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能工巧匠看寶雞(文化篇)】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能工巧匠看寶雞(文化篇)】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記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社火馬勺臉譜創始人李繼友

【能工巧匠看寶雞(文化篇)】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李繼友在繼承陝西社火臉譜的基礎上,将社火臉譜與民間流傳的避邪馬勺相結合,創作出社火馬勺臉譜。他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内民間藝術展覽并獲獎。随着對社火馬勺臉譜研究的深入,李繼友又出版了《中國陝西社火臉譜》《民間社火臉譜》《李繼友社火馬勺》等專著,發表了《蚩尤與蚩尤馬勺》《我與馬勺臉譜》等論文。他還多次應邀到香港、巴黎等地講學,進行社火馬勺臉譜繪制表演。是“中國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陝西省民間工藝美術家”、“優秀民間藝術家”,2006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号。

社火臉譜是從古代“假面”“塗臉”發展而來,堪稱大陸最為古老的臉譜之一,是遠古先民留下的文化記憶。上世紀80年代,李繼友在研究陝西社火臉譜的基礎上,做了大膽的形式創新,巧妙地将社火臉譜移植到百姓常用的馬勺上,創造出一種新的民間藝術形式——馬勺臉譜。這不僅讓口傳心授的社火藝術衍生出了美妙絕倫的工藝品,也讓社火傳承有了新的載體,讓社火臉譜藝術變得直覺、親近而迷人。

博采衆長學畫臉

今年86歲的李繼友祖籍江蘇如臯,曾就讀于上海同濟大學。1957年,他響應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來到寶雞當了一名高中老師。1958年春節,李繼友第一次見到西府社火。“現場人山人海,打着燈籠火把騎着馬,我從來沒見過社火這種形式的演出,感到鄉土氣息特别濃厚。”李繼友回憶起第一次見社火時的場景依然曆曆在目。

【能工巧匠看寶雞(文化篇)】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李繼友正在繪畫粉本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鑼鼓聲中,他看到社火遊演者裝扮成各類人物,有的騎大馬、執兵器,有的跑旱船、扮青衣,有的扮醜角、裝鬼怪,特别是一張張生動而誇張的臉譜令他如癡如醉。自小酷愛繪畫的李繼友,一眼癡迷,從此走上了學習繪制社火臉譜的求藝之路。

每年正月裡的社火遊演成為李繼友最期盼的活動,他跟在遊演隊伍後面,從鄉村跟到城裡,再從城裡跟到鄉村,邊看邊問邊描摹社火臉譜。不僅如此,他還在節假日走村串戶,尋訪民間老藝人,讨教社火臉譜粉本和畫法,逐漸成為小有名氣的社火臉譜“化妝師”。

對于一個藝人而言,臉譜繪制技藝是自己的“飯碗”,是立身之本,技不外傳也順理成章,越是繪制技藝精湛的藝人越重視自己的看家本領。家住陳倉區陽平鎮的賈好全是繪制臉譜的行家,李繼友前去拜師,第一次就吃了閉門羹。

【能工巧匠看寶雞(文化篇)】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李繼友向記者展示部分馬勺臉譜作品

“一聽我想看他的臉譜,直接把我攆出去,‘嘭’的一聲就把門關上了。過了幾天,我又去了,這一次他仍然沒有搭理我,但是我沒有放棄。”不甘心的李繼友第三次去拜訪賈好全,這一次他帶上了自己畫的臉譜。當李繼友拿出自己畫的臉譜時,賈好全非常驚訝,逐一仔細看了一遍,什麼都沒說,就把自己的拿了出來。李繼友說:“那是一本寫大字的方格作業本,他用原子筆把臉譜畫在上面,線條畫得很好。”賈好全看出李繼友對臉譜的癡迷,對他悉心指導,讓李繼友十分感激。

除了賈好全,李繼友還先後拜訪了20多位藝人,最年輕的比他還小了20多歲。李繼友說,學習就要博采衆長。

革故鼎新畫馬勺

1982年,李繼友從多年來收集的社火臉譜中精選出200多幅,寄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該社民間美術編輯室主任葉文熹看到後,專程趕到寶雞采訪李繼友,從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的角度,對社火臉譜進行了介紹,并在該社出版的《實用美術》雜志上進行了刊發。在葉文熹的幫助下,李繼友編著的《中國陝西社火臉譜》一書出版發行。

【能工巧匠看寶雞(文化篇)】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李繼友向女兒李舸傳授馬勺臉譜繪制技巧

