣标準型号電池的設計規模,保證換電站的充分利用。

李書福比誰看的都明白:特斯拉搞快充是無奈,吉利搞換電比誰都有優勢

當然,後期這就屬于我的猜想,總而言之一句話,換電是未來的趨勢,而這個趨勢推動者一定不是沒有銷量的蔚來,而應該是有巨大市場号召力的企業,比如說吉利。

換電需要的是整合整個市場形态資源,需要讓更多企業看到換電帶來的直接利好,也需要讓整個行業了解,換電是為以後新能源飽和做提前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