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自動駕駛做“陪練”,仿真測試能給行業提速500年?

觀察者網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要經過多少測試,才能真正上路?

根據美國蘭德公司的研究,自動駕駛汽車需要在真實或者虛拟環境中至少進行110億英裡(177億公裡)的裡程測試,才能證明自動駕駛系統比人類駕駛員更可靠。

照這個裡程,假設由100輛車組成的車隊,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歇以40km/h的平均速度進行測試,大概需要500年。

不光成本難以估算,可能你我都等不到這一天了。

更現實的方法是,把自動駕駛的測試放到虛拟環境下進行。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公司waymo将測試置于虛拟城市和虛拟仿真系統carcraft中,據The verge報道,截至2021年,waymo已經在虛拟環境中完成了150億英裡的自動駕駛測試,而實際道路測試的裡程距離隻有2000萬英裡。

在國内,百度、騰訊、華為、阿裡等科技企業均已加入仿真測試的探索,其目的也是為了進入市場龐大的汽車行業,建立更大的資料平台,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

給汽車戴上VR眼鏡

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的《數字孿生自動駕駛測試評價體系》最近成功入選了“2021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案例”,後者展示大陸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産業變革下,數字化轉型切口下的5G+智慧平台賦能的典型案例。

給自動駕駛做“陪練”,仿真測試能給行業提速500年?

國家汽車品質監督檢驗中心(襄陽) 工信部數字孿生測試體系建設項目

簡單了解這個數字孿生自動駕駛測試的原理,就像是“給一輛實車戴上了一個AR眼鏡或者VR頭盔”,通過虛拟信号不斷給自動駕駛汽車做“陪練”,讓汽車的安全驗證更靠譜。

“它本質是(汽車)在一個空曠場地内跑,但是通過我們給它注入各種各樣的虛拟信号,它會以為自己在全國各地各種各樣的場景去運作,隻不過周圍環境是虛拟的,通過這樣我們可以更适合觀察它對于各種各樣場景的反應,而且這樣很安全。因為不會出現碰撞,對他沒刹住把車或者是那種假人假車給撞壞了這種情況發生”,負責開發這個仿真系統的騰訊自動駕駛仿真技術總監孫馳天向我們通俗地解釋道。

孫馳天介紹,目前騰訊自動駕駛虛拟仿真測試平台TAD Sim2.0可以每天測試1000萬公裡,以虛拟場景中的算法回歸測試為主,另外通過虛拟城市補齊測試中的長尾細節。

至于為什麼要做仿真測試,而不是真實路測,就要談到自動駕駛測試的場景測試和成本效率方面的問題。

簡要了解自動駕駛測試的過程,首先是通過車載傳感器(攝像頭、雷達)感覺周圍的道路、其他車輛、行人、障礙物等,傳感器在感覺過程中會産生的海量資料,而如此龐大的資料需要車端将資料回傳至雲端,然後通過算法标注,判定車輛的行駛。

給自動駕駛做“陪練”,仿真測試能給行業提速500年?

虛拟仿真生成的一群動物過馬路的場景

不同場景下産生的資料是完善自動駕駛算法和系統的重要基礎,但受限于真實路測的成本、效率和安全風險等因素,目前自動駕駛算法測試大約90%用仿真平台完成,9%在測試場完成,隻有1%通過實際路測完成。

此外,盡管真實路測能很好展現測試的随機性、複雜性和典型性,但是現實場景沒有窮盡,複雜且難以預測,而真正對自動駕駛安全驗證有高度價值的是極端場景(corner case),也就是還原真實路況不确定性的交通事故、惡劣天氣等特殊情況,很難在真實路測中應測試需求再現,隻能通過仿真完成。

在測試效率上,虛拟仿真的優勢也更為明顯。前面已經提及TAD Sim2.0可以每天進行1000萬公裡的測試,而且自動駕駛的車輛可大量部署,進行7×24不間斷測試。

另外被視為虛拟仿真測試落地最快的美國自動駕駛領軍企業Waymo旗下的仿真平台Carcraft,每天可在虛拟道路上行駛約2000萬英裡,相當于在真實世界中行駛10年,而截至2021年,waymo已經在虛拟環境中完成了150億英裡的自動駕駛測試,而實際道路測試的裡程距離隻有2000萬英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自動駕駛有級别之分,目前行業仍在L2(部分自動駕駛)到L3(特定條件下的自動駕駛)階段,而自動駕駛測試也依級别不同而要求不同。

