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1月25日,故宮博物院舉行“鐘鳴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莊藏鐘表聯展”釋出會。本展覽遴選了60件具有代表性的鐘表收藏,制作年代從18世紀延續至20世紀初,不僅涵蓋了英國、法國、瑞士等西方國家的名家之作,更包括清宮等地國産精品。

嘉賓在觀看展覽。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鐘表是清代宮廷豐富典藏中非常特殊與珍貴的門類。故宮藏鐘表在世界鐘表收藏中占有重要地位。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莊作為清代政治和宮廷生活的中心,曆史上都曾收藏陳設過大量自鳴鐘表,同根同源,難分彼此。
18世紀英國造銅鍍金轉人亭式大鐘。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本展覽遴選故宮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具有代表性的鐘表收藏,合璧展出,其中故宮博物院參展鐘表40件,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參展鐘表20件。這些鐘表的制作年代從18世紀延續至20世紀初,不僅涵蓋了英國、法國、瑞士等西方國家的名家之作,更包括清宮做鐘處、廣州、蘇州等地的國産精品。
嘉賓在拍攝精美的鐘表。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展覽特别将兩館所藏的10對鐘表同台展出,使觀衆不僅得以領略不同時期、文化、地域鐘表的多姿多彩,亦可充分了解清代宮廷鐘表收藏陳設的狀況,感覺清代宮廷時間觀念發展變化的軌迹。
例如,展覽推出銅鍍金三人打樂轉花鐘,此對鐘表原為一對,現分藏于故宮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此次為第一次合璧展出。
故宮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的一對18世紀英國造銅鍍金三人打樂轉花鐘合璧展出。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鐘底座為樂箱,正面為光芒狀的彩色料石,鐘盤嵌正中。樂箱上跪三個敲鐘碗兒童,三組鐘碗被镂空花遮掩。兒童背後有一組屏風,為銅鍍金藤蔓花,中央為一組彩色料石花紋,屏頂有八朵彩色料石花。機器開動,頂端的七朵小花圍繞中心花朵轉動,同時自轉,形似一個皮球。鐘碗前金色镂空花轉動,兒童敲打鐘碗伴奏。
英國造銅鍍金三人打樂轉花鐘。故宮博物院供圖
此次參展的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鐘表均為該館收藏最為重要的部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随文物南遷,1956年由南京運回承德後第一次以整體面貌走出避暑山莊。而展覽舉辦地點乾清宮東庑,曆史上曾經是清宮自鳴鐘陳設處。值此2022年壬寅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故宮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聯袂為觀衆帶來一場曆史與當下有機交融、藝術和文化集于一身、寄托美好祝福的視覺盛宴。
故宮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的一對銅鍍金瑞獸駝容鏡表合璧展出。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2020年故宮博物院與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合作建立“古鐘表聯合修複實驗室”,對承德避暑山莊所藏鐘表進行修複。此次展覽也是故宮博物院與承德市文物局繼2020年簽署戰略協定并在承德博物館成功舉辦“須彌福壽:當紮什倫布寺遇上避暑山莊”展之後的又一次合作,是承德在故宮博物院支援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次積極嘗試。
法國制作的輪船式風雨表。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英國造銅鍍金月球頂人打樂鐘。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據悉,該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承德市文物局聯合主辦,一汽紅旗支援。展覽位于故宮博物院乾清宮東庑展廳,将于1月26日至5月8日對外開放。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展覽實行預約入場,每日限額1000人,額滿為止。展覽結束後部分展品還将在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繼續展出。
新京報記者 馬瑾倩 攝影記者 浦峰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