在編寫《中國陝西社火臉譜》一書的過程中,李繼友通過拜訪名師,實地考察等方式,從文化保護的角度重新審視社火臉譜。他發現民間社火承載着人們辟邪驅瘟、納福求祥的美好願望。他在走訪調查中了解到,在西府農村,有同樣吉祥寓意的東西也有很多,例如桃木、葫蘆等等,他還聽說,有的農村會把蚩尤圖案畫在木馬勺上。

李繼友從此得到啟發,開始了社火馬勺臉譜的研究和創作。

1985年,李繼友攜社火馬勺臉譜赴北京參加“寶雞民間美術展覽”,著名木刻版畫家、時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古元看到後稱贊“在馬勺上畫臉譜是個好點子”,并建議李繼友不要光畫蚩尤,要将更多的社火臉譜畫在馬勺上,形成系列。著名畫家黃永玉也對李繼友繪制的社火馬勺臉譜大加贊賞,鼓勵他繼續努力,不斷取得新成績。1987年,著名美學家、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朝聞來到李繼友家,參觀了社火馬勺臉譜的繪制過程,他激動地說:“現在一些人總認為,抽象藝術是從西方傳來的,我一直認為,中國民間就存在抽象藝術。馬勺臉譜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并為李繼友題詞:“在繼承社火臉譜基礎上發展成為一種新的藝術——馬勺臉譜,可喜可賀。”

李繼友的社火馬勺臉譜逐漸得到了認可和贊譽,他以此為鞭策,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不僅在國内屢獲大獎,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赴多個國家展出,并被确定為外事禮品,獲得兩項國家專利。

2006年,李繼友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号。

2008年6月獲“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社火臉譜繪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稱号。

三千粉本傳譜系

自第一次接觸社火到現在,李繼友手繪的150餘冊社火臉譜摞在一起足有一人高。李繼友說,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将,唯一的愛好就是畫臉譜。每天早上起床後他就坐在桌子前,研究琢磨臉譜粉本。李繼友說,社火臉譜粉本是社火裝扮的“藍本”,它是社火藝術的“标本”。要是不把粉本保留下來,指不定哪一天社火戲就演不下去了。

【能工巧匠看寶雞(文化篇)】為馬勺“畫臉”的大師

▲李繼友喜歡給每一位來者講述臉譜背後的故事

為了收集散落在民間的粉本,李繼友可謂是煞費苦心。有一組叫“金木水火土”的臉譜已失傳多年,沒有人能畫出來,他花費兩年時間,走遍方圓數百裡,如同大海撈針,終于從一戶農民家裡找到了祖傳粉本。

還有一次,他在民間收集時,聽到一位農民說,他們村社火戲還演過關公戰蚩尤。隻聽過黃帝戰蚩尤,這關羽和蚩尤完全是不同時期的人物,怎麼可能打過仗。

然而李繼友并沒有把這句話當作玩笑,他回家後翻閱史書,終于在《聊齋志異》中的西湖主章節裡找到了這個故事的原型,原文裡有一段,“問:大王何在?曰:從關聖征蚩尤未歸。”就根據這句話,李繼友将蚩尤的臉譜形象又增加了一張。

說起畫得最多的人物形象,李繼友說,一個人物我可以畫幾個不重樣的臉譜,最多的是張飛,畫了20多個。

除了收集粉本,李繼友還總結了寶雞社火臉譜的派系問題。他說,寶雞的社火臉譜分為川道派和山塬派。川道派就是寶雞往東到西安這一帶,這裡的社火臉譜圖案複雜、變化多樣,神話人物衆多,色彩也十分鮮豔。而以隴縣為主的山塬派,故事人物就比較少,圖案、色彩也比較簡單。

1990年退休後,李繼友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社火馬勺臉譜的研究和創作上,截至目前,共創作直徑20厘米以上的社火馬勺臉譜6000多個,直徑20厘米以下的社火馬勺臉譜6萬多件。他也是以獲得“馬勺李”的稱号。

在他的帶動下,老伴和兩個女兒都學會了社火馬勺臉譜的繪制,成為他的得力助手。二女兒李舸被确定為“馬勺李”第二代傳人。

李繼友說,馬勺臉譜能有今天的發展,得益于各級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援。這些年,政府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使得很多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重新煥發活力,走出國門。

寶雞日報全媒體記者 于虹

編輯:王秀芳

稽核:海 欣

終審:韓正強