孫馳天透露,騰訊虛拟仿真測試不同自動駕駛級别的車型的測試裡程差别很大,越往進階别測試裡程越大。“說實話我們并沒有統計過我們有多少(累計裡程),但自動駕駛級别每上升一級,測試裡程都要高幾十倍到上百倍”。

除了場景上的仿真測試,虛拟城市是孫馳天團隊提升測試效率的另一項嘗試。孫馳天表示,虛拟城市的測試基于高精度地圖運作,通過雲計算的擴充來運作更大的城市。

“對于我們來說,目前技術上還不存在問題,就是(算力)資源消耗問題”,“你可以了解為我們做了一個高逼真的虛拟城市遊戲,裡面有非常多的actor(角色),人和車都有自己的運作邏輯”,孫馳天說道。

網際網路看上仿真測試

自動駕駛是确定會來的未來,也将成為汽車發明以來的颠覆性創新。美國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釋出的報告認為,到2035年,人類社會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将有50%實作自動駕駛,屆時自動駕駛整車及相關裝置、應用的收入規模總擊将超過5000億美元,可節約10%的社會總出行成本。

給自動駕駛做“陪練”,仿真測試能給行業提速500年?

自動駕駛市場趨勢預測,圖源:卡爾尼咨詢

正是這樣的必然程序,讓虛拟仿真測試作為自動駕駛落地的加速器,成為汽車産業價值重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登上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整車企業、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仿真軟體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争相布局的熱點賽道。

我們注意到,科技網際網路企業中,除騰訊外,百度、阿裡、華為均研發了虛拟仿真測試平台,并在應用上有不同側重。

騰訊的遊戲基因某種程度上為自動駕駛虛拟仿真測試提供了想象力,而負責平台開發的孫馳天本人履歷中也有着遊戲的底色。

孫馳天向我們介紹,TAD Sim是2017年他回國之後從零開始搭建的,設計之初就是為自動駕駛的安全驗證專門開發。在此之前,他先後從清華的數理基礎科學實驗班和美國的卡内基梅隆大學畢業,研究的是VA和AR偏向遊戲開發的方向,畢業後他所在的公司被蘋果收購,便去了蘋果總部的自動駕駛團隊(SPG)從事自動駕駛模拟仿真系統的開發,2017年回國加入了騰訊。

具體來講,騰訊做自動駕駛仿真應用了場景還原、大氣系統、傳感器仿真、實體引擎、雲遊戲技術、MMO同步等遊戲技術,幫助實作場景仿真的幾何還原、邏輯還原和實體還原,通俗而言就是讓仿真測試中的環境和測試車輛條件與現實趨同,然後模拟出測試車輛決策規劃的邏輯過程,以及車輛的操控和車身動力學作用結果,讓虛拟世界的自動駕駛測試結果與現實世界無限接近。

給自動駕駛做“陪練”,仿真測試能給行業提速500年?

騰訊自動駕駛數字孿生的整體架構

百度在自動駕駛賽道耕耘多年,早在2018年通過更新Apollo的仿真平台,推出了增強現實自動駕駛仿真系統(Augmented autonomous driving simulation, AADS),并且把研究論文發表在了Science Robotics上。

百度仿真平台的特點則在“真實性”上,AADS包含一套全新開發的基于資料驅動的交通流仿真架構和一套全新的基于圖像渲染的場景圖檔合成架構。

在獲得真實感的車流移動和場景圖像之後,系統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可直接、全自動地建立逼真的仿真圖像,消除了現有仿真系統中遊戲引擎渲染圖檔與真實圖檔之間的差距。

給自動駕駛做“陪練”,仿真測試能給行業提速500年?

百度的AADS平台的操作流程

華為的虛拟仿真測試則是作為自動駕駛服務平台Octopus(八爪魚)生态内的一環存在,能與華為MDC(移動資料中心)等車端硬體平台和隻能駕駛OS無縫對接,實作車雲協同。

目前,華為八爪魚内置超過 1 萬個仿真場景,覆寫智能駕駛、主動安全、危險場景等六大場景,并且支援将路測資料場景轉換為仿真場景,每日虛拟測試裡程可超過 500 萬公裡。

阿裡達摩院2020年4月釋出的“混合式仿真測試平台”則以自動駕駛測試中的極端場景為特點,可以任意增加極端路測場景變量,可在30 秒内模拟一次極端場景。

自動駕駛技術使得汽車成為各種網際網路應用服務的智能載體,網際網路企業憑借開發作業系統、大資料等方面的優勢,可以通過早期介入制定行業相關标準、打造産業生态系統,也基于這一邏輯,即便市面上仍未有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而科技網際網路企業早已虎視眈眈。

當然,科技網際網路企業進入自動駕駛市場是為了尋找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但也把部分大資料和軟體開發的能力賦予給了汽車行業,成為自動駕駛的國際競争中的加速器。

行業标準待統一,仿真平台要離汽車更近

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産和消費國,近年來,大陸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的建設工作,力争在國際中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高地。

随着自動駕駛發展進入落地應用的下半場,虛拟仿真作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驗證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依托的數字孿生技術也已經被中國科協列為十個創新技術突破點之一,受到廣泛關注。

但抛卻複雜的平台技術,虛拟仿真平台還面臨着更現實的标準難統一和商業化問題。

就商業化而言,仿真平台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車企和政府的自動駕駛測試方,而車企的自動駕駛研發中,仿真測試本就是題中應有之義,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優勢在于資料、軟體、雲計算方面,并非原生于汽車行業,較高的行業壁壘也為其商業化帶來了難度。

據孫馳天介紹,騰訊TAD Sim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商業化,客戶包括頭部車企,以及襄陽、長沙等地的國家自動駕駛測試場。他表示,騰訊仿真平台的定位是做汽車行業的加速器和數字化助手,幫助行業的車廠、自動駕駛公司更好地建立智能網聯汽車造車和自動駕駛功能開發,不做造車的打算。

給自動駕駛做“陪練”,仿真測試能給行業提速500年?

TAD Sim2.0模拟路面積雪場景

另一個限制仿真平台驗證效率的是行業标準的不統一。一方面,仿真場景庫的建設還需要大量人工進行采集、标注,然後進行場景分析挖掘、測試驗證,成本仍然高企,而現有的場景庫的規模有限,還不足以覆寫常見交通場景,多樣性、覆寫性和可擴充性不強。

孫馳天表示,訓練仿真的模型往往隻适用于有限環境,比如發生下雨這類環境改變時,就無法很好地模拟汽車地行為。另外,做資料采集,永遠也不可能把所有資料都采集完,訓練出的模型在理論上也肯定無法覆寫所有的場景,是以無論自己的研發,還是商業化,都需要不斷做驗證。

另一方面,由于場景庫建設任務龐大,單一企業很難完成覆寫,而各個企業各自為戰,資源重複投入,這就導緻了場景庫建設進度緩慢,并且缺乏統一的行業評價标準。

孫馳天稱,目前在行業内,多少裡程的仿真測試和真實路測之間的換算标準都尚未确立。也就是說仿真測試在場景的真實度、場景覆寫度和仿真效率上均存在疑問。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道路環境和交通習慣各不相同,在汽車服務平台的安全性和标準要求上相差也很大,也制約了自動駕駛的研發測試,難以在短期内形成全球認可的自動駕駛産業鍊體系。

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做虛拟仿真,或許仍然需要離汽車産業再近一步,行業也需要齊心推進标準統一,做自動駕駛落地的加速器,平地起高樓的仿真平台仍然道阻且長。

【參考資料】

1.許健、周弘,科爾尼咨詢,自動駕駛如何重構汽車産業價值鍊。

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騰訊自動駕駛、中汽中心資料,2020中國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

(來源:觀察者網·科工力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